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2008年汶川地震中政府形象塑造

浅析2008年汶川地震中政府形象塑造

人文社科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2期
浅析2008年汶川地震中政府形象塑造
口程莹琦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06级上海200000)
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均有明显震感,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抗震救灾工作高度重视。

中国政府在此次危机管理过程中足够强的危机意识、较高的救援效率、公开透明的信息处理、全方位的社会动员以及全面及时的灾后处理,让政府的形象在社会上得到高度认可,让西方媒体感觉到中国政府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政府.
关键词:汶川地震政府形象危机处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的8.0级特大地震,数万人遇难,直
接严重受灾地Ⅸ达lO万、P方公里。

地震发生后,中闷政府迅速启动
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动员全围力量投入救灾工作,包括囡家丰席胡锦
涛在内的中国高层领导人接连走访灾区。

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
告宣布,2008年5月19几至2l门为全国哀悼日,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下半旗志哀。

与此同时,奥运吊火传递也暂停三天。

新闻媒体对汶川
大地震进行了全方位的直播报道。

一、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它是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
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
评价。

它以政府自身的素质、行为和表现为基础,受公众价值意向、丰
观评判的影响.同时同政府自身形象的设计又有直接关系。

它是政府
的理念、行为及效粜的集中综合表现。

因此,一个政府耍想获得好的
社会评价,颦造出良好的政府形象,必须首先自身行为优良,努力做好
决策科学化、管理民卡化、政务公开化、办事效率化、为政公正廉洁,才
能存公众的心目中树立起美好的形象。

政府形象的最终形成,不仪取
决丁.政府及其成员的实际行为,而且取决j.公众的丰观感觉与评价,
只有通过公众的自我感知和内心体验所认同和赞誉的政府形象,才是
良好的政府形蒙。

二、危机事件对政府形象的影响
危机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是巨人的,在危机中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职能之一,有了良好的形象,就能取信于民。

更好
发挥协调作用,实现有效的传播与管理,良好的政府彤象是政府实现
有效的公共管理的基础。

(一)公共危机是对政府形象的考验。

保护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
政治经济稳定发展,是政府的职能。

当危机发生时,危机处置结果的
好坏、不仅是考验政府能力,即预见能力、紧急判断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应急对策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ffii且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形象。

如果危机顺利化解,标志着政府有较高的处理危机能力,政府良好的形象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

(二)公共危机为塑造良好政府形象创造了机遇。

危机具有非预测性和破坏性,它给社会造成人面积灾难和损失,
使事件本身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如果政府在面对危机的同时
快速响应,采用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恶化,把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公布信息,加
强与公众的沟通等正面积极措施,就可以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但是
危机的发牛往往会暴露现自.制度和机制的不足之处,所以,政府要以
处理公共危机为契机,找到/fi足之处,尽快弥补和改善,从而使自己的
能力有所提高,完善和重嘞政府形象。

三、危机中政府所塑造的良好形象
在这次地震危机中,政府的积极行动把中华民族凝聚了起来,给
在震火中受难的人们提供J,强有力的坚实后盾。

中国政府的行动不
仅感动了国内民众,也打动了一些对中国百般挑剔的两方媒体,转变
了以往惯有的报道摹调,对灾区充满了挂虑,对中困政府则足褒奖有加。

政府抗击危机方面的信心,占领信息士导权,争取百姓的信任,以
及赢得陶际信脊方面。

人人提升了政府形象。

(一).亲民政府。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官员亲临事发现场,在
第一时间与民众零距离接触,安慰、鼓励并给与支持和帮助。

围家主
席胡锦涛等中国高层领导人接连走访灾区。

温家宝在地震发,l三后仅
仅几个小时就乘匕机赶往灾Ⅸ,存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个接一个地
走访受灾乡镇,如果道路受阻就坐直升机”空降”灾区,为灾区人民带去
安慰,并向他们保证政府会提供更多帮助。

国家领导人情系百姓、心忧民生的感人场面不仪舒缓了公众的紧张情绪、稳定了民心、给公众
带来J,温暖和力量,而且还赢得了公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220.树立了党和政府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亲民形象。

(二),责任政府.危机发生后的恢复一系列工作都要求政府时刻树屯责任观念,以负责任的态度来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充分体现执政为民的责任政府形象。

这次的地震危机中,中国政府为救灾付出了巨大努力。

大批救援人员在进驻重灾区时须克服道路阻断和天气恶劣的不利影响,甚罕花去了数天的时间才赶到灾区:胡锦涛总拍记丰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设立救援团、医疗卫7卜组等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总理温家宅在5月21日宣布'中央围家机关今年的公用经费支出·律比预算减少5%,用于抗震救灾,这些结余将帮助中央筹集700亿元人民币的灾后恢复重建基金。

尽管危机中,我国的经济受到,一定的损失,但政府部门的许多决定和措施都非常明确的体现了执政为民的这‘‘责任政府形象,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三)、服务性政府。

危机中,政府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以得到公众的满意和认可,维护政府良好的形象。

在这次地震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戍急措施,来缓解危机的压力。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一级预案。

由中国地键局12人、北京军l×|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

中困守军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窄运人于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x=的抗震救灾任务。

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JII灾区,其他救灾物资陆续支援。

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I,充分体现出”以民为奉”的服务性政府理念。

(四).开放性政府.此次危机中,地震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布,使人民及时了解到地震火区的情况,并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

有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L『.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政府形象和权威,利于社会稳定;地震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的公布,及时稳定了民心,维持了社会稳定:地震信息的公开反映厂我国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此次地震中,中国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开放和透明度、对生命的关怀感动丁世界。

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政府切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保ilf!了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为灾后霞建作了大量工作,赢得了高度赞誉。

政府是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摹本原则。

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宅亲临第一线指挥抗震救灾,把人民群众的牛命安伞放在第一位,赢得了高度赞誉。

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峰持了依法行政的原则,国务院对利用抗抗震灾名义非法谋利的行为依法严历打击,确保r抗震救灾物资及时发往火区,为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了必要条件,赢得了高度赞脊。

树立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不仅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向心力,提高政府的威信,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而且有利于加强【f1圜的对外交流,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汶川地震为中国政府建立新形象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中国政府也很好的利用了这个契机,在灾难中给人民带来了新的福音,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l】李剑锋:《政府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H版社2005年
【2】颜如春:《现代政府形象管理》。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3】熊源伟:《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4】刘小燕:《中国政府形象传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5】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
万方数据
浅析2008年汶川地震中政府形象塑造
作者:程莹琦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06级,上海,200000
刊名:
金卡工程
英文刊名:CARDS WORLD
年,卷(期):2009,13(2)
被引用次数:0次
1.李剑锋政府组织行为学 2005
2.颜如春现代政府形象管理 2004
3.熊源伟公共关系学 2005
4.刘小燕中国政府形象传播 2005
5.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 20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kgc200902177.aspx
授权使用:都晓东(wfqinghua),授权号:9b04113e-c47b-43e7-8e2a-9e53016d6280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