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A版】辩手必备—史上最全的辩论赛经典辩题集锦

【8A版】辩手必备—史上最全的辩论赛经典辩题集锦

1、邻避运动频起象征/不象征中国公民责任感的觉醒2、应该/不应该全面推广异地高考政策3、好莱坞模式的引入对中国影视发展利大于弊/弊大于利4、火车无座票应该/不应该打折5、道德的主要根基是理性思考/感性体悟6、应该/不应该立法强制收留流浪儿童7、赞成/不赞成推迟法定退休年龄8、中国的叙利亚政策对中国利大于弊/弊大于利9、袁崇焕功大于过/过大于功10、中国应该/不应该推行电影分级制度11、项羽应该/不应该自杀12、《甄嬛传》等宫斗剧热播是影视发展繁荣/瓶颈的体现13、中国需要/不需要建造多辆航母1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更依靠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15、辩手更适合与辩手/非辩手谈恋爱16、成人网站应该/不应该合法化17.烂片高票房现象是不是社会心理的病态的体现18.当今中国是否应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诺贝尔和平奖如今的意义是否名副其实20.当今我国是否应该推广“定制公交”制度21.电子竞技可不可以纳入奥运会运动比赛项目22.景区一票式收费对旅游业发展利大于弊/弊大于利23.知识产权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利大于弊/弊大于利24.表露自我情感/收藏自我情感更利于人际交往25.是否应该让私人企业介入中国航天事业26.免债外交对中国自身利大于弊/弊大于利27.三公消费解决在于内部消化/民众监督28.农业领域引入外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9.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提倡大学生假期“支教”活动30.辩论发展应该走精英化战略/草根化战略31.中国大陆应该/不应该对企业征收环境污染税32.柯景腾应该/不应该追回沈佳宜33.当今中国应该/不应该取消信访制度34.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越来越远35.中国大陆应该/不应该取消计划生育36.中国应该/不应该成立色情特区37.中国应该/不应该允许同性恋婚姻合法化38.民间字幕组应该/不应该被取缔39.中国大陆应该/不应该对性犯罪者实施化学去势40.康乾盛世,名副其实/名不副实41.曾小贤应该选一菲/诺澜42.事业单位改革对高校发展利大于弊/弊大于利43.对于实体经济的衰退人们应/不应怪罪于现行的金融体制44.对于实体经济的衰退人们应/不应怪罪于现行的金融体制45.动机/效果是评判行为善恶的标准46.微博意见领袖对民众认知水平提升利大于弊/弊大于利47.重建圆明园有/没有必要48.新媒体未来会不会取代传统媒体49.中国应该/不应该推行电影分级制度50.好莱坞模式的引入对中国影视发展利大于弊/弊大于利51.袁厉害事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政府/个人应负主要责任52.大学生打辩论利大于弊/弊大于利53.明朝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名副其实/名不副实54.仙剑轩辕剑等单机游戏质量的提高能不能带动中国单机游戏产业的发展55.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开放通行利大于弊/弊大于利56.中国模式更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创新/借鉴政策性辩题(来自捭阖全国辩论挑战赛)1、中国政府应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中国政府不应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出题人:刘京京)2、中国当前应当/不应当推行房产税(出题人:张爱萍题解:张爱萍)解读:房产和税收都是当今中国舆论讨论的热点问题。

上海、重庆两城市的房产税已经试点。

房产税的前世今生,试点的经验都可以给我们以启发。

目前关于房产税的扩围的讨论,主要集中对增量还是存量的征收上。

对增量进行征税,可操作性强,但征收范围有限;而对存量进行征税,征收范围较广,但存量房的统计和既得利益的消极抵抗,都是问题。

说明:1、讨论紧扣“中国当前”,鼓励参考借鉴国内外类似情况的做法。

2、讨论的焦点应在实施效果,可操作性上,避免文字游戏。

3、不建议正方将增量征税等同于推行房产税,亦不建议反方将存量征税等同于推行房产税。

3、当今中国,是否应该推行“以房养老”(出题人:曾庆熹题解:曾庆熹说明修订:吴鈺龙)解读:近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社会舆论称之为“以房养老”,随即引发民众的广泛关注。

说明:“以房养老”是讨论客体,直接指代“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没有其他定义空间,禁止辩手自行拟构某种政策模型并将其称之为“以房养老”。

4、当今中国应征收“拥堵费”/当今中国不应征收“拥堵费”(出题人:曹翔宇题解:曾庆熹辩题修改:张宇翃说明修订:吴鈺龙)解读:交通拥堵,已成为中国众多城市的通病。

首都“首堵”,可见一斑。

众多治堵献策中,有观点认为,借鉴某些国际经验,征收“拥堵费”,不妨一试。

此举影响面大且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随即引发广泛关注。

5、政府强行整合打车软件合理/政府强行整合打车软件不合理(出题人:王任佳题解:王任佳)解读:打车软件悄然兴起,在给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主动进行干预,将打车软件进行整合,如与城市原有的电调平台进行结合,甚至于进一步干预其运营模式、禁止加价叫车。

那么,政府的这种干预,到底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呢?说明:1.辩题所讨论的是“强行整合”的合理性,即以直接作出行政命令、在许可审批等方面进行限制等相对强硬的方式进行,而非政策鼓励或出面协调等“软性”手段。

2.双方可以从法律、经济的一般原则出发进行讨论,但不宜把讨论泛化到“政府是否可以干预市场”等范围过大的议题上。

6、公立大学教学楼接受商业冠名的做法可取不可取(出题人:李沐天董玉泽题解:曹吉安题目修订:曹吉安)解读:20RR年,时值暨南大学百年校庆,富力地产花1400万元人民币买下了暨大主教学楼的冠名。

