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季(冬期)施工方案

冬季(冬期)施工方案

目录1 编制依据 (1)1.1施工图纸 (3)1.2主要规范、规程 (3)1.3参考资料 (3)2 工程概况 (3)3 施工部署 (4)3.1冬期施工内容 (4)3.2编制冬期施工方案 (4)3.3成立冬施领导小组 (4)3.4冬季施工的起始时间 (5)3.5监测天气 (5)3.6图纸准备 (5)3.7技术准备 (5)3.8施工现场准备 (5)3.9设备、物资准备 (6)3.10其它准备工作 (6)3.11冬期各施工阶段 (6)4 冬期施工方法 (7)4.1冬期施工测温 (7)4.2二次结构墙砌筑 (8)4.3钢筋工程 (8)4.4混凝土工程 (8)4.4.1混凝土冬期施工的要点: (8)4.4.2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方法 (9)4.4.3混凝土冬期施工措施 (9)4.4.4对商品混凝土拌和料的要求 (10)4.4.5施工试验与测温 (11)4.4.6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要求 (12)4.5防水工程 (13)4.6屋面工程 (13)4.7房心回填 (14)4.8室内装修工程 (14)4.9水暖工程 (14)4.10管道工程 (14)4.11临时水管 (14)5 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15)5.1冬施方案管理 (15)5.2冬施测温管理 (15)5.3冬施保温管理 (15)5.4化学外加剂试验、掺配与计量管理 (15)5.5冬施试块管理 (16)5.6冬施混凝土质量控制 (16)6 安全、消防措施 (16)1 编制依据1.1 施工图纸2 工程概况3 施工部署3.1 冬期施工内容本工程XX年冬季主要施工内容为:部分主体结构;后浇带施工;屋面工程;与F7、9之间地下通道结构施工;二次结构砌筑;室内装饰工程;房心回填;水暖工程;管道工程。

3.2 编制冬期施工方案冬期施工方案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确实能缩短工期。

3.3 成立冬施领导小组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冬施领导小组,具体如下:组长:XXXX负责冬期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副组长:XXX负责冬期施工的全面技术管理工作副组长:XXX负责冬期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组员:XXX荣负责冬期施工材料的采购进场工作XX平负责冬期施工安全管理工作XXX负责冬期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XXX负责冬期施工现场实施工作XXX负责冬期施工相关资料管理工作XXX负责冬期施工的测温管理工作XXXX负责现场质量工作3.4 冬季施工的起始时间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5℃时即解除冬期施工。

XXX地区从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为冬期施工。

到11月15日达不到以上规定时,也按照冬期施工进行,到3月15日达不到以上规定不得解除,总计122天。

冬期施工又包括一般低温阶段和极低温阶段。

一般低温阶段的时间为每年的11月15日至12月中旬,和次年的2月中旬至3月15日,总计60天,此阶段的工作环境大部分时间处于-5℃~+5℃之间。

极低温阶段时间是:每年的12月中旬至次年的2月中旬,特别是1月份最冷,最低气温达-13℃左右。

日平均气温是1天内2:00、8:00、14:00、20:00时4次室外气温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这是在地面以上1.5m处,并远离热源的地方测得的。

3.5 监测天气进入11月即由试验员负责安排进行气温观测,并作记录,经常与气象台联系,及时收听天气预报,以防止寒流突袭,当测量结果表明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5℃以下,即开始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3.6 图纸准备冬施前技术必须复核图纸,查对其是否能适应冬施要求。

3.7 技术准备在冬施开始以前组织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学习有关冬施的规范、规定,冬施的理论及施工技术,明确施工部位。

试验员在11月5日前做好砂浆和混凝土所掺外加剂的复试,以及砂浆和冬施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11月5日以前,组织所有参加冬施施工队相关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等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冬施的文件、规范、操作规程等,尤其是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8 施工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准备要求完成时间为11月10日以前。

主要内容是:做好搅拌站的封闭,封闭材料应保证防火要求,搞好加热水箱定量装置及外加剂各类容器等设施。

做好现场热源供应设施安装与封闭。

做好现场上水的出水口、消火栓及露明水管的保温,现场外露水龙头要加砌保温井,内填保温锯末。

消防栓的保温井井盖应用红色油漆标注“消火栓”。

3.9 设备、物资准备购置各种加热采暖设备。

根据技术部门提出的要求,由物资部门落实外加剂、保温、测温器材和采暖燃料等的选购。

由冬施领导小组主抓冬施材料落实工作。

在11月10日前材料部门应将冬施所需的全部材料、外加剂、设备机具等进入现场,并验收合格后分类入库存放备用。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施工方案,所需的冬期施工材料进场计划如下:3.10电工应复核变压器容量。

检查各种配电箱(柜)。

11月15日前完成生活区供暖设施的安装与验收。

清理施工现场,各种材料按现场平面布置图整齐堆放,保证消防道路畅通。

认真编制各种生产计划,劳动保护用品及生活采暖所需的物资等计划,并于11月10日前进场入库备用。

3.11 冬期各施工阶段冬施期间主要施工任务:二次结构砌筑、部分主体结构施工、室内抹灰、地下室顶板防水及保护层、屋面找坡、找平、防水及保护层、保温层施工、各种管道设备安装。

根据工程冬季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实际情况,本着初冬和冬末多干,严冬少干的原则,冬季阶段划分如下:初冬阶段:初冬阶段约为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平均气温0℃左右,施工中要注意监听天气情况,避开寒流,施工中采用蓄热法进行养护,热拌混凝土和砌筑砂浆,混凝土和砂浆中不掺或掺加少量早强型抗冻外加剂,施工后要注意保温,用一层塑料布和一层阻燃草纤被对其进行覆盖保护。

