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坡应急演练

滑坡应急演练

露天矿滑坡应急演练方案1.演练方案编制目的、依据和灾害经过编制目的为认真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规定,进一步增强公司抢险救援组织管理,提高抗灾救灾能力,积累应对重大事故的处置经验,检验公司抢险救援指挥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工作短板和缺陷,建立起持续改进的预防管理机制,特编制本演习方案。

(1) 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滑坡事故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该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 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公司各参与单位和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 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编制依据根据《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滑坡事故应急预案》,结合公司矿井具体实际编制本演习方案。

灾害经过背景:本次演练采取实地演练的方式,以矿坑1360边坡滑坡为场景,初步判断滑体波及范围为南北走向,长度约200米,跨度3个平盘约50米,三条运输干线受影响, 1台前装机处在滑坡区,危及人员及矿坑设备安全,矿方根据情况立即向公司总调度室汇报。

总调度室按照应急汇报程序向总指挥汇报,总指挥指示立即启动滑坡应急预案,完成应急响应全过程。

演练边坡的基本情况:(1)滑坡位置:2012年6月19日,东露天矿坑东帮1360(从北至南)约250米处至530米处,由1290平盘至1410平盘(目前1360平盘以上已治理完毕),1380平盘以下滑坡面积约45000㎡,1380平盘以上滑坡面积约12000㎡。

(2)滑坡现状: 滑体上部为粉质粘土层,下部为软岩层,上缘在地表1410平盘,下部位于1290平盘;1360平盘以上已治理完毕(监测数据显示,治理区有沉陷现象),1360以下依然存在较大滑体及裂缝,可能产生进一步滑动。

经半月观察,无明显变化,为了平盘靠界,安排一台前装机进行局部观察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部分回填物料突然滑动,造成该前装机和司机被困。

(3)受困人员及设备情况: 1台前装机处在滑坡区,严重受损;确定1名司机被卡在设备里面,具体人数正在核实,被困人员状况不清楚,有生命危险。

2.接警汇报,启动预案总调度室当班调度员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按程序开展工作:接警记录:事故时间、地点、性质、灾害程度、人员伤亡情况、汇报人姓名等。

判断事故达到启动Ⅲ级响应(公司级救援指挥部响应)标准,即造成或可能造成3—9人死亡或直接损失较大、较大社会影响等事故,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三级响应的程序和内容(1)总调度室立即通知抢险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到总调度室集中,并通知办公室准备会议室,便于开会讨论。

(2)总指挥(或总指挥授权)决定启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正式运转。

(3)总调度室整理事故资料、图纸,提供区域内矿山救援力量情况、矿山救援技术组等相关资料,供指挥部决策、指挥使用。

(4)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组织研究、决策救援方案,指挥部成员根据指挥部命令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5)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确定委派现场工作组的人选和救援技术组的人选。

(6)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指挥部调动通风救护部救援力量增强救援;同时通知机电动力部,做好调动大型装备实施救灾的准备;根据受伤人员情况,由总调度室通知医院出动救护车辆和医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同时医院要做好伤员住院治疗的准备工作,必要时调动医疗救护技术组加强对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附图1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程序示意图3.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成员构成在公司统一领导下,设立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应急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治组、保卫警戒组、物资设施供应组、技术专家组、后勤保障组等六个救援小组和一个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总调度室,总调度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本次演练只涉及抢险救灾组、保卫警戒组、物资设施供应组、技术专家组等四个救援小组和一个应急救援办公室。

分工见附件。

应急救援体系图公司应急救援体系由指挥管理系统、救援队伍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见下图应急机构及职责总指挥职责(1)是公司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指挥,在事故现场协同事故单位第一责任者,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发生事故时,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和终止的指令,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3)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决定启用营救遇险人员及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决策救援方案和措施。

(4)审查向上级汇报材料和对外报道材料。

(5)下达救援任务和命令,调集增援力量和物资。

(6)在应急响应为III级以下时,总指挥可以不在现场指挥。

副总指挥职责(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2)在突发情况下接替总指挥,指挥救援工作;(3)参与制订和落实营救遇难人员及应急救援的作战计划供总指挥决策;(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设备;(5)支援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6)组织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向上级汇报。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统一组织、指挥、协调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工作。

(2)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3)审批决策救援方案和措施,指挥救援工作。

(4)向上级部门通报事故情况。

(5)必要时向各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6)负责事故调查、总结。

(7)负责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8)保证应急救援费用正常投入,救灾物资储备充足。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立即在事故现场设立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或其指定专人担任组长。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1)根据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救灾的人力和物力,制定抢险方案和安全措施。

