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章末测试题(一)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严禁超载,严禁超速,严禁疲劳驾驶”是预防车祸的有效办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B.汽车超载会减小汽车的刹车距离C.疲劳驾驶会缩短司机的反应时间D.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2.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B.牛顿 C.亚里士多德D.法拉第3. 一天,下着倾盆大雨。
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
列车进站过程( )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如图1中的4.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4所示,则( )A.t3时刻火箭距地面最远B.t2~t3的时间内,火箭在向下降落C.t1~t2的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D.0~t3的时间内,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5.以下几种情况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C.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D.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改变6.放在水平面上的一物体质量为45 kg,现用90 N的水平推力推该物体,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1.8 m/s2。
当物体运动后,撤掉水平推力,此时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1.8 m/s2B.0.2 m/s2C.2 m/s2D.2.8 m/s27.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8.如图2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一端靠着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
现对物体作用一水平恒力,在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图2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9.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 N。
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3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10.如图所示,A、B、C、D四个人做杂技表演,B站在A的肩上,双手拉着C和D,A撑开双手水平支持着C和D。
若四个人的质量均为m,他们的臂长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A手掌与C、D身体间的摩擦。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4mgB.B受到A的支持力为3mgC.B受到C的拉力约为332mg D.C 受到A的推力约为332mg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6分)11.(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数器打上的点计算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12.(6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块A、B,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
当用力F沿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向上拉使两物块共同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三、计算题(共2小题,共24分)13.(10分)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甲所示。
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
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象如图乙所示。
电梯总质量m=2.0×103kg。
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
图314. (14分)如图所示,质量m=1kg 的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 作用下,从A 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前进0.45m 抵达B点时撤去外力,此后小木块又前进0.15m 到达C 点速度恰为零。
已知木块与斜面动摩擦因数63=μ,斜面倾角θ=300。
求: ①木块向上经过B 点时速度;②木块在AB 段所受的外力;③从出发到回到A 点经历的时间。
参考答案1. 答案:D 解析:要想使超速的汽车停下来,在相同路面和相同刹车的情况下,所需时间更长,刹车距离也更长,因此,超速是发生车祸的最大隐患,注意,超速汽车并不是增大了汽车的惯性,质量才是惯性的唯一量度,A 、B 错误,D 正确;疲劳驾驶会增加司机的反应时间,从而延长了刹车时间及刹车距离,C 错误。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史,难度较小。
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 选项正确。
3. 答案:3.选C 。
4. 选A 。
解析:由题中速度图象可知,在0~t 3内速度始终大于零,表明这段时间内火箭一直在上升,t 3时刻速度为零,停止上升,高度达到最高,离地面最远,A 正确、B 错误。
t 1~t 2的时间内,火箭在加速上升,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火箭应处于超重状态,而在t 2~t 3时间由火箭在减速上升,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火箭处于失重状态,故C 、D 错误。
5.答案:D 解析: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说明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 答案:B 解析: 有90 N 的水平推力时F -F f =ma 1,得到F f =9 N ,撤掉水平推力后,物体所受合力等于摩擦力,因此F f =ma 2,得到加速度的大小为a 2=0.2 m/s 2。
7. 答案C解析 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顾客始终处于平衡状态,顾客与电梯间的摩擦力等于零,顾客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A 、B 项错误.在慢慢加速的过程中,将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在水平方向,顾客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f =ma x ,在竖直方向,y N ma mg F =-,电梯对顾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右上方,由牛顿第三定律,它的反作用力即人对电梯的作用方向指向向左下,选项C 正确,D 错误.8.答案:D 解析: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推力F 、弹簧向右的弹力kx ,起初合力方向向左、大小为F 合=F -kx ,随着x 的增大,合力越来越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越来越小,因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故速度越来越大;当弹簧的弹力kx 增大到与F 相等时,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由于惯性,物体继续向左运动,弹簧向右的弹力大于F ,合力方向向右、大小F 合=kx -F ,随着x 的增大,合力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大,因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故速度越来越小。
故选D 。
9. 答案:AD 解:由图可知,t 0至t 1时间段弹簧秤的示数小于G ,故合力为G-F=50N ,物体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减速; t 1至t 2时间段弹力等于重力,故合力为零,物体可能为匀速也可能静止;而t 2至t 3时间段内合力向上,故物体加速度向上,电梯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减速;AD 均符合题意;故选AD 。
10.D 析:对四个人组成的整体为对象,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而平衡,故A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4mg ,即A 对;以BCD 为整体,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A 的支持力而平衡,故B受到A 的支持力为3mg ,即B 对;因四人的臂长相等,则CB=2CA ,故θ=∠CBA≈300,再以C 为对象,由平衡条件知mg F =θcos ,N F =θsin ,整理可得F=332mg ,N=33mg ,即C 对D 错。
11.(1) M 》m (2)ACD解析:(1)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实验中,要用到盘和砝码的重力近似等于小车的拉力必须满足M 》m ,因为:对小车:T=Ma ;对盘和砝码:mg-T=ma ,两式联立解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M 》m ;(2)平衡摩擦力时小车不应将细绳套上,但需要将纸带系上,A 错误;平衡摩擦力之后,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与小车所受摩擦力平衡,即mgsin θ=µmgcos θ,因此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会发生改变,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B 正确;实验操作步骤应该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C 错误;小车的加速度是通过小车后面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得到的,D 错误。
答案:ACD 12. )(211m m k Fm +。
析:对整体有a m m g m m F )(sin )(2121+=+-θ,对A 有a m g m kx 11sin =-θ,解得)(211m m k Fm x +=。
13. 答案:2.2×104 N 1.8×104 N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ma由题中a -t 图象可知,F 1和F 2对应的加速度分别是a 1=1.0 m/s 2,a 2=-1.0 m/s 2,则F 1=m(g +a 1)=2.2×104 NF 2=m(g +a 2)=1.8×104 N14. 解:①小滑块减速上升时,由2cos sin ma mg mg =+θμθ知a 2=7.5m/s 2,由运动学公式2222x a V =得V=1.5m/s ,即木块向上经过B 点时速度为1.5m/s 。
②滑块加速上升时,由1cos sin ma mg mg F =--θμθ和1122x a V=得a 1=2.5m/s 2,F=10N 。
③滑块加速上升段s t a V6.011==,减速上升段s t a V2.022==,换向回滑时,依牛顿第二定律3cos sin ma mg mg =-θμθ知a 3=2.5m/s 2,下滑时由位移关系式2332121t a x x =+得s t 69.03523≈=,故物从出发到回到A 点经历的时间:t=t 1+t 2+t 3=1.49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