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教材的使用及其反思
江西省新余九中周小凤
邮编338025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新教材的设计模式及内容框架。
从教材的内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三方面阐述了新教材在普通中学的实际运用中所碰到的问题,如:教师力量的单薄、教材编写过于理想化等。
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及改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教材,教材观,教学策略和方法,适应当代英语教学。
一.新教材的设计模式及内容框架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材》是在1993年中英合作编写的高中英语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两个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修订而成的。
这套新教材突破了旧版本四课为一单元的设计模式。
它以《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的标准所确定的“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为线索安排整个单元的内容,每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及一些功能表达形式展开。
各单元包括练习册在内的编排如下:
新教材各单元安排表
二.新教材在普通中学的实际运用所碰到的问题
A.新教材的优势
无论是英语教师们还是学生们刚开始接触这套新教材,都对它喜欢备至。
因为它选材新颖,涉及当前国内国际众多的热点问题,安排了不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涉及自然科学、环境保护、道德法制等话题在内的多样性语言材料,包含丰富的各学科知识。
新教材安排了大量“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任务型活动,为教师实施任务型教学提供了足够的素材,而且每个活动都力图使学生用英语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某个项目,真正做到将英语当作一门工具来学习。
以高一(上)第七单元的“说”为例。
本单元要学生讨论“文化舱”内该存放什么物品,并陈述理由。
通过讨论,学生能掌握关于询问、征求意见并提出建议的表达法。
总之,学生要完成各种各样的活动,就必须以一个“准专家”的视角去观察、发现、思索、总结、评论,因此,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将大幅度提高。
新教材内容趋于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增加了自我评价的内容。
《标准》要求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
新教材在练习册中增加assessing”这项内容,其中,高一(上)以achievement log 和learning log 两种方式体现。
其评价指标中的问题多能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或状态。
它们用评价等级这一质性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表现及进步,从而走出传统量化评价重分数或结果的局限性,是多样化评价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教材将这种形式的评价直接编写于教材中,将它当作是练习的一部分,这是旧教材中没有的。
这种评价能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及良好学习策略的养成,而反思的结果能为下一步的学习及发展提供依据,并更好地为学习导航。
B.新教材在我校实施的现状
(一).教师力量的单薄限制了英语教学
我校是本市一所普通中学,英语教师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师极其缺乏,基本上是一位老师负责一个年级的教学任务,与重点中学相比,在课时量的安排以及教学科研方面显得严重不足,很难发挥英语特色课的优势。
由于教师力量的严重匮乏,我校高中的英语课时量平均每周比重点中学少一节,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时不得不匆忙地赶进度,就算想要把教材内容讲深讲透都因没有足够的时间而显得力不从心。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AI),让学生充分利用板书、幻灯图片、文字表象、VCD演示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全方位地接收语言信息。
然而,在我校,绝大多数的授课内容要依赖教师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师生双方都失去了较多的机会,也容易导致教学方式的单一化,时间一长,学生的
注意力就会分散,教学双方都会感觉疲劳。
(二).缺少示范性对话,新教材的编写过于理想化
这套新教材的Speaking 一节没有提供示范性对话,几乎每个单元只是为某个专题性话题提供语言素材,设计了一定的情景和任务,让学生在摄入大量的材料后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自己组织对话以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
以第三单元为例。
本单元设计了一个时间机器,让学生自主选择乘坐该机器要进入哪一年代,并说出理由。
这种练习对教育发达的地区而言不是难事,但对于我们教育相对欠发达且又是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就有点显得勉为其难了。
(三).学生学习外语的主体意识不强,没有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
1.英语基础差,学生存在不良的学习态度
在普通中学有不少同学盲目悲观地认为自己学不好外语。
这类同学往往初中时英语就是弱项,进入高中以来,因为听不懂教师的授课内容,有时仅仅因为听不懂教师的课堂用语,就轻易下结论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从而采取弃而不听、自暴自弃的态度。
还有一小部分同学会因为和授课教师发生矛盾而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其学习态度。
2.大多数同学没有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
普通中学的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现象突出。
他们不善于将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并记忆,往往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应付了事。
还有些同学学习很被动,没有思考或主动地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事倍功半。
在课堂上,他们往往只是坐在座位上被动地听讲,不愿意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和提问。
由于以上及其他因素,在我校高中英语课堂中常出现以下问题:课堂上要么是教师一言堂,要么出现冷场;很多学生在教师布置的活动中没有反应,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些学生发言积极但准确率不高;小组活动中,往往由个别学生控制,母语代替英语回答问题的情况非常常见。
三.改变现状的想法和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课程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它将人类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并在当代社会中急剧更新发展的知识技能和道德情感转化为能够被不同学生接受的学习内容(丁朝蓬,2000:67)。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可见,教科书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教材只是教师用来“教”学生的媒介。
教师不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而应该是教材的积极开发者(程晓堂,2002)。
《英语课程标准》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如下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
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英语课程标准》,2001:49)。
教师仅仅注意教材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出语言形式和结构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交际功能。
同时,教师也不应该舍近求远,为了加大语言的输入量,盲目补充课外的语言知识,而应当在提高对教材本身的解读能力上下功夫,适当引入与教材有关联、有生活相贴近的课外语料,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只有认识到教材的这种作用,才能为我们活化教学内容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改善教学策略和方法
1.教师要想方设法,采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上课时被动地听讲,这固然有他自身的原因,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可能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未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如教师可教给学生识记单词和词组的有效方法,提供事态和语法的学习策略,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英语语感的强化训练和思维能力的训练等。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授课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如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时可以采用听说法和直接法,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则可综合使用情景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等,而在语法学习和词汇学习是则可适当运用语法——翻译法。
4.针对学生类型,“对症下药”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
深圳市福田中学苏雁根据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将学生分为积极主动型、积极被动型、消极被动型和积极自主型。
对于我所在的普通中学来说,其中积极主动型的学生几乎没有,积极被动型学生约占全班人数的30%;而消极被动型学生和积极自主型的学生则占绝大多数。
对于消极被动型的学生,上课时应多向他们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多鼓励、多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课下给他们留一些适合他们做的题,使他们获得一些成就感,使他们逐渐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积极自主型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热情,感兴趣,有自信,有时还有自负。
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学好英语。
对于他们,我们一是要多引导,向他们推荐一些适合自学的书,鼓励他们自学;同时要让他们知道个人的学习目标要与全班的学习目标相结合。
总之,随着中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教材将出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好教材。
在使用教材时,不要僵化地以完成课本内容为目标,而要根据客观教学条件、学生实际水平和具体教学需要,灵活使用教材。
对教材内容、教材中的教学活动、教材编排顺序、教
材提倡的教学方法等都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使教材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丁朝蓬《教科书结构分析与内容质量评价》《我国义务教育教材评价体系研究成果汇编》
吕勇民《活化英语教材内容》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