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院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七篇

法院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七篇

法院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七篇【一】自xxxx年从事院党支部工作以来,她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在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她也先后被评为全市法院系统综合工作先进个人,被xxxx区委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连续四年全院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群众的广泛好评。

工作思路清晰勤于学习不断自我提升每天一早到立案庭翻阅资料,处理紧急事务,这是xxxx到单位的第一件事。

“法院的入口在立案庭,出口也在立案庭”立案庭是全院的窗口,她一直致力于带领立案庭工作人员做好窗口服务工作,为群众作好各项服务工作。

在xxxx的办公室桌前,分类放着几摞文件资料,有立案庭的文件资料、党建文件资料、法律书籍等。

由于身兼多职,需要她亲自处理的事情很多,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去年,xxxx被任命为院党支部副书记。

为了迅速完成从支委委员到党支部副书记的角色转变,她为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系统学习了党的发展史、党的理论知识,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业务素质也得到很大提高。

院里的党员出现断层,然后她又立即把发展新党员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爱学习,不仅坚持学习立案庭的业务以提升自己能力,还坚持学习党务工作。

”在xxxx法院副院长熊绍清眼里,xxxx 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思想政治素质高的党员。

“她工作量很大,但工作思路清晰,工作完成的很出色,业绩突出,在全院的年度考核中,也连续几年都是优秀。

”熊绍清说,xxxx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院里的年轻干警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并客观评价她是一位工作认真负责、踏实、勤奋、实在的党务工作者和法官。

求真务实工作具有开拓创新精神面对繁杂的党务工作,xxxx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以审判保发展”的工作思路,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广大党员干警服务,热情为党员干警排忧解难。

平时,她注重与院各党小组、党员干部沟通、谈心,及时掌握党员队伍情况,为法院党支部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出了许多务实有效的意见建议,为xxxx法院党支部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组织开展评选“党员示范岗”活动,进一步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注重党建文化建设,塑造浓厚的法院文化氛围,干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党员之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党员干警解决实际困难,为党员干警送去关心和温暖;不断完善“党员爱心基金”的管理操作办法,使“党员爱心基金”更好的传递法官党员的爱心,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让党支部成为温暖的“党员之家”“党支部是一个家,有事大家帮”这是xxxx最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每当同事遇到困难时,总会看见她忙碌的身影。

当得知部门同事将参加司法考试,她会主动分担工作,时常利用午休及周末时间加班协调案件、撰写材料;当得知退休党员生病住院,她总是及时关心慰问……如此事例举不胜举。

在党员干部的眼里,她就是个热心肠的人。

她充分发挥党支部作为联系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党支部大家庭的温暖带给每位干警及家属。

“她是一个乐观开朗、性格细腻的人,是一位为人谦和、热心助人的好同事,更是一位敬业、勤奋,充满工作激情的法官。

”这是xxxx法院政治处主任聂元春对xxxx作出的客观评价。

率先垂范为民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身患白血病的钟某是一位职业病患者,在信访办寻求医药费解决途径时,与在信访办挂职锻炼的xxxx结缘。

通过多次的诉前调解,xxxx帮助钟某及时拿到了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的部分医疗费用,而这笔钱是钟某急需的医疗费。

从此,钟某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都会打电话来咨询,xxxx 也会不时的打电话关心远在外省治病的钟某,询问他治疗、恢复的情况。

在得知其女儿将为钟某进行骨髓移植时,xxxx带着水果和补品前去看望。

今年春节,xxxx还和支委委员一起前往钟某家中,为其送去慰问金,鼓励钟某一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xxxx心中这是作为一名党员法官应该做的事儿。

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中,xxxx还深入帮扶的乡村调研,确定结对帮扶对象。

今年“七一”前夕,她和法院党员干部冒着酷暑为定点帮扶的两村阵地建设提供资金和物质帮助,为贫困村民送去了慰问物资。

作为xxxx法院党员法律服务志愿者的一员,xxxx还经常和志愿者一起,走出法院,到乡镇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梦”以及法律知识的宣传,为辖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身兼院党支部副书记、立案庭庭长的xxxx,还是该院的一名纪检监察干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xxxx政治立场坚定,党性原则强,勤政廉洁,办事公道正派,树立了党员干部的优秀形象。

不仅如此,她以自己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成绩,在全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受到院里党员干警的普遍赞誉。

【二】1996年7月,我刚走出大学校门就被分配到拥军法庭工作。

初到法庭我竟有些不以为然:三间办公室、两张审判台、几排折叠椅,小小法庭能有多大作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与当事人长期的接触,我日益感觉到肩上担子的分量--这份工作不容易!我及时收起浮躁之心,端正态度,立志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而这一干就是二十个年头。

时光荏苒,不经意间,我也从老同志口中的“小徐子”变成了同龄人嘴里的“老徐”。

虽然长期身在法庭,但是同事们却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关爱,特别是每当我看到尚有些陌生却对我充满真诚的张张笑脸,更是倍感温暖。

情感互动,春风化雨解民忧“鸡毛蒜皮没小事”,这是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庭最恰当的写照。

