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样本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样本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重要内容:
按阶段划分:
(一)决策阶段质量管理
此阶段质量管理重要内容是在广泛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基本上研究、分析、比较,决定项目可行性和最佳方案。

(二)施工前质量管理
施工前质量管理重要内容是:
1、对施工队伍资质进行重新审查,涉及各个分包商资质审查。

如果发现施工单位与投标时状况不符,必要采用有效办法予以纠正。

2、对所有合同和技术文献、报告进行详细审视。

如图纸与否完备,有无错漏空缺,各个设计文献之间有无矛盾之处,技术原则与否齐全等等。

应当重点审查技术文献除合同以外,重要涉及:
(1)审核关于单位技术资质证明文献;
(2)审核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算;
(3)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办法;
(4)审核关于材料、半成品质量检查报告;
(5)审核反映工序质量记录资料;
(6)审核设计变更、图纸修改和技术核定书;
(7)审核关于质量问题解决报告;
(8)审核关于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构造技术鉴定书;
(9)审核关于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10)审核并订立现场关于技术签证、文献等。

3、配备检测实验手段、设备和仪器,审查合同中关于检查办法、原则、次数和取样规定。

4、审视进度筹划和施工方案。

5、对施工中将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审核,核查鉴定书和实验报告。

6、对材料和工程设备采购进行检查,检查采购与否符合规定规定。

7、协助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8、对工地各方面负责人和重要施工机械进行进一步审核。

9、做好设计技术交底,明确工程各个某些质量规定。

10、准备好简历、质量管理表格。

11、准备好担保和保险工作。

12、签发动员预付款支付证书。

13、全面检查开工条件。

(三)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
1、工序质量控制,涉及施工操作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质量。

(1)拟定工程质量控制流程;
(2)积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重要指影响工序质量因素;
(3)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提出对后续工作规定和办法;
(4)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点。

2、设立质量控制点,对技术规定高,施工难度大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立技术和监理重点,重点控制操作人员、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针对质量通病或容易产生不合格产品工序,提前制定有效办法,重点控制;对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也需要特别引起注重。

3、工程质量预控
4、质量检查,涉及操作者自检,班组内互检,各个工序之间交接检查;施工员检查和质检员巡视检查;监理和政府质检部门检查。

详细涉及:
(1)装饰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质量检查,并检查相应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和实验报告;
(2)分项工程施工前预检;
(3)施工操作质量检查,隐蔽工程质量检查;
(4)分项分部工程质检查收;
(5)单位工程质检查收;
(6)成品保护质量检查。

5、成品保护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破坏已有产品;
(2)采用恰当保护办法;
(3)加强成品保护检查工作。

6、交工技术资料,重要涉及如下文献:材料和产品出厂合格证或者检查证明,设备维修证明;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计变更,技术核定,技术洽商;水、暖、电、声讯、设备安装记录;质检报告;竣工图,竣工验收表等。

7、质量事故解决,普通质量事故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进行事故分析,并责成关于单位提出解决办法。

重大质量事故,须报告业主、监理主管部门和关于单位,由各方共同解决。

(四)工程完毕后质量管理
按合同规定进行竣工检查,检查未完毕工作和缺陷,及时解决质量问题。

制作竣工图和竣工资料。

维修期内负责相应维修责任。

按重要影响因素划分:
人员因素
1、要选配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项目经理及其领导班子成员。

这种“选
配”可通过招投标、亲自考察等方式,特别要考察近几年业绩,并广泛听取有关人员反映。

2、要严格审查分包单位资质。

审核对象涉及公司整体素质、领导班子素质
以及职工队伍个人素质,特别要认真核查技术负责人综合素质。

3、技术工人要持证上岗。

技术人员技术级别和有关证件要真实有效,有必
要时应认真查验原件。

4、要制定完善管理制度。

做到自上而下层层抓紧。

5、贯彻执行奖罚制度。

恰当奖励比一味地罚款更具备积极作用。

6、现场管理者要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掌握现场工、料、机等实际状况,对每个分项工程、每个工序订出质量规定,对也许发生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到提前预测。

材料构配件质量:
1、一方面要把好材料采购关。

成立由各有关部门参加材料评议采购小组,充分调研原材料供应市场,运用冬闲和开工前期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现场调查,对原材质量、价格和厂家资质、信誉度等做全面理解,最佳组织关于人员去厂家实地考
察,以拟定招投标厂家,为招投标做好准备。

2、做好材料招投标工作,严格招投标程序,以质量好、价位合理、信誉度高为中标原则,实行公开、公正招投标。

3、必要针对工程特点,依照材料性能、质量原则、合用范畴和对施工规定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慎重地来选取和使用材料。

4、材料实验和检查。

规定承包单位对重要原材料复试,并对复试成果妥善保管。

对于材料实验和检查单位也要认真考察。

5、对新材料新产品要核查、鉴定其证明和确认文献。

6、加强材料进场后管理。

要合理堆放,要有明显标志;要有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要严格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或安装。

施工机械设备:
1、对于重要施工设备应审查其规格、型号与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规定。

设备进场并调试合格后,上报审核,需要定期检查设备,应有鉴定证明。

2、检查承包商提供项目施工机械配备表与否综合考虑了施工现场条件、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办法、施工组织和管理等各种因素,与否使之合理装备、配备使用、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力求获得较好综合经济效益。

例如在场地施工中,推土机由于工作效率高,具备操纵灵活、运转以便特点,因此用途较广,但其推运距离宜在100米以内;铲运机能独立完毕铲土、运土、卸土、填筑、压实等工作,合用于大面积场地平整、开挖大型基坑、沟槽,以及填筑路基、堤坝等工程,但不适于在砾石层和冻土地带以及沼泽区工作。

3、对于工程项目设备质量控制,重要涉及检查验收设备安装质量以及调试和试车运转。

要认真审查供货厂家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进口材料和设备商检证明,并规定承包单位按规定进行复试。

设备安装要符合设备技术规定和质量原则。

安装过程中控制好土建和设备安装交叉作业。

设备调试要按照设计规定和程序进
行,规定试车运。

施工环境:
1、监督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在组织施工中与否结合场地状况,工程特点,气候状况因地制宜组织、管理、指引工程施工。

控制好开工季节,合理选好开工时机,筹划好工期,避开雨季和气温低天气,避免不利季节影响工程质量。

2、配合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环境,保持材料工具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合清洁整洁,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保证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3、从领导到职工,人人讲质量、注重质量,逐渐形成一种氛围,进而能融入到单位文化中去,那么这个单位管理施工项目质量必定良好,反之亦然。

设计及施工工艺: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和批准应符合规定程序。

2、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条件。

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条件规定。

注意其可操作性,工期和质量目的切实可行。

3、对重要项目、核心部位和难度较大项目,如新构造、新材料、新工艺、大跨度、高大构造等部位,做好解决质量问题预案。

4、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对已通过科学鉴定研究成果应大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采用科学施工办法,保证工程质量。

例如在“公路科教综合楼”
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在模板支撑架上采用“快拆头”施工工艺,待混凝土强度达到30%时,松开快拆头,使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粘结力减少,等混凝土达到100%强度时,模板很容易拆除。

此工艺较之以往施工办法,不但减少了摸板损耗率并且减少了拆除模板过程中对楼板自身导致损害,保证了楼板质量。

质量控制重要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