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病防治知识的讲座

慢性病防治知识的讲座

血脂增高:与食物摄入过多、吸烟、肥胖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有关。 血脂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和严重肝病等。
血脂正常与异常
血脂成分(mmol/L) 总胆固醇 (TC)
正常值
控制情况

一般

5.2 ﹤4.5 ≧4.5
≧6.0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1.04 ﹥1.1 1.1-0.9 ﹤0.9
甘油三脂 (TG)
5.8%
无其他危险因素
1个危险因素
2个危险因素
≥3个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等 (超过36% 高血压病人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措施及效果
内容
目标
收缩压下降范围
减少钠盐摄入 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 g
2~8 mmHg
规律运动
强度:中等量;每周3~5次;每次持30min
成年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
1. 年龄≥40岁 2.有糖调节受损史 3.超重(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 (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4. 静坐生活方式 5. 糖尿病家族史 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治血压过低。
联合治疗 药物联合=疗效联合
1+1>2, 0.5+0.5+0.5=2
联合
长效制剂 一天一次,平稳 降压,控制晨峰 血压,减轻症状
个体化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耐受性、个人意愿、
长期承受能力。
常见慢性病预防—糖尿病
定义: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糖代谢紊乱的危害 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 乳酸性酸中毒
4
健康的重要性
有人曾打过这么一个形象的比方,用1代表我们的健康,后面 的0代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权利、地位、金钱、房子、车子…… 如果少了1个或2个0,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有一点点,但不大, 如果少了唯一的这个1呢?剩下的就只有一堆0了。
重视健康:各种针对健康的硬件和软件应运而生--体检机构、 公园步道、各种形式的运动、各种团体讲座、保健品等
周围感觉神经病变-患者失去痛觉
周围运动神经病变-手肌萎缩
糖尿病足
神经病变
血管病变
感染
已经获得充分循证医学证据的糖尿病标准防治措施
措施
适宜技术
获益
生活方式干预 血糖控制 血压控制
教育、饮食控制、运动、评价干预 依从性的工具等
教育、饮食控制、运动、药物、血 糖监测等
教育、低盐饮食、药物、监测血压 等
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 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工作、生 活压力,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10
1 健康与慢病

2 常见慢性病的预防


3 健康四大基石

4 关于健康体检
常见慢性病预防—高血压定义
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 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4~9 mmHg
合理膳食 控制体重
戒烟 限制饮酒
营养均衡
BMI(kg/m2)<24;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 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每日白酒<1两、葡萄酒<2两、啤酒<5两
8~14 mmHg
5~20 mmHg/减重 10 kg ---
2~4 mmHg
19
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小剂量起始 轻度高血压,观 察药物反应,防
诊断标准
1.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或
2.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7.0mmol/l 或
3. OGTT试验中,2h血浆葡萄糖(2hPG) ≧11.1mmol/l
注:需再测一次,予以证实,诊断才能成立。
FPG mmol/l
7.0
6.1
糖尿病诊断标准示意图
IFG
IFG+IGT
5
健康影响因素
慢病主要病因
60%
22 %
10% 8%
个人生活方式
饮食、运动、吸烟等
社会因素
制度、阶层、人口、经 济、文化、心理、卫生 保健服务等
其他因素
遗传 占15 % 环境 占 7 %
医疗条件 不良生活方式是健康的第一杀手!
何谓慢性病
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因为身体结构及功 能改变,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及特殊康 复训练的疾病。包括:
大部分病人没有症状不能早期发现,一些是在体检中发现,所以称“无声 的杀手”。高血压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 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常见慢性病预防—高血压危险因素
(1)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2)超重或肥胖,和(或)腹型肥胖:
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58%
HbA1c每降低1%,微血管病变风险下降30%
血压每下降10mmHg,大血管、微血管病变 及死亡风险下降35%
血脂控制
低脂饮食、他汀类降脂药
心血管事件相关死亡风险下降25%-55%,死 亡风险梗导致的死亡风险下降28%,心血管疾病 导致的死亡下降18%
1.7 ﹤1.5 ﹤2.2
≧2.2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3.12 ﹤2.6 2.6-4.0 ﹥4.0
血脂异常的危害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胆结石
脂肪肝
冠心病
男性 ED
脑中风
糖尿病
老年痴 呆
①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 ②肿瘤; ③代谢性异常,如糖尿病、血脂异常; ④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精神异常,如老年性痴呆、精神疾病; ⑤遗传性疾病,如 21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或唐氏综合症); ⑥COPD,如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 ; ⑦职业病,如矽肺、化学中毒等。
慢性病危害
在中国,慢上病死亡占总死亡的85%以上;70%医疗费花 在慢性病;健康寿命短。
脏器没有病是健康的前提,如果心理不健康,没有好的社会 适应能力,还不能算一个健康的人。健康的核心是生理—心理— 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事实上,真正健康的人占15%,真正疾病的 人15%,70%处于亚健康阶段。
亚健康就是处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说你生病了吧各项 检查都正常,说你没病吧,又这那不舒服,医生常当做神经官能 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是一个可逆的状态,如能及时识别、 干预,就恢复了健康。如不引起重视,就可能发展成疾病。
糖尿病患病率为9.7%。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 患病率为9.9%。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 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 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9
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现状
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为28.1%,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2.9%,非吸烟者中暴 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 成人的人均年酒精摄入量为3升,饮酒者中有害饮酒 率为9.3%,其中男性为11.1%。成人经常锻炼率为 18.7%。
一个人肥胖可以用体质指数来衡量,体质指数(BMI)=体重(75公斤)/ 身高(1.75²米²)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在18.5-23.9较为合适。
超重:28 kg/m2>BMI ≥ 24 kg/m2 ;肥胖:BMI ≥ 28 kg/m2 腰围:男≥90cm(2.7尺),女≥85cm(2.6尺)为腹型肥胖 (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40% 28% 3.5%) (4)长期膳食高盐; (5)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 (6)年龄≥55岁。
北京人:
各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期望寿命
人均期望寿命近82岁,
男性80.2,健康期望寿命61年
女性84.5,健康期望寿命62.0
也就是有20年是非健康状态,
期望寿命 期望健康寿命
2015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报告
慢性病流行现状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
正常血糖稳态
IGT
DM
7.8
11.1 2HPG mmol/l
常见慢性病预防—糖尿病
1型糖尿病,占5-10%,(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体内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或缺失,需依赖 胰岛素的终身治疗。 2型糖尿病,占90% ,(成人型糖尿病) 多在40岁之后发病。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素抵抗。口服降 糖药,甚至饮食管理加运动即可控制血糖。 妊娠性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5
常见慢性病分型预防—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简称为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 是一终身性疾病,无药物可以彻底治愈。 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 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 失。(一带而过/不做解释)
高血压临床症状
1. 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 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12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简单了解)
分类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血压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