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等级计算方法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一般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不同级别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大呢?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9.5级,
计算公式为:M=lg(A/T)max+ σ ( Δ )
式中:A ----地震面波最大地动位移,取两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和,μm;
T ----相应周期,S;
Δ----震中距,(度)。
测量最大地动位移的两水平分量时,要取同一时刻或周期相差在1/8周之内的震动。
若两分量周期不一致时,则取加权和:
T=(T N ×A N +T E× A E )/(A N +A E )
式中:A N ------南北分量地动位移,μm;
A E ------ 东西分量地动位移,μm;
T N ------ A N 的相应周期,S;
T E ------ A E 的相应周期,S;
量规函数σ(Δ)为:σ( Δ
)=1.66lg Δ +3.5
不能使用与表一中给出的值相差很大的周期来测定地震震级M。
地震震级M应根据多台的平均值确定。
中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其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多用矩震级来表示。
二、震级认定
社会应用,应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地震震级M 为准。
表一不同震中距(Δ)选用地震面波周期(T)值
Δ/ordm; T/s Δ/ordm; T/s Δ/ordm; T/s 2 3~6 20 9~14 70 14~22
4 4~7 2
5 9~1
6 80 16~22
6 5~8 30 10~16 90 16~22
8 6~9 40 12~18 100 16~25
10 7~10 50
12~20 110 17~25
15 8~12 60
14~20 130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