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压配电柜设计课程标准

低压配电柜设计课程标准

《低压配电柜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有“电工基础”、“普通电机装配与检测”,主要学习电工及电机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后续课程是“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变频技术”等课程,主要学习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并按安装工艺的要求规范配线;组态软件、网络技术的应用系统设计与装调。

因而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专业实践技能培训的基础技能,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同时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显得更加重要。

(一),课程概述
该课程为核心专业课程,重点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典型设备控制线路设计装调与检修、工艺规范以及技术文件编制、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质量管理知识等专业能力,本课程重点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技术专业而开发,是该专业的一门核心实践技能课程。

同时,该课程在数控、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等诸多机电技术类专业中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技能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依照“岗位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两个重要标准为依据,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与往届毕业生在相关就业单位表现所得到的反馈和学科带头人到企业里多次考察、分析、再结合到本院的实际情况,讨论并设计出一套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职业道德、典型设备控制线路设计装调与检修、工艺规范以及技术文件编制、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质量管理等职业素养为重点,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训练岗位职业能力,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要求。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根据教学的基本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组合设计,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五个具体的教学项目单元。

1、按照项目驱动、完成任务的设计思想,依据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行动能力,由理论和实训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开发,再现工业现场和低压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相关工
作过程;以学习者为主体,让学生在学院里就可以接受到“职业化“的培训,并着重强调学员知识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升,实现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统一。

2、本课程全面采用“理实一体化”、“模拟车间管理”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法、角色变换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参照“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由理论和实践教师共同制定课程质量标准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本课程用具备双师型授课能力的教师教学,负责承担本课程的教学和考核工作。

4、整合教学资源,通过不同层次教学评价和反馈,不断总结和完善,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二、培养目标
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企业基本知识(6S的理解)
2、了解国家/行业相关规范与标准
3、掌握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4、学习电气技术培训车间的相关规章制度
(二)技能目标
1、能够按照安全用电规范操作与使用常用电气设备
2、能够检测、使用常用低压电器
3、常用照明用具的安装与维修
4、掌握低压配电柜的设计方法
(三)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有“电工基础”、“普通电机装配与检测”,主要学习电工及电机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

2、后续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是“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变频技术”等课程,主要学习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并按安装工艺的要求规范配线;组态软件、网络技术的应用系统设计与装调。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本课程的每个项目单元都是一个完整而具有真实性的工作任务,采用企业车间的管理模式,通过车间、工段、班组的三级管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训练学生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同时也培养学生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学生从接受任务到任务完成都要遵循“接受任务→消化、准备→制订方案→绘制电气图、列元件清单→安装、调试→验收、评审→准备交工文件→文件交付、总结”这一个基本的工作流程。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加强和经验的积累是通过完成这一系列递进的工作任务而获取的,真正体现了学校角色与企业角色的高度结合。

1-1 学习情境结构与学时分配
五、学习资源的选用
1、《机床电气控制技术》,齐占庆王振臣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5
2、《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李敬梅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7
3、《机床电气维修技术》,王广仁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5
4、《控制电气及应用》,里中年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陈伯时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常用低压电器和电气控制技术问答》,闫和平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7、《低压电器及电气及其控制系统》,佟为明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8、《常用低压电器应用手册》,闫和平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常用低压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刘涳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0、《现代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王永华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11、《智能电器与MicroLogix控制器》,钱晓龙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工业网络技术》,汪晋宽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3、《现代低压电器及控制技术》,倪远平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六、教师的要求
从事本学习领域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
1、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
2、熟悉相应国家标准和工艺规范
3、熟悉各种电机的原理和控制方法。

4、具有系统的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

5、具备电工操作的能力。

6、具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8、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的设计应用能力。

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我院引进校办工厂一个,供学生锻炼实习,大型车床、铣床、磨床5台,普通车床实验室两间、PLC实验室两间、电力拖动实训室一间。

实训条件在全国同级别院校中相对较好。

八、考核标准与方式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实施等几个方面,见表1-2
九、学习情景设计
本课程设计了3个学习情境。

下面对每一个学习发情景进行描述。

见表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