同年,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被命名为“真维斯楼”。

而在全国范围内,“逸夫楼”更是在各地的多所高校内矗立。

有人说,商业冠名除了心里难以接受外,基本没啥坏处,得了利处面子受点损没啥不可以,也有人说这是大学独立性和声望每况愈下的表现,其本身更加是催化剂。

那么,越来越多的公立大学教学楼接受商业冠名,这种做法究竟是否可取呢?说明:商业冠名理解为以商业性组织的名称命名,不能理解为通过商业活动加以命名。

7、应该进一步开放香港自由行/不应该进一步放开香港自由行(出题人:邱晨题解:邱晨)解读:自由行给香港带来诸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社会民生带来了巨大压力,奶粉荒、水货客、双非婴儿、地价飙升等等。

而对于中国大陆来说,香港自由行所能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全的食品、便宜的奢侈品,更有身份的困惑、文化的冲突甚至政治上的不确定性。

说明:自由行,指的是现时49座中国大陆城市的居民可以以个人身份到访香港旅游的政策,进一步开放,就是让更多城市居民可以以个人身份到访香港。

8、现阶段,中国应取消事业单位编制/现阶段,中国不应取消事业单位编制(出题人:刘京京)9、当今中国,流动商贩应该合法化/流动商贩不应该合法化(出题人:黄海燕辩题修订:吴鈺龙)10、中国应该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中国不应该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出题人:梁嘉伟)11、农民工更接近农民还是更接近市民?(出题人:张爱萍题解:张爱萍)解读:中国城市化进程几十年来,越来越的农民离开土地,来到城市生活工作。

这当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摩擦和碰撞。

农民工更接近农民还是更接近市民?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影响很多决策的制定。

农民工怎么想?本土市民怎么想?青年学生怎么想?期待各位的代言。

说明:1、讨论主题主要是指中国当代的农民工。

2、本题主要考虑不同身份的社会群体对农民工的评价,建议少些外在条条框框,多些实证研究。

12、当代中国应不应该征收房屋空置税(出题人:廖泽钰题解:张爱萍)解读:20RR年,“全国6000万套空置房”的数据曾被媒体披露,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商品房长期闲置,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间接的推高了房价。

全国两会期间就有代表和委员提出了开征房屋闲置税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郭松海当时在提交的一份大会发言中就建议将房屋闲置税置于物业税开征前,作为物业税“实转”试点。

“房屋空置税”的提出究竟是开拓了一条调控的新路,还是一个只能在理论上存在的政策设想?13、当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将英语移出必修课/当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将英语移出必修课(出题人:谢宇题解:谢宇)解读:英语是当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在高中和大学也是学生绕不过的课程。

当然也有让人反思,英语被抬升至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否有其合理性,是否有变动的必要。

说明:义务教育阶段和必修课的定义参加教育部官方文件即可,如果可以,请勿讨论专门为出国做跳板的学校、双语学校、或者是否应该将英语移出主修俄语日语德语等语种的同学的课程。

14、当今中国医患矛盾的成因中,经济问题/观念问题是核心(出题人:曾庆熹题解:曾庆熹说明修订:吴鈺龙)解读:当今中国,医患矛盾的尖锐性,不言而喻。

医患矛盾成因复杂。

诸多成因分析中,两种观点十分突出。

一者认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资金投入机制、从业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等经济能力与资源分配机制的不合理,是问题人人关注却久治难愈的症结所在。

另一者认为,群众健康科普水平低下,部分卫生从业人员道德低下心理失衡,以及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信任危机等思想意识观念问题,才是导致医患关系这个世界课题在中国呈现这般突出特点的原因。

到底何者才是问题核心?说明:辩题讨论的是现实问题,辩论双方必须立足中国当前的现实。

15、当今中国应不应当扩大自主招生规模(出题人:夏惟桐题解:夏惟桐)解读:南方科技大学成立以后吸引了全社会关注的目光,然而,迎接他们的并不只是赞美。

朱清时校长也写过一封用于招生宣传的公开信,鼓励那些想成为“小白鼠”的学生及其家长,开篇即借用人类首次登月时的名言形容:“南科大迈出的一小步,将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大步。

”这位校长承认,争取自主权的实验让他“如履薄冰”。

而另一反面,复旦等名校获得批准,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招生权限。

从20RR年开始,教育部批准一些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此后,这项工作一直处于“试点”状态,试点范围不过七八十所高校。

教育部最初允许每所试点高校的自主招生人数控制在该校招生总数的5%以内,这被视为打开了下放高校招生自主权的一个“口子”。

截至目前,这个“口子”仍未扩大。

过去几年,部分高校或多或少突破了5%的限制,对此,教育部20RR年重申,“一般不超过”5%。

20RR年的今天,十年后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局中人必须在改与不改、大改或小改、往何处改的战略性问题上作出抉择。

说明:1、辩题主要讨论当下中国的自主招生制度。

国外例子可以借鉴,但不宜成为辩论的主体,否则应视为对题意的偏离。

2、希望双方基于现实现状进行讨论,着重分析针对扩大的需求和扩大以后的损益。

16、中国政府调控房价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出题人:谢宇题解:谢宇)说明:题目可以讨论一直以来中国政府调控房价的功过得失,也可以讨论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作为的种种可能,但双方应避免讨论绝对理想的状态,而应该立足当前中国的现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