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律启蒙十灰(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灰(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目录声律启蒙.十灰之一 (2)声律启蒙.十灰之二 (6)声律启蒙.十灰之三 (10)声律启蒙·十灰之一zēnɡduìsǔn,bìduìkāi增对损,闭对开bìcǎo duìcānɡtái碧草对苍苔shūqiān duìbǐjià书签对笔架liǎnɡyào duìsān tái两曜对三台zhōu shào hǔ,sònɡhuán tuí周召虎,宋桓魋lànɡyuàn duìpénɡlái阆苑对蓬莱xūn fēnɡshēnɡdiànɡé薰风生殿阁hào yuèzhào lóu tái皓月照楼台quèmǎhàn wén sībàxiàn却马汉文思罢献tūn huánɡtánɡtài jìyízāi 吞蝗唐太冀移灾zhào yào bāhuānɡ照耀八荒hèhèlìtiān qiūrì赫赫丽天秋日zhèn jīnɡbǎi lǐ震惊百里hōnɡhōnɡchūdìchūn léi 轰轰出地春雷【解析】增对损,闭对开。

增加对损失,封闭对开放。

延伸阅读:九阴真经是抄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是不是很眼熟?对啦,这就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老顽童周伯通教郭靖背的《九阴真经》总纲的第一句。

事实上,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意即: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金庸先生以此为源,再自行发挥,就整出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看吧,有文化就是这么可怕!随便掉掉书袋,就能编出一段武林秘籍,唬得人一愣一愣的。

碧草对苍苔碧草:青草。

[唐]李白《相和歌辞·陌上桑》诗云:“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唐]韩偓《寒食夜》诗云:“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

”苍苔:深青色苍翠的苔藓。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诗云:“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书签对笔架都是作为文具的对应,无需过多解释。

两曜(yào)对三台两曜指日和月。

[南朝]梁元帝《纂要》云:“日、月谓之两曜。

”[宋]陆游《园中观草木有感》诗云:“两曜如奔轮,疾去不可遮。

”三台相传天上有三台六星。

在人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在天为三台,上台司命,中台司爵,下台司禄。

另,古代供天子登高眺望的三种台阁也称“三台”。

[汉]许慎《五经异义》云:“天子有三台:有灵台以观天文;有时台以观四时施化;有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周召虎,宋桓魋(tuí)周召虎西周时期,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室,厉王出逃,太子静藏匿于大臣周召虎家中。

有人来追捕,周召虎交出自己的儿子代太子静死。

朝中暂时无主,召公与周公(周公旦的后裔)出面共同摄政,史称“共和行政”(一说是由各诸侯推举共国国君“和”代政)。

厉王死后,召公拥立太子静继位,是为周宣王。

宋桓魋周敬王二十五年,孔子离开卫国,到了宋国,与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研习礼仪时,宋国司马桓魋砍倒此树,欲害孔子。

随行弟子劝孔子快离开此地,孔子说:“天生德于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这两个对应的典故,一个是舍己为人,保护他人,维护正统的典型;一个是居心叵测、意欲害人的反面形象。

阆苑对蓬莱阆苑蓬莱都是传说中的神仙住处。

阆苑又是唐代宫苑名,在今四川阆中市西。

鲁王灵夔、滕王元婴将衙宇修造得宏大,谓之“隆苑”。

唐明皇李隆基时讳“隆”称,改谓“阆苑”。

《红楼梦》诗词【枉凝眉】词云:“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蓬莱: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此外,唐高宗时,曾在今陕西西安市北建的大明宫,后改为“蓬莱宫”。

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熏风:柔和的南风或东南风。

这是唐代诗人李昂《夏日联句》中“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诗句的化用。

皓月:明月。

这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悲歌行》中“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诗句的化用。

却马汉文思罢献汉文帝刚即位,地方官员欲向文帝献千里马。

文帝说,我起驾,前有鸾驾,后有从车,我能一人在前边跑吗?“朕不受献也。

令四方不要来献。

”吞蝗唐太冀移灾《贞观政要》和《资治通鉴》都有记载,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

唐太宗进入园子查看禾苗,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就捉了几只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你这是在害百姓啊。

百姓如果有罪,就把那些罪过全部算在我这天下共主身上吧!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

”说完就要把蝗虫吞下肚。

周围的人惊慌不已,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希望能把百姓的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还怕什么疾病?”说完就把蝗虫吞了。