混凝土浇注施工前应监听天气预报,保证混凝土浇筑期间没有较强的寒流和大风,并应尽量选择白天太阳直射的时候浇注混凝土。

严冬阶段:即12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此阶段北京地区天气平均气温-5℃~-10℃,最低温度可达到-15℃左右。

此阶段混凝土养护采用综合蓄热法。

热拌混凝土,加入高效混凝土防冻剂及早强剂、运输中罐车注意保温,混凝土浇注后使用塑料布及双层阻燃草纤被覆盖。

若混凝土未达到临界手动强度前有大风雪,可以考虑使用彩条布搭挡风墙。

冬末阶段:即2月中旬到3月中旬,此时天气温度开始回升,正常情况下在0℃左右,此阶段施工措施同初冬阶段。

3月中旬以后,根据当时天气温度测量情况,如出现连续5天室外平均气温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

4 冬期施工方法4.1 冬期施工测温大气温度每昼夜四次。

水泥、水、砂、石等原材料温度每工作班二次。

混凝土或砂浆出机温度,入模或上墙温度每2小时一次。

混凝土养护温度: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时至少每6小时一次,对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4Mpa以前,每2小时测定一次。

达到以后每6小时测定一次。

室内抹灰时的作业环境温度每工作班测定二次。

砌体作业环境温度每工作班测定二次。

4.2 二次结构墙砌筑因本工程砌体均为内墙,根据北京地区气象条件,砌筑砂浆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掺加抗冻早强型的外加剂,其掺量为5%(参照厂家使用说明书),直接投入搅拌机使用。

用此法在负温条件下砂浆强度持续增长,砌体不会发生沉降变形、施工工艺简单,可用于内隔墙体的砌筑施工。

冬期施工搅拌砂浆适当延长,比常温增加0.5~1倍,即至少搅拌3分钟以上。

砌筑砂浆的稠度控制在8~13cm。

严禁使用已遭冻结的砂浆,不准单以加热水解冻砂浆重新搅拌后使用,不许在砌筑时向砂浆内掺水使用。

冬施的砂浆要随拌随用,其运输的手推车和机具都应用保温装置,施工中可用草纤被包裹四周,并加盖草纤被。

每天收工前,将垂直缝填满砂浆,上面不铺灰,同时用草袋将砌体表面加以覆盖,第二天砌筑前先检查墙体灰缝和垂直情况,无异常时方可继续砌筑。

砂浆试块除按常规要求外,尚应增设不少于2组同条件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冬期砂浆临界强度和转放常温28天强度。

4.3 钢筋工程钢筋加工规范操作,在运输、加工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避免造成刻痕,撞击凹馅。

钢筋接头连接及浇筑混凝土前将钢筋上的冰雪冻块清理干净。

混凝土浇筑完以后予留在钢筋上的混凝土要求及时清理干净本工程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现场取样的钢筋连接采用搭接焊的形式,雪天或施工现场的风力超过3级时,焊接要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不准碰及冰雪。

气温低于-20℃不得进行焊接施工。

雨雪天气不得邦扎钢筋,对已经邦扎的墙、柱、梁、板的钢筋用彩条布进行覆盖,严禁墙、柱、梁、板的模板内积雪,对覆盖不严的位置落入的积雪要求清理干净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4.4 混凝土工程4.4.1混凝土冬期施工的要点:1、混凝土防风:防止拆模后不久的混凝土直接风吹,由于气温较低,冬期混凝土强度增长较慢,又不能浇水,风吹极易造成混凝土失水而破坏。

同时防护拆模前后温差的变化,以防止产生裂缝。

2、混凝土防冻:环境温度低于混凝土溶液的冰点,其中有冰晶析出受冻而破坏。

依据搅拌站混凝土防冻剂的性能情况,混凝土一般能够抵抗-10~-15℃的低温,因此防风比抗冻更重要。

4.4.2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方法依据本工程竖向结构断面较大、水平结构断面较小的特点,冬期施工的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法,即:掺加防冻早强外加剂降低混凝土溶液的冰点,并提高早期混凝土的强度,防止受冻;利用原材料加热提高混凝土的入模和初始养护温度;利用水泥水化热,通过适当的保温措施,延缓混凝土冷却;提高混凝土养护的环境温度,缩短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时间,加快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使混凝土温度降到溶液冰点以前达到或超过受冻临界强度的方法,同时由于竖向结构断面几何尺寸较大,应加强内外温差控制,防止风吹造成拆模前后温差过大产生表面裂纹。

4.4.3混凝土冬期施工措施墙体大钢模保温采用在钢模龙骨中间位置粘贴5cm厚的聚苯板,并焊接φ6的钢筋进行固定。

墙体拆模后立即满包黑色塑料薄膜,并用阻燃草纤被满包两道,防止混凝土热量的散失。

柱钢模板在加固好以后(混凝土浇筑前),用阻燃草纤被进行满包,拆模后立即满包一层塑料薄膜和两层阻燃草纤被进行保温;由于梁板模板采用多层板,下面楼层内沿周边用彩条布进行竖向封闭,防止冷空气进入楼层内,梁板混凝土在浇筑以后,随搓毛随覆盖一层黑塑料薄膜,满盖两层阻燃草纤被,盖好后不再上人,以免破坏表面。

在该作业层周围1500mm高的范围内用钢管和彩条布进行围挡,防止风吹造成混凝土丧失水分。

后浇带浇注后采用一层塑料布加二层阻燃草纤被覆盖。

墙、柱、梁板混凝土的模板拆除满足以下规定: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见表现场设标准养护室,室内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进行试件的标准养护,同条件试块按现场混凝土实际养护状况存放,同时留设冬期施工转常温试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