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案(无答案)共3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案(无答案)共3份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能力目标:通过对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做法;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知识梳理】1.依法办事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办事?2.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什么?3.如何树立法律信仰?4.让法律成为信仰有什么作用?5.人民道德水平提高有什么好处?6.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底线B.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C.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法律的基本特征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托人情、找关系几乎成为常态。

本该依法处理的争端或纠纷,也往往是通过法律以外的途径解决。

现实折射出中国法治文化的缺失,拷问着每个公民的法治素养。

提高法治素养,我们应该 ( )A.把不违法作为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B.积极运用诉讼手段解决所有纠纷C.淡化权利观念,积极承担义务D.增强权利与义务意识,提高法治意识3.俗话说:“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4. 2016年3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

家庭暴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身体的侵害,包括殴打、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二是对精神的侵害,包括经常性谩骂、恐吓等。

反家庭暴力法 ( )A.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家庭暴力,促进家庭和谐B.有利于公民通过法治方式,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C.使未成年人不再受家长批评,保障未成年人成长D.是解决家庭暴力的唯一方法,彰显了社会进步5.生活在法治社会,人人学习法律、学会依法办事()①可以增长法律知识②就能避免犯法③能够增强法律意识④有利于促进形成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简答题1.你遇到这件事你会怎么办?为什么?2.中学生小阳在公交车上,看见两个扒手在偷乘客的钱包。

小阳没有直接喊抓小偷,而是假装肚子疼请求司机将他送往就近医院(附近有派出所),然后悄悄告诉司机实际情况。

司机以送小阳去医院为由,直接将车开到了派出所。

你如何看待小阳的行为?【巩固提升】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简称《民法总则(草案)》)2016年6月27日首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

作为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奠基引路之举,《民法总则(草案)》审议受到各界高度关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你认为《民法总则(草案)》的审议为什么会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2)为开辟一个权利神圣的法治新时代,请你出谋划策。

【拓展探究】齐某是个生意人,先后多次从钱某处购买煤用于生产,共计欠下购煤款20余万元,并分别出具了5张欠条。

因不想偿还钱某的货款,齐某在与钱某交涉时乘其不备撕毁了欠条,然后驾车离去,钱某当即打电话报警,公安机关将齐某带走。

近日,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该案,判决齐某偿还钱某货款并支付相应利息。

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围绕这个案例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1)这个案例表明法律具有哪些特征?表现在哪里?(2)现实生活中,依法办事对我们有哪些要求?(3)针对这种情况,你想对同龄人说些什么?六、我的收获。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2.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能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能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学习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学习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一、自主学习1.学会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和。

在实现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的,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

2.树立法律信仰(1)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地法律、法律、法律和法律。

当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 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2)增强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和。

二、合作学习1.我们应该如何依法办事?2.树立法律信仰要求我们如何做?三、复习巩固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别人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你应当()A.找人帮忙,私下解决B.忍气吞声,自认倒霉C.打击报复,以牙还牙D.依法办事,依法维权3.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遵守法律,依法做事C.珍爱生命,学会坚强D.远离闹市,品味生活4.14岁的小科为了弄钱去上网,和网友小刚商量出了合伙偷走堂哥的出租车,以此向堂哥要钱的鬼点子。

一天晚上,小科等3人在偷车时被堂哥发现,民警和30名的哥合力追击,将被盗车截住。

目前,小科和网友小刚因涉嫌盗窃被刑拘。

这告诉我们( )①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同龄人,因缺乏法律知识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②网吧是这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④要做到知法懂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守法自觉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法治的意义就在于依法办事。

下列符合依法办事要求的是()A.有人欺负我,我就欺负他B.拆迁“钉子户”无理取闹C.为增加收入,尽量少缴税D.在商场购物时,遵守秩序6. “大头女孩”秋子,在上海求职中遭遇相貌歧视,随后她向上海相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过劳动部门两次调解后,秋子获得了三年的劳动合同。

这说明( )①每个公民都具有独立和平等的人格和尊严,不允许受到任何歧视②法律必须保证所有的公民得到平等和有效的保护③平等的适用法律,就要反对特权④公民可以用法律武器反抗歧视,维护合法权益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四、能力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某实验中学七年级准备结合“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的相关知识,开展一次以“让法律进校园”为专题的法制讲座活动。

假如你是该校七年级的学生,请积极参与进来,并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下列问题:(1)请你帮助学校为开展本次活动选择三种合适的活动方式。

(2)请你帮助学校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3)假如要组织一次主题演讲活动,在你的演讲稿中最可能用到哪些观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自主学习】一、学会依法办事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

①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自觉________、坚定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_,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3)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________。

2. 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和________法律。

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________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3.道德对法律的作用法治时代,并不否认________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______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4.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1)增强法治意识,________,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_。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________和推动者。

【合作探究】探究一: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学生阅读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小宇家的事,探讨: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探究二:用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学生阅读教材P101下面探究与分享,中学生晓程如何应对不法侵害,探讨: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探究三:尊崇法律、信仰法律学生阅读教材P102探究与分享宪法宣誓制度,探讨: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探究四:遵守法律、捍卫法律1.学生阅读教材P102下面探究与分享,“教育法、旅游法、环境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

2.学生反思:以上这些规定,我自觉遵守了吗?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自我检测】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