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教学设计《秋天到了》一年级上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3课秋天到了
【本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xx年11月9--13日
【设计教师】:温迎春
【设计时间】:20xx年9月9日
【教材分析】:抓住时间特点,选取初秋季节典型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一幅天高云淡的、五谷丰登的秋景图,展现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及迎接秋季的喜悦之情。

【学生分析】:学生还小,对秋天的特点有所了解,但是还没有具体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点。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看图,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初步认识自然段。

3.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自然段。

用秋天、一会儿练习说话。

【教具使用】:图片,卡片,小黑板。

【授课时间】:11月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3.练习用一会儿说话。

【学生预习环节】:1.检查生字。

2.检查课后讨论。

3.检查读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读汉字:天子上下来一大南飞儿人
二、学习新课。

1.读课题,板书课题:3、秋天到了
今天我们学的课题是秋天到了。

我们一起看到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了哪些变化。

2.指导看图。

按由下到上的顺序观察图画。

(出示图画)
(1)看看地上有些什么?(小草,黄叶)
①地上的黄叶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从树上飘落下来的)
②叶子为什么会从树上飘落下来?(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就从树上飘落下来)
师述:天气凉了,树木为了保持自己身体里的水分养分,度过寒冷的冬天,就把叶子脱落下来了。

(2)看看天空怎么样了?
(3)天上有什么?(天上有一群大雁排成一字往南飞)
(4)谁能看图说说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
①自己练习,同桌说。

②指名说。

(三四个)大家评议。

有不完整的地方教师给以补充。

3.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出完整句,不顿词、断句。

①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②分自然段练习朗读。

a.读读第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表述的图画上的哪一部分。

(学生带着问题,看图自己练读。

指名读)
b.读第2自然段。

(同前)
(2)指名读全课。

(2~3人)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

问: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课文里哪些地方讲秋天到了?
2.学习第1自然段,教师范读后提问。

(1)第1自然段由几句话组成的?每句话讲了什么?(读第1自然段课文,思考问题)自己练习,指名回答问题。

(1~2人)板书: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
(2)一片片叶子和一片叶有什么不同?(很多片,一片)
(3)说一片叶子落下来行不行?为什么?
(4)树叶从哪儿落下来?
(5)说说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了)
(6)谁能读出这几个特征来?
师述:这个自然段一共三句话。

先说天气凉了,接着讲由于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最后讲由于树叶黄了,所以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三句话之间联系得很紧密。

(7)我们练习背背这个自然段。

①读时想: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些什么?这几句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边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背熟就容易了。

②自己练读。

③指名试背。

评议以表扬为主。

⒊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图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画的哪一部分。

(2)这段话共有几句话?
(3)读第1句话,讲讲那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程度深,也就是特别的意思)
①读出天特别蓝,特别高的意思,读第1句。

(学生自练,指名读)
②天空又蓝又高,也是秋天的特征之一。

(4)读第2句,问:这句讲什么?
①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

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

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②这句话里告诉我们大雁怎样飞的呢?(大雁飞的时候总是成群结队的,由头雁带领大家飞行,排队飞行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
③一会儿是什么意思?(一会儿表示时间不长)
④读一读句子,教师重点指导一会儿一会儿的读法,这句话表示大雁飞行时,两种队形经常的短时间内互相变换。

这两个一会儿在读的时候,要连得紧一些。

(学生自练,读熟,指名读)
⑤这个自然段的两句话里描述了几个秋天的特征?都是什么?
⑥谁能看着板书试着背背这个自然段。

⑦自己练背,指名背。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写6个生字:飞、人、气、田、丰、节,并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2、练习用秋天说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继续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几句话?说的是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再回答。

(2)啊!这句话表示什么?师述:啊!表示明白了。

从以上描绘图画内容的自然段中知道了这些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因为秋天来了。

用这两句话总结了全文。

问: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指名读,齐读。

教师评议、指导。

三、学习新字。

1.学习写气。

(1)秋天的天气怎么样?(天气凉了)
教师板书:气,让学生拼读。

(2)识记方法。

这个字我们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数笔画的方法,即按笔顺笔画记字形)
书写方法是:一笔小撇,二笔横,三笔横,四笔横折小弯钩(气)。

(3)口头组词语。

天气气候生气气味气球
2.识记其他五个生字的方法同气。

3.巩固字形和读音。

教师指黑板,让同学读。

(顺读、混读)
四、指导书写。

1.气,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位置。

教师范写。

第一笔小撇写在左上格对角线上,第二笔横写在上半格上间靠上。

第三笔短横写在第一横和横中线中间。

第四笔横折小弯钩,压横中线起笔,到右上格的左下角顿笔写折,向左弯一点儿后,向右下格写小弯钩。

2.指导余下的五个字的书写。

五、指导口头造句。

1.指导用秋天口头造句。

(1)读句子:秋天到了。

问:秋天怎么样了?(秋天到了)
(2)用秋天这个词语练习说话,要想秋天怎么样了?这个怎么样是和秋天有关系的事。

如:秋天,菊花开了。

因为菊花只有秋天才开,代表了秋天的特征。

如果怎么样说的是在哪个季节都能
做的事,就不对了。

例如:秋天,我写完作业了。

这个句子中的后半句和秋天没有关系,没有表现出秋天的特征。

(3)请同学们说说秋天怎么样了?你想出什么与秋天有关系的事了?
启发学生想的范围大一些,如大自然的变化,农业方面的收获等。

(4)练习口头造句,先自己练说,再指名说。

(尽量不要雷同)
2.指导用一会儿口头造句。

(1)读课文中原句。

(2)用一会儿练习说话,要写在很短的时间里做的事。

如:课下,我和同学们做了一会儿游戏。

(3)说说都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

(4)用一会儿练习说话。

六、练习背诵。

1.用填空形式练习背诵。

2.分自然段练习背诵。

3.全课背诵。

【板书设计】:
3、秋天到了
天空:蓝高
大雁:往南飞一会儿人字
一会儿一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