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练习题1. (2015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t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t 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2. (2015南昌)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 1℃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 t 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3. (2017重庆B 卷)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 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 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30℃时,将40 g 甲物质加入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 g D. 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4. (2017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KNO 3和NaNO 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2℃时,KNO 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 3溶液的浓度 B. t 1℃时,在50 g 水里加入 15 gKNO 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 g 溶液 C. t 1℃时,往180 gNaNO 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 g 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 3溶液 D. 若KNO 3中混有少量NaNO 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5. (2016孝感)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 b > c B. P 点表示t 1℃时,a 、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 t 2℃时,将30 g a 物质加入到50 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 g a 的饱和溶液6. (2015厦门)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 t 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 t 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 t 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7. (2017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 、b 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 、b 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丙中M 表示b 的溶解度曲线B. 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大于bC. 图乙中a 、b 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30℃时a 、b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至t 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8. (2015盐城)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 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C. 向一定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二、填空题9. (2016大连)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
(2)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3)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
(4)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10. (2016遵义改编)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M 、N 均不含结晶水)(1)温度为_____℃时,M 、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 1℃时,将20 g M 加入50 g 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再加入10 g 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t 2℃时,将25 g N 加入50 g 水中,完全溶解后要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2015大庆改编)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图中a 、b 、c 三点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2)由c 点到a 点可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KNO 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 杂质,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KNO 312. (2015新乡模拟)下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1)要使接近饱和的B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好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
(2)在t 2°C 时,A 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将t 2°C 时A 、C 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 3°C 时,A 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C 的溶质质量分数。
13. (2017临沂)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选填“A”或“B”)。
(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 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0℃时,把50 g A 物质放入10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4)生活在盐湖(主要成分是NaCl 和Na 2CO 3)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 ),冬天捞碱(Na 2CO 3)”。
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2016武汉模拟)如图一为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二是将其中某种物质在一定量水中充分溶解(烧杯①),然后再冷却降温后的情况(烧杯②)。
(1)在t 1℃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 。
(2)溶解在烧杯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
(3)t 2℃时,向100 g A 的饱和溶液加入100 g 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4)现有同时含A 、B 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A 物质,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2015东营)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1)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40 g 甲物质放入盛有50 g 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a . 溶剂的质量 b . 溶液的质量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
16. (2017十堰)如图1所示,A 、B 、C 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 2℃时,A 、B 、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
(2)t 1℃时,将30 g B 物质投入100 g 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t 2℃时,将A 和C 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至t 1℃,析出的晶体含有A 和CB. t 2℃时,将A 、B 、C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 A > CC. 从混有少量B 的A 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 ,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D. t 1℃时,欲用A 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 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4)如图2所示,向放有镁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形瓶中C 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2017泸州)根据下列坐标图回答:(1)图1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 2℃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__________。
②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 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
三、综合应用题18. (2014郑州模拟改编)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_____(选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有关。
(3)70℃时,将10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R 溶液不断降温,析出固体R 的质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R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向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生石灰,溶液立即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
A . 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不再溶解B . 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C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D .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