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挡土墙计算
13.5 8.65
0
7.5 1.15
悬臂 式挡 墙计 算程 序
地下水位 h1(m)
地下水位至墙 根距离h2(m)
基底埋深D(m)
(二) 确定 侧压力
墙后填土平均 重度γ (KN/m3)
墙后填土内摩 擦角φ(弧度)
地面堆载 q(KN/m2)
地面堆载侧压 力Fa1(KN/m)
无地下水时墙 后土侧压 Fa2(KN/m)
0.6 抗滑移不
0.847919 足!!!
M1--墙趾 根部弯矩
M2--墙踵 根部弯矩
(
254.0625 3.819926
0 4.7 317.4538 74.02018
19
具体配筋 请自行查 表)
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fak(Kpa)
基础宽度修正 系数ηb
基础以上土的 加权平均重度 (地下水位以 下取浮重度) γm
修正后的地基 承载力 fa(Kpa)
1206.563 4.9
墙面活荷 载 G4(KN/m)
G4中心至 墙趾点的 距离 X4(m)
e<=b/6, 0.896484 满足要求
317.4538
结构重要性系 数γ0 墙后填土的荷 载分项系数γ G 墙面均布活荷 载分项系数γ Q M (KN*m/m 设计值)
(四) 地基 承载力验 算
墙身自重G1 (KN/m)
墙身物取 1.1,一般 构筑物取 1.0,次要 构筑物取 1 0.9)
1.2
1.4
1497.6
调整墙形 后重新计 算!!!
396.8173 356.3622
0 1303.006
226.8
(六) 抗倾 覆稳定验 算
判断抗倾覆安 全系数 Kt>=1.5
(七) 抗滑 移稳定验 算
墙底面摩擦系 数μ
判断抗滑移安 全系数 Ks>=1.3
(注:本程序 最终计算结果 为M--墙根弯 矩
5.886841 满足要求
(一)几何 参数
墙顶宽度a(m)
挡墙净高H(m)
底板高d(m)
斜面高c(m)
挡墙总高 H'(m)
底板宽度b(m) (一般取 b/H'=1/2~2/3 )
墙趾宽度 b1(m) (一般取 b1=b/3)
墙踵宽度 b2(m)
墙根宽度h(m)
(说明: 粉红色单 元格需自 填数据, 浅绿色为 计算数 据,黄色 为说明性 文字) 0.4 12 0.75 0.75
232.5 0.732258
基础板自 重 G2(KN/m)
基础板形 心至墙趾 点距离 X2(m)
墙踵板在宽度 b2内的土重 G3(KN/m)
G3形心至墙趾 点的距离 X3(m)
合力对基底形 心的偏心距 e(m)
基底作用力 Pmax(KN/m2)
基底作用力 Pmin(KN/m2)
地基承载力修 正(参见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第5.2.4 条规定)
(五) 基础 底板内力 计算
墙趾根部地基 反力 P1(KN/m2,设 计值)
墙踵根部地基 反力 P2(KN/m2,设 计值)
墙踵自重及G3 、G4产生的均 布荷载 q1(KN/m2,设 计值)
墙趾根部弯矩 M1(KN*m/m,设 计值)
墙踵根部弯矩 M2(KN*m/m,设 计值) (注:通常情 况下墙踵向下 弯曲)
地下水侧压力 Fw(KN/m)
地下水位以上 土侧压 Fa3(KN/m)
地下水位以下 土侧压-Fa4(KN/m)
100
(注:基
础底面以
-88 上
无地下水
时,地下
水位h1可
4.5
给出大于
挡墙总高
H'的任意
数
值。)
13 0.523599
0 0 312 0 0 0
地下水位以下 土侧压-Fa5(KN/m)
(三) 每沿 米墙下端 弯矩计算
基础底板 受反力 PDmax(KN /m2)
74.02018
基础底板 受反力 PDmin(KN /m2)
130
基础深度
修正系数
0.3
ηd
18 262.3
1.6
基础底面 以下土的 重度(地 下水位以 下取浮重 度)γ
地基承载力验 算
判断 Pmax<=1.2fa 且 (Pmax+Pmin)/ 2<=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