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配合作业疗法对儿童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作业疗法治疗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的效果。
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患儿中选出182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作业疗法,观察组患儿加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6个月时的精细运动、大运动、适应行为、语言和社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压氧与作业疗法的配合治疗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智商和情商的提高,促进患儿精神和运动发育恢复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高压氧;作业疗法;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儿童;效果
精神运动发育迟滞一般的临床症状为运动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缓等,患儿的平衡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低等,其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
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一般通过作业疗法来促进患儿精神运动的发育[2]。
作业疗法是借助工具、器械等有目的、有计划性的给患儿开展生产性运动和作业,达到改善运动、精神功能状态的目的[3-5]。
笔者所在医院在常规作业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3月-2016年4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患儿中选出182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肝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听觉障碍、严重认知障碍的患儿。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92例,男患儿56例,女患儿36例,年龄3~13个月,平均(9.20±1.25)个月。
观察组患儿90例,男患儿50例,女患儿40例,年龄3~14个月,平均(9.31±1.32)个月。
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作业疗法,根据患儿的运动障碍类型选择合适的作业疗法,作业疗法包括立位训练、坐位平衡训练、上肢基本动作训练、徒手抵抗运动等;游戏则包括感觉游戏、前庭感觉游戏、视觉游戏、构成游戏等,主要措施为:(1)头部与躯干的控制训练,进行颈部前屈、背屈及回旋运动,预防四肢痉挛变形和促进全身的屈曲、伸展;将玩具放在患儿的身侧或是侧后方,指引患儿进行转身、头颈部运动。
(2)上肢与肩部运动。
在器械或是医护人员的协助下指导患儿进行上肢和肩部后伸、外展、内收等运动,促进患儿平衡能力的提高。
(3)上肢关节和手部运动。
从近端到远端,从大动作到小动作,交替进行关节的训练,进行手
部功能的活动,可以在患儿的桌前放置一些患儿喜欢的玩具,指导患儿自行上肢屈伸、捏拿物品等。
(4)视听觉的训练。
尝试性的用不同音质对患儿的听觉进行刺激,使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发光的玩具等在不同方向移动,引导患儿的视觉移动。
(5)触觉训练。
针对性的将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毛绒玩具、塑胶玩具、刷子、溜溜球等,让患儿触摸这些物品,引导患儿去感受不同材质物品带来的触觉感受。
(6)注意力训练。
根据患儿的年龄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如:吹泡泡、串珠子、捡豆子等,提高患儿对于事物的兴趣。
观察组患儿加用高压氧治疗,选择透明高压氧舱,在入舱前30 min喂哺患儿,经过10 min的门缝洗舱后缓慢的升压,加减压时间约为10~20 min,压力为0.16~0.18 MPa,稳压吸氧的时间设定为30 min,氧浓度则为80%~90%,在出舱后给患儿多喝水,休息30 min以上方可离开。
每日1次,连续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10 d,然后继续第2个疗程的治疗,根据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合理确定治疗的疗程,病情轻微的患儿治疗2~3个疗程,病情严重的患儿治疗6~7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IQ提高15分以上,且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有明显的恢复,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力良好。
有效: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IQ提高10~14分,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等有一定改善。
无效: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IQ提高不足10分[6]。
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Gesell量表评分(分成精细运动、大运动、适应行为、语言和社交能力这5个部分,得分越高为发育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2.6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儿精细运动、大运动、适应行为、语言和社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后,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中的各个分量表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发育迟滞是主要是因围产期缺氧、理化损伤、母体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早产、低体重等因素而出现的小儿脑部损伤,进而导致小儿脑组织发育的障碍,影响到语言、運动、智力等的正常发育,出现精神发育迟滞,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7-9]。
由于小儿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综合征,临床表现各种各样,而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单一的治疗很难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一般依赖多种作业疗法,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月龄等合理设计作业疗法方案,循序渐进的进行各种功能训练,从而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促进患儿理解、智力、性格、行为、情绪等的健康发育。
例如:在作业疗法中通过给患儿开展头颈部、四肢、肩部等的运动锻炼,一方面可以纠正患儿的不正确姿势反射,预防躯体残疾;另一方面还能在引导患儿锻炼过程中促进患儿语言功能、情绪等的发育;通过对患儿开展各种感觉的训练,促进患儿视听觉、触觉等的发育[10]。
由于精神预防发育迟滞主要与围产期各种因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关,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对患儿运动发育的纠正,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对患儿脑组织的修复及脑功能恢复的治疗[11]。
而婴幼儿的大脑还是未成熟脑,脑组织的可塑性非常大,且代偿能力强,此时开展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从而促使部分缺血缺氧的脑组织获得氧供,挽救濒死的脑组织,进而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产生更多的ATP,促进受损脑组织的修复,改善脑功能,达到促进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的目的。
将高压氧与作业疗法配合起来,从不同的途径促进患儿脑组织的修复,也促进正常运动反射等的建立,进而促进精神、运动的健康发育[12]。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治疗6个月时的精细运动、大运动、适应行为、语言和社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高压氧配合作业疗法治疗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促进患儿正常运动反射的建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促使患儿的精神运动发育逐渐恢复正常,与同龄儿童一致,促进患儿的健康发育成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继红,张惠佳,王益梅,等.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运动发育特点初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7):662-664.
[2]陈彬.儿童精神运动发育迟缓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6):51-52.
[3]谭玮玮,陈国治,张明武,等.采用小组形式开展作业疗法治疗学龄前脑瘫儿童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10):915-917.
[4]陈秋平.高压氧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2012,
19(19):251,253.
[5]汤敬华,朱琳,徐磊,等.小组式作业治疗对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2016,31(1):11-13.
[6]孙瑞雪,汤敬华,刘鹏,等.上肢评估训练系统对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2):178-179.
[7]李福胜,王靜,杨红,等.作业治疗在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儿童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6):586-587.
[8]甘献梅.高压氧治疗小儿运动落后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2,6(12):10-11.
[9]黄劲柏,曹慧芳,胡姣,等.针刺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3,33(8):682-685.
[10]耿达,张兴利,施建农.儿童早期精细动作技能与认知发展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2):261-267.
[11]孟庆萍,罗卉,张丽繁,等.针刺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2):150-152.
[12]高然,张翠翠,孙绪丁,等.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34(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