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老人与海Ⅰ必备知识巩固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老人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渔夫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硬汉子精神的哲理化,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一种超时空的存在。
()。
作者用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____________的人类社会;桑地亚哥则是人类中的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
桑地亚哥虽然失败了,但他在与鲨鱼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常的毅力和勇气,表现出了一种不可被征服的精神上的胜利,他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老人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进行______________的斗争。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前方的路______________如何,需要我们亲身去____________、去探索,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你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老渔夫桑地亚哥象征着哲理化的一种硬汉子精神,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一种超时空的存在。
B.老渔夫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C.老渔夫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一种超时空的存在。
D.老渔夫桑地亚哥象征着哲理化的一种硬汉子精神,一种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答案] B[解析]A项“一种”修饰位置不当,应放在“哲理化”前面。
后两个分句位置顺序应颠倒。
C项后两个分句位置顺序应颠倒。
D项“一种”修饰位置不当,应放在“哲理化”前面。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B.作者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揭示形象内涵C.作品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D.小说中选取了很多典型的形象[答案] A[解析]B项“现实主义”表述不准确,太过笼统。
C项“人物”一词定位不准确。
D项表述内容和下文没有关联。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变幻莫测不屈不挠究竟体味B.变化无常锲而不舍毕竟体味C.变化无常不屈不挠究竟体验D.变幻莫测锲而不舍毕竟体验[答案] C[解析]变化无常:事物经常变化,无常规可寻。
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面前不屈服。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究竟: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
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
体验:亲身经历;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体味:仔细体会。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作家海明威写道:“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①相反,在生活的此处过不了这一关,就别想在生活的别处能过好这一关②面对委屈、挫折、困境,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与微笑去面对③不是选择认命与沉沦,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④人生在世,确实需要这么一点精气神⑤换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随形的种种难关,唯有认认真真去过好每一关,我们才能脱胎换骨,不断抵达自由的境界A.②③⑤①④B.④②③⑤①C.④⑤②③①D.②③④⑤①[答案] B[解析]从海明威的话语中可判断④句应放在开头,⑤句是②③两句的总结,②③两句可从“不是”“而是”分析,最后是①句,内容上从反面来分析。
5.仿照下面的例句,根据文段的内容另写两句话,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正能量是一切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并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我们学到了很多正能量,如从《老人与海》中我们学到了面对挑战要有永不言败的昂扬斗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从《岳阳楼记》中我们学到了无论何时都要有忘我为人的阔大胸襟 从《赤壁赋》中我们学到了身处逆境要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6.阅读下面的文字,运用其中加点的词语,写一段议论抒情的文字。
(可以不考虑词序,90字左右)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热爱生命需要我们珍惜生命,维护生命的尊严。
在面对挫折、困难、疾病、不幸的时候,我们不能失去勇气、信念。
不能屈服于命运,哪怕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以顽强的毅力、生存的智慧保持生命的活力,坚持生命的理想,继续生命的追求。
[解析] 先找出其中的一个中心词,其他词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扩写即可。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以下是某中学老师推荐给学生的部分书目:《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童年》《宗璞散文》《论语》《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西游记》《丰子恺散文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刘墉作品选》材料二 以下是最受中学生喜欢的部分书目:《哈利·波特》《小王子》《伊索寓言》《谁动了我的奶酪》《神雕侠侣》《花季雨季》《男生贾里》《流星花园》《麦田里的守望者》《草样年华》《幻城》《西游记》(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中学老师推荐的书目和中学生喜欢的存在较大差异。
(2)(示例)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但在推荐书目时也要注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中学生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但只凭兴趣阅读,不利于全面发展,所以还要加强对经典的阅读。
Ⅱ关键能力突破训练——概括、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追源课本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像《老人与海》,就是塑造了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经典的硬汉形象,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他所体现的硬汉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他物来衬托人物。
外貌、动作描写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能够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可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心理描写则能够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细节描写能够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对接高考高考对人物形象概括、分析进行考查的常见问法有:(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请简要概括××的性格特征。
(3)××有哪些优秀品质?(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的人物形象。
概括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整体到部分,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因为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的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首先,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样既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能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身上都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的烙印。
《祝福》开头的环境描写,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祥林嫂的性格特点也就有了基础,有了依托。
(5)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入手。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对王熙凤的评价“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就揭示了王熙凤心狠手毒的性格特点。
常用答题模式:题干若问“××是一个怎样的人”,常用的一般答题模式为“××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题干若问“××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就需回答“××的性格特点:①……,②……”(分条作答)人物形象(性格)题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灵活作答,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如:(1)只要求概括形象或性格,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之间不能交叉。
(2)整体概括分析,可有两种思路:①概括→分析:先给出一个总的评判,即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形象(性格)的特点,用“××是一个……的人”的句式完成,接着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论证分析。
②分析→概括:先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
即时对练[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他现在身体又痛又发僵,他的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分都由于夜里的寒冷而痛得厉害。
他想:我希望我不必再去跟它们斗啦。
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
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他又跟它们斗起来,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
它们是成群结队来的,他只看到它们的鳍在水里划出的纹路,看到它们扑到死鱼身上去时闪现的磷光。
他用棍棒朝它们的头上打去,听到上下颚裂开和它们钻到船下面去咬鱼时把船晃动的声音。
凡是他能够感觉到的、听见的,他就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去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