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控制动物性别
9
10
11
实用文档
动物的性别
生理性别。在遗传性别控制下通过个体发育的生化过程而 形成的。
性腺性别。生理性别的基础取决于原始性器官的类型,该 基础性别称为性腺性别,再进一步分化为雌雄异体和雌雄 同体。
外部性别。鱼类的雌雄异形由第一和第二性征决定。第一 性征是直接与繁殖活动有关的性征,即性附属器官,如软 骨鱼类雄鱼的鳍脚、鳉科鱼雄鱼的生殖足、鰕虎鱼雄鱼的 臀突和鳑鲏鱼雌鱼的产卵管等。第二性征是与繁殖活动无 直接关系的性征,与性腺发育和分泌活动有关,如雄鱼的 婚姻装及珠星等。
实用文档
芳香化酶基因 在性激素产生过程中,有一系列的酶参与
实用文档
温度因素对鱼类性别决定分化的影响作用 常常大于其遗传因素。因而鱼类的性别趋向可 塑性是哺乳类和鸟类无法比拟的。由于自然水 体中温度因素变化是有规律的,和长期演化的 鱼类性别遗传因素相结,使温度对其性别影响 作用常常破忽视。养殖鱼类的经济价值常因为 其性别则不同差异很大,如乌苏里鱼拟雄鱼生 长快而味美,养殖价值远高于雌性;鲑科鱼和 鲟鱼的雌性由于生长较快且能生产鱼子酱,其 价值远大于雄性个体。
③XO/ XX 与ZO/ ZZ 型。除形态的差异外, 性染色体 也可能存在数目的差异, 即2 个性别相差1个性染色体, 一般而言, 在XO/ XX 型中,XX 型为雌性, 而XO型为雄 性, 即雄性缺少Y 染色体, 灯笼鱼科中的几种鱼类属于 此类型。在ZO/ ZZ 型中,ZZ 型为雄性,ZO 型为雌性, 即雌性缺少W 染色体。鲱形目的短颌鲚为此类型。
究竟是髓质部得以发育还是皮质部得以 发育,既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影 响。
实用文档
温度对鱼性别的影响
江黄颡鱼的性分化是属于 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
不同的温度
20℃:雄性率~50% 30℃:雄性率83%,可使 幼鱼性腺发育趋向雄性。 34℃:雄性率26%,使幼 鱼性腺发育趋向雌性。
实用文档
案例
实用文档
性别的分化
雌雄性别分化是生物界最普遍的现象。
性伞
细菌的有性生殖
毛
实用文档
性别分化的意义
性别分化
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加强了不同 生物体遗传物质的相 互交换,有利于生物 群体的进化。
无性生殖
增加 遗传多样性:一个物种内基因型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各生命有机体的丰富程度
实用文档
一 个 比 较 复 杂 的 问 题
实用文档
温度控制性别的价值
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经常运用雌核 发育、伪雄(雌)生产或外源性激素诱导生产 单性群体的方法,其或周期长,或费用高, 或对食品安全有隐患,在生产实践中均有 不易被推广的缺焰。而用温度干预鱼类的 性别选择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在实践上也 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对提高养殖生产经 济效益租有帮助。
实用文档
温度对性别产生影响的机制
温度诱导水产动物性别分化的机理尚处于探索中, 温度如何影响水产动物的性别分化?
就鱼类来说,较为认同的看法是温度影响体内性
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产生。在雄激素的作用
下,鱼会趋向雄性分化;而在雌激素的作用下,
鱼则趋向雌性分化。
高温诱导
卵母细胞凋亡
基因型雌性斑马鱼→表型雄性
的固醇类激素受体的调节。
实用文档
温度的改变很可能改变鱼类性别决定的生 化通路,并且影响雌雄发育的概率。仅仅 5℃波动,普通鲤鱼的雌二醇分泌量就相差 20倍。温度也同样影响罗非鱼、鳟和鲤鱼 精巢中类固醇的分泌量。
升温可使尼罗罗非鱼的芳香化酶mRNA表 达水平降低,雌二醇分泌量少,最终发育 趋向雄性化。
罗非鱼成熟早、繁殖快,如莫桑比克罗非 鱼3-4个月可达到性成熟,以后每隔25-40 天可产卵一次,池塘中往往造成繁殖过剩 、密度过大、个体过小,影响产量。
人工控制性别进行单性(全雄)养殖是控制 群体密度的有效方法。
实用文档
延长生长期 虹鳟雄鱼一般2龄成熟,雌鱼3龄成熟,成
熟后的个体生长率降低,死亡率提高,肉 质和外观较差,对生产不利。 国内养殖虹鳟2年上市,此时雌鱼没有充分 长大。若能使雄性虹鳟转化为雌鱼进行全 雌养殖,到第3年上市,可以有效延长生长 期,达到大幅度增产的目的。
实用文档
由于鱼类在进化上的原始性, 性别决 定机制具有多样性鱼类几乎具有所有脊椎
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 存在从雌雄同体到雌 雄异体的各种性别类型, 性逆转在鱼类也是 较为常见的现象。
与高等脊椎动物一样, 鱼类性别决定的 基础仍然是遗传基因, 但不同的是在许多鱼 类中,决定性别的基因并不明显地集中于性 染色体上,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参与到性别 决定中。
实用文档
芳香化酶 基因
Sox 基因家族
Dmart 基因家族
BKM序列
性别决定 相关基因
DAX-I
SRY基因
锌指蛋白 基因 ZFY
DMY基因
实用文档
SRY基因、 Sox 基因
