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条件
依据水文地质区分原则,将工作区分为第四系孔隙水水文地质区和岩溶水水文地质区。
第四系孔隙水水文地质区指平原区,岩溶水水文地质区是指西部山区,
①第四系孔隙水水文地质区
a.包气带及岩性
包气带岩性结构主要受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控制,包气带厚度则主要受潜水水位影响。
全淡区包气带岩性以亚砂土、亚粘土、中沙、粗砂为主,局部有砂砾石层,包气带厚度20-50没,有咸水区包气带岩性以亚砂土、粉砂、细砂为主,包气带厚度:10-15m,中部在6m左右
b.含水层的划分
平原区含水层划分为浅层和深层两个含水层,全淡水浅层为第一水组合第二水组,深层为第三水组,有咸水区浅层为第一含水组,深层指咸水界面以下的含水组。
c.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本区地下水总的流向趋势为自西向东。
70年代开始,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发生变化。
浅层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浅层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和灌溉回归入渗,由于区内地形平坦,坡度小,侧向径流微弱,排泄方式:全淡水区和浅层淡水开采区以人工开采为主,由于浅、深层水位较大,浅层水位向下部越流也是一种排泄方式。
深层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深层地下水因被超量开采,致使水位逐年下降,形成了区域降落漏斗,改变了初始的地下水流场,水位大部分区域向漏斗区径流,排泄方式为人工开采。
②岩溶水水文地质区
总面积3843km2 ,其中西部变质岩和石英砂岩面积2204.4km,灰岩裸露区面积338.6km,灰岩覆盖区面积1300km2,是一个完整的补给、径流、排泄系统。
a.包气带及岩性
分部于西部的灰岩裸露区和灰岩浅埋区,面积700km左右,包气带自西向东由厚变薄,主要岩性为寒武岩、奥陶系的碳酸盐岩,岩溶发育,形态有溶孔、溶隙和溶洞,溶洞发育具有明显的成层性,给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补给岩溶水创造了良好的储存空间和运移通道,降水入渗系数可达0.72。
b.含水岩组及其特征
岩溶地下水是一个非匀质、各向异性的复杂含水体。
依据地层岩性、结构特点,地下水赋存条件及水动力特征,把岩溶含水系统划分为三个含水岩组,即寒武系含水组、下奥陶含水岩组、中奥陶含水岩组。
寒武系含水岩组一般在构造部位富水性较好,其他部位富水性较差,钻孔单位涌水量一般在0.437-14.6,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下奥陶含水岩组岩溶发育成层较好,富水性较强,为良好的开采层位,钻孔单位涌水量0.71-110.3,水化学类型为碳酸钙型;中奥陶含水岩组广泛分布于该区中西部,一般富水性极强,在排泄区一带钻孔单位涌水量可达200,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和重碳酸镁型。
c. 岩溶水补、径、排条件
补给区
分布于高村-云驾岭-王窑-西郝庄-皇台底-营头岗-西丘以西的灰岩裸露区,其补给来源主要有三种形式,首先大气降雨通过338.6的裸露灰岩面入渗补给;其次,大气降雨形成地表径流后沿河流渗漏段呈线状入渗补给;第三,西部变质岩区为地表水的主要汇集区,构成岩溶水的间接补给区
径流区
岩溶水径流除受地貌条件控制,呈现自西向东的径流总趋势外,在构造、岩性及岩溶侵入体的控制下,自北而南形成了白马河、七里河、沙河、北洺河四个强径流带,目前由于大量的人工开采,地下水流场均失去了原有的天然特性,变的较为复杂。
排泄区
在天然状态下,岩溶水以雨季集中补给,常年通过达活泉、百泉泉群自然溢出排泄,部分顶托
地质条件
邢台市处于中朝准地台,跨越两个Ⅱ级构造单元:西部山西隆(Ⅲ23),东部华北断拗(Ⅲ24)。
构造发育,形态复杂,纵横交错。
西部山地丘陵地带主体构造为北北东向,受纬向的影响,其构造形迹在走向上,形态特征等方面,表现有较明显的差异性,依据其展布形态及力学性质,可划分为四个方面的构造,即北东、北西、南北和北北东向构造。
北东向构造以短轴宽缓背斜为主,南北向构造以褶皱和高角度断层为主,北北东向构造断裂与褶皱相间近乎平行排列,排列多施压扭性。
北西向构造褶皱和断裂均发育,主要褶皱由北洺河背斜、西北岭背斜和赵孤庄---张尔庄褶皱带。
以上四个不同方向的构造纵横交错,构成了似方格状的构造布局,主体格架为北北东向,这种构造格局,严格的控制着地下水运移和富集。
在基底之上沉积了巨厚的新生界地层,其中第四系厚度为480~560m,区内第四系为一套松散多层结构的泥质、砂质沉积物,自下而上地层划分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更新统。
①下更新统(Q1)
底板埋深480~560m,厚度200~220m,以棕红、黄棕亚粘土、粘土为主,含水层多为风化中粗砂,透水性差,其成因为冲洪积与湖积。
②中更新统(Q2)
底板埋深220~420m,厚度140~180。
下部多为棕褐、红棕色亚粘土,上部为黄棕、棕色亚粘土夹亚砂土。
砂层多为中砂,本层成因多为冲积冰积在东部清河临西一带为冲洪积、湖积。
③上更新统(Q3)
底板埋深40~280m,厚度20~200m。
为棕黄、灰黄色亚粘土夹亚砂土及砂层。
砂层在山前以沙砾、中粗砂为主,中部平原区以中细砂为主,砂砂层厚度10~40m,由西部向东部岩性变细,砂层变薄,为冲洪积、湖积形成。
④全更新统(Q4)
本层厚度总体上西薄东厚,山前厚度仅几米,甚至有基岩出露,向东厚度逐渐加大,最大厚度60m,岩性山灰色、灰黄色亚粘土、淤泥质粘土、亚砂土及砂层组成。
结构松软,且水平层理。
砂层山山前的粗砾向东渐变为中细砂,一般厚
度10-15m,本层以冲积成因为主,间有湖沼沉积。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