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式课程开发课题小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批中职学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中职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中职学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担负着神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
面对挑战,需要抓住根本,并依此寻求发展策略。
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广泛、密切、直接的参与和支持。
因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教育,它非常强调要有特色和个性,中职教育的特色主要来自与生产、社会和企业紧密相连。
为适应科学发展要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充分发挥中职办学优势,共同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新型园林技术类中职人才,我们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出发,同时通过开展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研究,彻底打破“学校办学校”的传统固有模式,真正建立起具有特色、既符合我国园林花卉行业企业发展规律要求、又符合园林技术专业中等职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学校与园林技术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新型模式与科学的运行机制。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中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
专业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职业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条件,抓紧抓好园林专业设置及建设,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大批急需的园林类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对于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适应我国教革开放的新形势,推动中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园林专业设置的动态适应性,我们组织省内主要开设园林类专业的职业院校专家,对省内园林类职业人才进行市场调查,现分析如下。
1.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需求分析(职业岗位调研)1.1社会对园林人才层次的需求课题小组通过对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常德、郴州、永州、怀化、岳阳、邵阳等10个地市50个园林园艺企业、30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调查,我们发现: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对各种层次的人才均有需求,但总的趋势是高级园林人才需求较少,中低层次人才需求较大,特别是中专、大专层次需求量最大,呈金字塔分布状(表1)1.1.1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也有差异。
二级园林资质企业,一般需求研究生学历层次,园林研究所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要求本科学历,二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更希望录用中专、大专层次的人才,因为他们觉得这种人才更实在、更能干、更能做大量基础性的工作,而且这些单位的园林专业人才多为大中专毕业生甚至是外专业转行人员,因此中职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大有发展前途。
1.1.2不同层次园林人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也有显著差异。
研究生层次人才多从事大中型园林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管理,本科层次人才多从事中小型园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园林物业管理,大、中专层次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生产、营销、园林工程养护等工作。
1.1.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对园林人才的需求也有不同特点。
长沙、株洲、湘潭、常德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对园林人才的需求量明显较大,且高端人才(研究生)与低端人才(大中专生)需求量偏大。
这说明园林行业是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会随之加大,而且低端人才(大中专生)的需求量也会大量增加。
1.2中职园林专业能力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1.2.1知识要求具有中专层次的文化基础;掌握植物形态、分类、生理、生态的相关知识;掌握土壤、肥料、农药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花卉生产技术、观赏树木的知识,并具有繁育、生产、养护和销售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美学基础知识,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园林制图与识图;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具有园林招投标、园林预决算、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的基本知识。
2.2素质要求基本素质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
职业素质即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积极进取、遵纪守法,创新的观念、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敏锐的市场信息嗅觉,诚实合作、协同工作、竞争意识等。
学生要有宏观和微观两种眼光。
作为现代中职园林专业的毕业生,在进行园林绿化苗木培育、栽植、管理、绿地设计、建筑整体规划时,也同样要考虑宏观的地理环境以及微观的植物习性等因素。
宏观的眼光是指要学会掌握风景区、森林公园及各类城市园林的总体规划、地形地貌设计、园林工程设计等知识。
微观的眼光是指要具有植物的种类、设计、繁育、栽培、养护管理及园林施工等知识。
在园林植物配置时,要有整体眼光,能够以宏观视角和微观实操技能,因地制宜对周围景物进行设计规划。
如在设计一片绿地时,不但要考虑气候、水源等因素,更要考虑受益人群特点等。
1.2.3能力要求认识主要的园林植物;掌握园林植物的习性与繁殖、病虫防治技术;掌握园林植物的栽植、造景、造型、修剪技能和养护的技术;掌握盆景制作与插花技艺的基本技能;掌握园林测绘与放线技术;掌握园林手工制图和电脑绘图的基本技能;具有园林景观设计、预算、投标和协助指挥园林现场施工、验收等的基本必备能力;具有园林产品营销与企业管理初步能力。