这一年,果然蝗灾消退。

汉文却马,唐太吞蝗这两个典故,讲的都是好皇帝体恤民情,心系万民的事迹。

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晴朗的秋日照耀四面八方。

八荒:普天下四面八方。

丽天:阳光照耀的天空。

[明]宋濂《水北山房记》云:“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

”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轰隆隆的春雷惊动百里大地。

这是描写惊蛰时节,春回大地,雷醒万物的情景。

延伸阅读:惊蛰闻雷醒大地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

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声律启蒙·十灰之二shāduìshuǐ,huǒduìhuī沙对水,火对灰yǔxuěduìfēnɡléi雨雪对风雷shūyín duìzhuàn pǐ书淫对传癖shuǐhǔduìyán wēi水浒对岩隈ɡējiùqǔ,niànɡxīn pēi 歌旧曲,酿新醅wǔɡuǎn duìɡētái舞馆对歌台chūn tánɡjīnɡyǔfànɡ春棠经雨放qiūjú ào shuānɡkāi秋菊傲霜开zuòjiǔɡùnán wànɡqūniè作酒固难忘曲糵tiáoɡēnɡbìyào yònɡyán méi 调羹必要用盐梅yuèmǎn yǔlóu月满庾楼jùhúchuánɡ ér kěwán据胡床而可玩huākāi tánɡyuàn花开唐苑hōnɡjiéɡǔyǐxīcuī轰羯鼓以奚催【解析】沙对水,火对灰沙和水的关系,在中国俗语中有:“成家好似针挑土,败业犹如水推沙”之说(亦有“找钱犹如针挑土,用钱好似水推沙”之变)。

意思是要成家立业或积蓄财富,不可能一蹴而就,得像用针去挑土一样,要有足够的时间坚持,一点一点的去辛苦积攒;而要败家或者挥霍财产,就像大水推平沙子一样,却很快很容易。

火和灰的关系里,灰烬是火焰结束后的残留,是从热烈到冰冷的过程。

[唐]李商隐《无题》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雨雪对风雷雨雪风雷都是自然气象。

如:[唐]戴叔伦《经巴东岭》诗云:“瀑泉飞雪雨,惊兽走风雷。

”诗家语中,常以景语作情语,会以雨雪风雷的天气,呼应心境情怀。

如:[唐]李白《北风行》诗云:“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书淫对传癖书淫:旧时称好学、嗜书成癖的人为“书淫”(这里的“淫”是沉迷过度的意思,与男女性事无关)。

《晋书·皇甫谧传》云:“(晋代医学家皇甫谧,字士安)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五代]刘兼《昼寝》诗:“花落青苔锦数重,书淫不觉避春慵。

”传癖:好读《左传》成癖,比喻勤奋读书,喜欢钻研学问。

西晋杜预,字元凯,曾任征南大将军时灭掉孙吴,成为晋朝一统天下的开国元勋。

他是一名儒将,痴迷于注解《左传》。

同为晋朝名臣,王济善相马甚爱马,和峤心爱钱更敛钱,杜预说:“济有马癖,峤有钱癖。

”晋武帝问他:“卿有何癖?”杜预说:“臣有‘左传癖’。

”[唐]杨炯《卧读书架赋》曰:“士安号于书淫,元凯称于传癖。

”水浒对岩隈水浒:水岸边。

出自《诗经·大雅·绵》:“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岩隈:深山曲折处。

[唐]孟翔《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诗云:“萝茑罥紫绶,岩隈驻朱轓。

”[元 ] 张纬《结庐》诗云:“却恐汉庭须羽翼,鹤书未许老岩隈。

”延伸阅读:名著《水浒》含义高古《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

该书的作者是元朝人施耐庵,而书名却是出自罗贯中。

作者施耐庵因厌恶尔虞我诈的元朝官场,当了两年差,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以梁山好汉为题材的《江湖豪客传》。

书稿完成之后,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很是满意,唯独对书名不是很称心。

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于是提出建议,改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书名如此一改,较之直白的《江湖豪客传》可以说是意境大开,不但简明上口,而且文辞典雅,含蓄蕴藉,富有象征意义。

“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既符合水泊梁山的好汉们,聚啸山林、聚义水泊的故事,而且暗合《诗经·大雅·绵》里,描写周族祖先迁至岐山脚下,发展生产,建设乐园,开创周族走向繁荣昌盛故事的典故——“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歌旧曲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著名的《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写他游秦淮时,听见歌女还在唱着南朝后主陈叔宝的亡国旧曲——《玉树后庭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