民事纠纷处理得当,可使矛盾化解、关系融洽,达到和谐;如果处理不当,则容易使矛盾激化。

因此,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法律效果我还尽量顾念社会效果。

曾经有一起案件的标的额只有700余元,虽然双方当事人都已经七十高龄了,却各不相让,原告赵某甚至扬言告到中央也要让被告李某把钱一个不少的给吐出来。

我经过了解知道,这两个人曾经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发小,一起招工、学徒、转正、退休,因为太熟了,说话反倒不注意,临老了在教育下一代上有了不悦,但却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又加上一点小的经济纠纷,让平时积聚的不满一触即发,互不相让。

从几次接触中,我一直留意原告总是说让法庭做做工作,不想关系搞的太僵,即使主持调解他也要被告先说,只要有个数就行。

他起诉还不想搞僵,是情势所逼,骑虎难下?我抓好时机来个顺水推舟--那时是冬天,天可真冷,还下着小清雪,我给赵某打电话说李某想调解,约定了时间后有意无意的加了一句“李大爷说你老腿脚不好,雪天风大的,让你别着急,晚点来没事,他能等,你别再滑倒了有个闪失的可要了他的老命了”,又如法炮制对李某说了一遍,几天过去了,两边都没动静了。

后来两个人一块来找我撤诉,赵某说“孩子,你别跟我们一样,人老了事就多了,给国家添麻烦了”。

事情解决了,两个人重归于好了,这件事更让我认识到了耐心细致的重要性。

法官作为一个纽带,还要起到引导当事人双方相互沟通的作用。

协调双方心平气和地化解纷争,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各方当事人换位思考,本着互谅、互让的态度,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使其思维跳出只看到自己利益的小圈子,才真正有利于彼此理解并达到和解的目的。

我坚信“换位思考”百利而无一害,每当遇到特别爱钻牛角尖的当事人,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总是使得我更加冷静。

“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我的主审法官是什么样”是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不能为当事人拿主意,我却能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从法理、案情、亲情等各个方面做工作,帮助当事人理清思路、细致分析,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贴心服务,捧出真情连民心在法院工作二十多年了,我常常以为自己已经能够非常冷静地作为一个旁观者或中立者来面对所承办的案件,但是我错了,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案件会让我在法理和情理之间难以取舍、无法抉择。

有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原告在十几岁时就在本市的几大医院经历了五次大手术,经过六年的病痛折磨已经奄奄一息,最后被确诊为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这种疾病目前在世界医学界也无相关的界定,没有理论能确定它是原发的还是继发的,相关机构所定的鉴定结论也是模棱两可。

看着那厚厚的病历我感同身受,第一次开完庭后原告申请了先予执行,在庭长、主管院长及作为被告的医疗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我很快将该笔款项交付到原告父亲的手中。

看着他万分感激的神情,我却低下了头,因为根据现有的证据,我也只能为他做这么多了。

宣判时我的声音哽咽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个饱受煎熬的老人,为了给孩子治病他已经变卖了全部家产,而这个判决结果破灭了他仅存的一线希望。

但是这位老人却给了我充分的理解和信任,他说,“小徐,从你的所作所为我看的出来你也是个性情中人,你们办案有尺度和依据,我不怨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常说“我本善良”,但是老人的话语却更让我感动,这起案件也成了我心底深处隐隐的痛。

我虽心痛但我却不后悔,因为这是我的职责所在、这也是法律的尊严所在。

公正裁判,问心无愧顺民意百姓打官司,一生可能就一次,但这一次就可能影响一生。

因此每一起案件,我们都要依法办案,都要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作为法院人,在群众有困难时我们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贴心人。

有一位当事人,提起了两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之诉,恰巧都由我承办。

一起因为证据充分、对方配合而以调解结案。

另一起却因证据不足导致他的诉讼请求只得到了部分支持,除自负了大半的诉讼费外还自担了将近一半的损失。

事毕之后,他转身离去,什么也没说。

大概过了一个多月吧,我接到了他的电话,他说“这一个多月,我拿着你的判决书走了几家律师事务所进行咨询,大多数律师一听你是主审法官都让我放宽心,说你绝不是瞎整的人,当然也都对判决结果给予了高度肯定,现在我心里平衡了,我也不会说什么,你就当多交了我这么一个朋友吧”。

此后,他三两个月一个电话,基本大同小异“我没什么事,就是问问,你在庭里闲着我就去看看,不过我看你闲着的可能性也不大,算了,挂了吧”。

但是,他为儿女筹备婚事我知道,他老伴得了癌症我知道,他陪老伴去上海、天津看病我知道,他老伴去世了我也知道,他平平淡淡地说,我安安静静地听,仅此而已,无他。

法庭是基层法院的最前沿,条件相对艰苦,各样的人、事充斥着每天的工作和生活。

也有很多知心朋友跟我说,在法庭干了十几年了还没干够呀!我却总笑着说:“是呀,真没干够,一天从早忙到晚,虽然很累,但是我觉得很充实。

既然我是法庭荣誉的建设者,那么我就有责任成为法庭成长的守护者”。

每个人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个体,都在做自己份内的事情。

恪守公正、廉洁执法的信念,保持年轻、热情的心态,执着立足本职工作、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虽然不是我唯一想做的,但却是现在我确确实实在做的!我愿在平凡的工作中,继续保持自己良好心态,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法律工作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