1.2.4职业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相应的园林设计员、园林施工员、花卉园艺工、插花工、营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并达到中级技能水平。
符合园林类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相关部门对园林绿化人才的职业要求,能适应生产一线技术工作岗位,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具体内容见表2中职园林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1.3社会对中职园林专业人才岗位分析(划分行动领域)通过调查分析,认识到中职园林专业的学生的培养应从岗位需求出发,将来岗位需求对中职园林技术人员的要求是一专多能、一技多能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是与我们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相吻合的,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社会职业出现了综合趋势,许多传统的职业逐渐消失,新兴的职业、交叉的职业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企业在用人上看重的是一专多能、一技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职业流动性、日益发达的劳动力市场、激烈的就业竞争,也需要劳动者具备多种技能。
目前,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园林事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园林工程的种类增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此我们确定园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为园林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小型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园林植物栽培和工程养护等工作的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
2.中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本课题小组于2009年9月至11月,对全省主要开设有园林专业的中职学校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师资、学生、实验实训设备和场地、学生顶岗实习、当地主要园林企业以及职业资格证的获取情况,从调查的资料显示,目前中职园林专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的定位与开发、实验实训场地建设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1中职园林专业师资现状分析对全省中职园林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0%,园林专业毕业的占30%,发表过与园林专业相关的论文的占27%,近5年来几乎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参加过培训的老师不到1/3。
如果要提升教学质量,一定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多参与社会实践、多总结多提炼,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见表4)2.2中职园林专业学生现状分析主要调查了湘潭生物科技学校、澧县职业中专两所学校,从2004年到2009年6年时间,园林专业的学生每年维持在270人至310人左右,其中澧县职业中专的园林专业学生主要是对口升学。
2005年前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绿化工、花卉园艺工、盆景工,2007年增加了施工员,学生的主要就业地点在广东、上海、福建、江苏等地,本省主要集中在长沙。
2007年后自主创业的学生开始增加。
从调查表中可以得知,愿意选读园林专业的学生不多,中职园林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岗位是以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为主的工作,为当地经济服务不够。
见表5。
表5:学生情况调查表2.3中职园林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现状分析从调查的几个学校的实验实训基地以及仪器设备来看,大多数学校能满足学生园林植物栽培方面的实验实训,花艺方面的实训能满足学生能力培养要求的只占30%,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方面的实训几乎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所有实训基地都不能开展社会服务。
见表6表6:实验实训基地情况调查表2.4当地主要园林企业现状调查分析课题小组成员对长沙、湘潭、常德、益阳、岳阳等地的主要园林企业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当地园林企业普遍认为中职园林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吃苦而且期望的工资较高,动手能力较差,相对而言愿意用农民工。
在实习或就业的学生中调查,学生也不愿意到当地的园林企业就业,认为技术含量低,工资低,因为大多园林企业是家族企业,人际关系复杂,发展前途不大,这就造成园林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当地园林企业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
具体内容见表72.5在校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的情况分析在调查中发现中职园林专业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的积极性较高,希望获得园林设计员、施工员、盆景工、花卉工等资格证,但又不知道获得资格证后要怎样用,社会的认同度到底有多高。
通过课题组对园林企业的调查,园林企业一般不认同学生获得的这些资格证,招聘员工的时候也不需要资格准入。
可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园林行业对人才需求素质更高,职业资格证成为入行的必备。
见表8.表8:在校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情况调查表3.思考与建议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而学校培养的人才却非常少,特别是中专层次的人才,供需比为1:5,出现了严重的供需不足的现象。
但另一方面,40%以上的园林中职学生毕业后却并没有从事园林行业,究其原因,一方面,从事园林行业的初期待遇偏低,不少毕业生熬不过顶岗实习期而改行;另一方面,学校培养出的中职学生的能力素质达不到社会的需要,这类人只能改行。
因此,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
就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来看,学校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也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社会需要得最多的是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扎实肯干能从基础工作做起的工作态度,具有扎实的植物生产、养护、营销的能力及一定的设计与施工能力。
因此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重新调整,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