1990 年首次分离出了SRY基因,它具有高度 的进化保守性, 在许多物种中已发现SRY 的同 源基因, 把同SRY 保守区HMG基序具有60 % 以上相似性的基因统称为SRY 基因即Sox 基因 , Sox 基因在胚胎发育及性别分化过程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许多动物中,性别特征甚至在成年生活 中都是相当可塑的。
性腺固有的可塑性,性腺既可以发育成 睾丸,也可以发育成卵巢,选择发生在胚胎 的生命过程中,在某些鱼类等高等动物,这 种选择在成长过程中也许会再次发生。
性腺具有双重潜能。发育的早期阶段, 性腺既可能成为睾丸,也可能成为卵巢。
实用文档
决定性别 的因素
实用文档
决定性别 的因素
遗传因素
性染色体 基因
激素 酶
实用文档
环境因素
理化环境 群体关系
在高等动物中,雌雄性别的分化是由染色体 即性染色体决定的。性别决定通常有XY型、 XO型、ZW型等类型实用。文档
高等动物
低等动物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分布最广, 种类最多 的类群, 也是性别决定方式最为多样的一个 类群。在脊椎动物系统进化中,鱼类处于承 前启后的关键地位, 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一 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遗传因素
性染色体 基因
激素 酶
实用文档
环境因素
理化环境 群体关系
实用文档
内环境
激素
温度
环境因子
人工诱导 酶抑制剂
盐度/光照 水质/pH
种群关系
实用文档
红鲷鱼
环境因素对性别决定和分化影响的现 象己在包括野生型种群和实验种群在 内的39种硬骨鱼中发现。最主要的因 素是温度,其次是种群密度、盐度、 pH值、光周期等。
实用文档
调节鱼类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上,鱼类的性别是由染色体上雄性和雌性的基 因产物数量优势来决定:如果雄性决定因素超 过雌性决定因素,则雄性比例较高,反之,雌性决 定因素超过雄性决定因素,则雌性比例较高。
在行天然雌核发育的银鲫、彭泽鲫等种群中存 在少量的雄性比例,这一事实说明鱼类的常染 色体似乎确有控制性别的基因存在。
对于研究鱼类性腺的分化规律对研究水产 动物进化史和发育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文档
控制性别的意义
提高生长速度 许多水生动物雌雄之间的生长速度有明显
差异:罗非鱼、罗氏沼虾、河蟹、牛蛙等 雄性比雌性长得快;鲤、鲫、草鱼、鳗鲡 、青蟹和对虾等雌性比雄性长得快。 养殖鱼类的性别如能得到控制,在同等条 件下进行单性养殖,会提高产量、降低成 本、提高效益。
目前对鱼类Sox 基因家族的分析已成为了鱼类 性别决定基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与基 因组DNA 的Southern 杂交和PCR 技术, 已经 在黄鳝、斑马鱼、泥鳅、虹鳟、青鱂等鱼类中 发现SRY 同源片段。
实用文档
Dmrt 基因
是新克隆到、被认为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 性别决定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 即在雌雄性基 因组中均存在) , 但雌雄中的表达不同, 该基因 的功能可能与精巢的足细胞发育有关。 DMRT1 具有一个锌指样的DNA 结合结构域, 称为DM 结构域。DM 结构域以调控目的基因 转录的方式来调节发育过程。Dmrt1 在罗非 鱼、虹鳟中表达都呈现出雄性特异现象。
康吉鳗的雌鱼重可达90kg余,而雄鱼却 不超过1.5kg。
•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别性染色体类型(遗 传性别)
实用文档
性别 变化?!
遗传性别
遗传物质 性染色体
生理性别
性腺 第一性征 第二性征
实用文档
方法:激素+手术
实用文档
有趣的变性现象
蓝 条 石 斑 鱼
雀鲷鱼
黄鳝
牡蛎
实用文档
鹦嘴鱼
动物性别的可塑性
雄性占25% 雄性个体占58%
大西洋月银汉鱼 受精卵
1725℃
雄性占88%
泥鳅
25℃
雄性个体占85%
30℃
雄性个体占86%
实用文档
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
大致可以划分为3 种类型: 第1 种类型是高温下生成较多的雄性低温则
生成较多的雌性,大多数鱼类均属于此种类型 。如罗非鱼、斑马鱼 第2 种类型则与之相反,高温下为雌性,低 温为雄性。如海鲈鱼、大马哈 第3 种类型是高低温均诱导出单性雄性种群 ,中间温度发育为性比1 ∶1 的种群。如泥 鳅、牙鲆
实用文档
提高养殖产量
牙鲆的养殖,2 龄的雌鱼比雄鱼大16%,3 龄时大24%,4龄时大50%。真鲷、鲈鱼、 虹鳟、大马哈鱼和对虾等,其雌性个体都 比雄性的同龄个体大。
罗非鱼、黄颡鱼、牛蛙等,其雄性个体都 比雌性的同龄个体大。
实用文档
控制过度繁殖
大多数鱼类到了产卵繁殖期,生长停滞, 而将大部分能量消耗。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胚胎学的研究证明: 早期的胚胎在性别上无雌 雄之分,其性腺是中性生 殖腺。中性生殖腺来源于 生殖嵴,生殖嵴继续发育 形成皮层和髓层两个区, 之后中性生殖腺是向雄性 还是向雌性分化,取决于 髓层还是皮层的优先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