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49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49

临川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太阳系的局部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代表地球的数字是()A. ①B. ②C. ③D. ⑤2.地球有生命物质存在,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A.月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有适当的温度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C.太阳光热稳定,绝大部分到达了地球D.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从而有液态水的存在2013年1月5日,嫦娥二号成功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飞行控制能力得到新的跃升。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3〜5题。

3.“嫦娥二号”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相当于下图所示的()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4.图示两天体都不属于()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读右图,回答5题。

5.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丁的地方时最早B.甲的角速度最大C.乙的线速度大于丙D.甲的昼夜变化幅度最大6.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老师上课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太阳)模拟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自然现象。

读下图完成7~8题。

7.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地轴XY与桌面的夹角是()A.30ºB.23.5ºC.66.5ºD.60º8.如果地轴XY与桌面的夹角变为60度,则()A.热带范围变小B.温带范围变大C.寒带范围变大D.太阳直射点范围变小读“北半球冬至日和夏至日某地住宅建筑正午日照示意图”,回答9〜10题9.该建筑大致位于()A.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C.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10.如果要在其南面再建一座相同的住宅,为了保证采光,房屋间距设计主要参考的光照情况日期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1~13题。

1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物质密度的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 D.温度的垂直变化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左图中的A线代表纵波变化B.右图中d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C.右图中cb之间的界面为莫霍界面 D.右图中ba之间的界面为古登堡界面13.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在()A.a B.b C.c D.d14.下列物体属于天体的是()A.飘动的白云B.绕月球飞行的航天飞机C.已着陆的神七返回舱D.地球上的陨石读太阳电池运行轨道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A.恒星轨道B.彗星轨道C.行星轨道D.卫星轨道16.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A.太阳风B.核能C.太阳能D.光能17.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A.运动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B.运动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C.运动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D.运动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读右图回答18-19两题。

18.A地的地理坐标为( )A.450W、600NB.450W、600SC.450E、600ND.450E、600S19.A地在C地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20.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地方时差③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④使地球被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⑤产生了昼夜现象A.①②③④⑤B.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21.关于时区或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共划分12个时区,东边的区时总比西边的区时早B.西5区比西4区早1小时C.“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D.我国把“北京时间”作为世界标准时间某人设计了一口24小时的全日时钟(如图所示),指针为时针;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时针也刚好转了一周,所以时针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经线。

据此回答22题。

22.如果此钟在上海得到推广。

图中此刻上海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 )A.春分日B.夏至日C.冬至日D.元旦读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趋势图,回答23~24题23.夏至日,四地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④②①③24.关于四地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地四季变化最分明B.②地位于低纬地区C.③地位于温带地区D.④地自转线速度最小25.自3月21日—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的变化是:由大→小→大B.地球的公转速度:由慢→最快→快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由大→小→大D.南半球夜长的变化:由昼夜等长→夜最长→昼夜等长26.当地球运行至远日点时,太阳直射点()A.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B.在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D.在赤道上并向北移动27.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A.夏至日由北向南递减并且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B.冬至日由南向北递减并且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C.大约3月21日时,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达90°D.温带地区始终小于热带地区28.读“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29~30题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C.MO为晨线D.NO为晨线30.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日12时 B.7日12时C.6日24时 D.5日12时第ⅠⅠ卷二、综合题(40分)31.下图是冬至日北京时间14时的日照图,完成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在图上用“///”表示夜半球,标出ab 两条经线的度数,曲线AB为_________线。

(8分)(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

除180°外,另一个日期分界线位于_______经线。

(4分)(3)此时,赤道上东半球的白天范围比黑夜____,这一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4分)(4)公元前1100年,我国天文学家在某地发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9°07′,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1°19′,当时的黄赤交角______________,观察者的纬度为_____。

(4分)32. 读图,回答问题。

(20分)(1)BC为(晨/昏线)(2分)(2)A点的地方时(2分)(3)F的地理坐标为(、)(2分)(4)图中C点的昼长为 ,B点的昼长为 ,A点的昼长为。

(6分)。

(5)ABCF四点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序为,角速度大小关系为。

(4分)(6)图中新的一天的范围是。

(2分)(7)假如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点成功后,其位于地面对应点(D点)的人连续两次日出的时间间隔为小时。

(2分)临川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答题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二、综合题(40分)31.下图是冬至日北京时间 14时的日照图,完成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在图上用 “///”表示夜半球,标出ab 两条经线的度数,曲线AB 为_________线。

(8分)(2) 、 。

(4分) (3) 、 。

(4分)(4) 、 。

(4分) 32. 读图,回答问题。

(20分) (1) (晨/昏线)(2分) (2) (2分)(3)( 、 )(2分)(4) 、 、 (6分) (5) 、 (4分) (6) (2分) (7) (2分)班 姓名 学号 考号/////////////////////////不能在密封线内答题////////////――――――――――――――――密――――――――――――封―――――――――――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ABDCC 6-10 BCCCD11-15 ABBBD 16-20 CCCCB21-25 CADAD 26-30 CCCDB二、综合题31.下图是冬至日北京时间14时的日照图,完成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图略昏线(8分)(2)23°26′S,90°E 90°W(4分)(3)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4分)(4)23°54′34°47′(4分)32. 读图,回答问题。

(20分)(1)晨(2分)(2)3:00(2分)(3)(60°S 0°)(2分)(4)12小时24小时18小时(6分)(5)C〉A=F>B A=B=C=F(4分)(6)135°W向东到180°(2分)(7)24(2分)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