(2)调动救援力量,积极抢救遇险遇难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3)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传达事故抢险进度等抢险信息。

(4)随时和井下基地、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保持联系,发布救灾指令。

(5)宣布现场抢险工作结束,制定恢复生产安全措施。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主任职责(1)建立事故应急24小时值班制度,收发救援处理信息,负责矿山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与现场抢险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应急指挥部命令。

(3)调动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

(4)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山医疗救护增援。

(5)调用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

(6)矿山事故灾难扩大或专业领域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力量及设备增援。

(7)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现场救援专业小组组成及职责抢险救灾组:通风救护部、保卫中心,组长:主要职责:全面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的工作,负责救援方案的具体实施,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抢险进展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确保让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和人员知道他们应尽的职责。

医疗救治组:医院,组长: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和安置,提供必须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及医疗技术,保证受伤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护。

保卫警戒组:保卫中心、东露天矿,组长:主要职责:负责事故现场保护、交通疏散和秩序维护工作,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物资、设施供应组:设备管理中心、东露天矿,组长:李进荣、郑亮主要职责:负责救灾物资的采购、调拨和运输工作,负责通讯线路的畅通无阻和事故现场的电力、水源的供应。

技术专家组:总工办及各相关生产职能部门,组长:主要职责:参加矿山事故灾难救援方案的研究。

研究分析事故信息、灾害情况的演变和救援技术措施,为应急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事故防范的措施及建议,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后勤保障组:生活服务中心、车辆管理中心、公司办公室,组长:吕文彬,副组长:主要职责:负责车辆调派和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上述各组成员由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担任,同时可根据工作需要,从相关部门抽调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

4.演练方案原则要求总调度室按公司《滑坡事故应急预案》启动三级响应程序。

开展汇报、发布行动命令。

立即通知当日公司总值班人员,同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成员单位负责人。

通知的单位和人员联系方式见附件1(公司应急救援机构相关人员联系方式)。

(1)接警5分钟内,指挥部确定委派现场工作组的人选和救援技术组的人选;接警60分钟内,现场工作组赶到灾区现场;立即在东露天矿设立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由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或其指定专人担任组长。

(2)矿山救护队在接命令45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组织现场救护;各相关单位抽调人员成立抢险队,矿山救护队队长临时负责救援现场指挥工作。

(3)保卫中心安排人员做好道路交通管制,无关人员及车辆不得进入救援现场,确保救灾车辆和物资及时到达。

(4)总调度室及时向集团公司总调度室和安全生产监察局及上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演练)情况。

演练编排演练前准备:东露天矿要提前做好现场相关准备工作。

(1)做好场地布置,准备不低于体积为150立方米的土石;一台模拟被埋的设备倾斜或倾倒,土石要埋至驾驶室(模拟设备)以上位置;设备上放置一个假人模拟被困司机;造成灾害现场较为逼真的情景。

划定灾害现场范围,拉好警戒线,确保演练有序进行。

(2)做好保卫警戒和救援引导工作。

严禁演练无关人员进入演练现场。

在入坑路口安排引导人员,负责做好协调联系,及时向现场指挥部报告救援队伍的到达情况,及时引导救援车辆安全进入灾害现场。

(3)划定各救援队伍车辆停靠位置,引导救援车辆和矿内现场指挥车辆放置于指定位置。

安排好救援设备的行驶路线,排土石位置。

安排好救护队开展救援的具体位置,方便救护过程的演练。

安排好现场的摄像、摄影位置,方便企业文化部记者的拍摄。

滑坡现场观摩组(技术专家组)要提前进入现场。

9:30技术专家组人员参加现场观摩,根据技术层面的要求,对照公司应急救援预案中涉及到本单位的内容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

演练评估组做好评估记录。

9:30时监察审计部、安监局组成评估组,在四个评估点做好评估记录。

四个评估点分别是:总调度室调度台、东露天调度台、东露天入坑路口、东露天滑坡演练现场。

监察审计部评估人员分配:在总调度室调度台,樊红卫、王治国、滕军等三名人员分别在东露天矿各评估点。

安监局评估人员分配:分别在东露天入坑路口、东露天滑坡演练现场,加强这两处的评估。

评估要求:各评估点所在单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评估人员于演练前到达指定地点。

评估人员要认真做好相关情况的描述,描述要准确规范、简明扼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