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调查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调查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调查调查人:高维蔚卫帅弟郑玉芬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全世界的惊叹。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更多地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追求本土文化。

文化,作为现代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国家发展的风向标,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败。

作为深切关注中国发展的税务系本科生,本着对中国农村发展现状的深切关注,我们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

希望我们有限的数据和经济知识能为大家全新地呈示并且展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

二、基本情况1.调查目的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2.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此次调查对象为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

为了更好的细分目标群体,我们将其又分为农村学生,乡镇学生和城市学生。

再对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分为来自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三个档次。

3.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75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377份,有效回收率50.3%。

有效回收问卷中来自农村的有141份,乡镇的有108份,城市的有128份。

来自农村的141份中有50份属于东北地区,77份属于中西部地区,15份属于沿海地区。

4.调查时间问卷发放时间:2012年1月13号至2012年2月26号。

三、调查内容统计及分析在我们统计的141份来自农村的有效问卷中,我们详细地统计了以下问题的数据我们将问题分为基本生活娱乐文化服务和求知型文化服务两大类。

首先我们分析基本生活娱乐文化服务:1.居住地是否有广播。

沿海地区能受到广播的比例最大为92.86%;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为72.37%和76%。

2.居住地是否有有线电视。

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有线电视覆盖率均为100%;中西部地区有线电视覆盖率只有90.78%。

3.居住地是否有数字电影。

沿海地区的农村数字电影覆盖情况为三个地区中最高的地区,达28.57%。

其次为东北地区,为18%。

最后为中西部地区,为,14.47%4.居住地是否有乡镇综合文化站。

在我们分的三大地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覆盖情况不相上下,东北地区的覆盖率偏高,为48%,其次是中西部地区,为43.42%,最后为沿海地区为42.86%.5,居住地是否免费放映电影。

.中西部地区免费放映电影高达42.11%,东北地区为30%,沿海地区紧随其后,为28.57%。

6.居住地是否开展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农村业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培训工作。

三大地区在业余培训工作上难分上下,东北地区稍高,为32%、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分别为31.58%和28.57%从上图比较可以看出,无线广播和有线电视的覆盖率普遍较高,均在70%以上。

且沿海地区处于较为领先的状态。

数字电影作为较为发达娱乐文化设施的覆盖率仍然较低。

只有沿海地区达到28.57%,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均未达到20%。

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放映电影和业余队伍免费培训工作的覆盖率则均在平均水平以下,其中稍高的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覆盖率,三大地区都达到40%以上,东北地区分别以约4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分别领先于中西部和沿海地区。

而在“免费放映电影”的这项调查中,中西部地区的覆盖率高达42.11%,而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均只在30%左右。

调查认为东北地区由于天气寒冷等气候原因给放映电影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并且有线电视的覆盖率较高以至人们对其需求较低,从而免费放映电影的覆盖率较低。

而沿海地区由于无线广播,有线电视和数字电影的覆盖率较为领先,所以人们对免费放映电影的需求并不高。

至于业余队伍的培训工作,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达到30%,而沿海地区为28.11%,稍低于前两大地区。

以上为三大地区基本生活娱乐文化服务的基本情况。

下面我们继续统计了三大地区求知型文化服务的基本情况。

1.居住地是否有图书馆?三大地区的图书馆的覆盖率均在25%以下,中西部地区达到最高水平25%,东北地区仅达14%,沿海地区为14.29%;2.居住地是否有科技馆?沿海地区科技馆覆盖率在调查中最高,达21.43%,东北地区为12%,中西部地区仅达5.26%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

3.是否有工人文化宫?沿海地区的工人文化宫的覆盖率仍然是三大地区中的最高水平,为24%,中西部地区紧随其后,为17.11%,东北地区为14.29%;4.居住地是否有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不相上下,分别为36%和35.71%;中西部地区明显偏低,只有11.74%。

5.居住地是否有公共博物馆、纪念馆?沿海地区仍然高居三大地区之首,为35.71%,而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16%和11.74%。

6.居住地是否开设民间艺术培训班?此项中,中西部地区为三大地区中最高,为27.63%,而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分别为16%和14.29%。

从图中不难看出,三大地区在求知型文化服务方面的公共设施提供水平均不高,其中,覆盖率较高的为“青少年宫及妇女儿童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其中东北地区最高达36%,沿海地区和东北地区难分上下,均达到35%以上,其次为“公共文化宫和纪念馆的建设”方面,沿海地区仍然达到35%以上,而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则逊色不少,只有16%和11.74%。

除此之外,其余求知型文化建设方面的公共设施建设均未超过30%。

沿海地区在“工人文化宫”、“科技馆”和“公共文化宫、纪念馆”的建设方面领先于其他两大地区,但是在“图书馆”和“民间艺术培训班”的建设方面则明显落后于中西部地区。

与之相反,中西部地区在“图书馆”和“民间艺术培训班”两个项目的建设方面比较高,位居三大地区之首,而在“科技馆”“青少年宫及妇女儿童文化中心”“公共文化宫、纪念馆”的建设方面较差。

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在“青少年宫及妇女儿童文化中心”方面的建设较好,其他项目则处于中等水平。

我们将三大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百分比取平均数,得到以下数据。

基本生活娱乐文化服务:沿海地区:53.6%,东北地区49.1%,中西部地区:50.7%;求知型文化服务:沿海地区:24%,东北地区20%,中西部地区18%。

四、总结我们知道,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在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农民素质,稳定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巩固执政之基,提升国家“软实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知识是一个国家走向发达,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坚力量。

正是因为文化具有这样的正的外部效用(文化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政府有义务做好公共文化建设工作。

我们来看下面的效用图:曲线代表效用,预算线即政府的年度预算。

X2X’2我们首先分析沿海地区。

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以解决人民温饱为首要目标,所以在文化的投入方面显然会比较少,设此时两方面的消费量为(X1,X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已然成为沿海地区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所以,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弱偏好预算集向右增大,效用也随之增大。

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位居三大地区之首,财政预算自然也是三大地区中最多的,所以我们认为沿海地区是三大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之首是理所当然的。

与此同时,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沿海地区人民的平均物质生活水平较好,对于文化的需求较高,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沿海地区人民对文化的需求弹性大于1,所以如上图所示,X1’大于X1 。

可是,通过比较上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沿海地区在“业余队伍培训”和”民间艺术培训”的供给相对于其他两个地区比较少,甚至很多农村地区根本没有。

但如下图所示:这两项文化服务提供的社会边际收益SMR(social marginal revenue)高于私人边际收益PMR(private marginal revenue)。

所以,沿海地区较之其他两大地区,应该在“业余队伍培训”和“民间艺术培训”两方面进行加强。

PMCP1P2SMRPMRQ1Q2Q 我们继续分析一下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通过数据观察发现,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基本生活娱乐文化服务和求知型文化服务的在公共设施建设上不相上下。

所以我们将其放在一起分析。

我们一起看下面这幅效用图,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仍假设政府当时的最佳消费束为(X1,X2),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预算线,随着经济发展自然也向右移动。

但是如同大家所知,即使在现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存在人民温饱还未解决的地区。

所以,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会形成如同沿海地区一样(现在的最佳消费束为(X1’,X2’)),X1’>X1 的情况,还是如下图所示X1’<X1的情况呢?我们分析,如果只靠各地区自己的财政收入来提供文化建设,那么对于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经济较为落后,物质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比较大,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几乎没什么需求,当政府发现这种状况时就会减少公共文化方面的投入,投农民所好进行物质方面的投入。

由此X1’<X1的情况有可能存在。

其他消费X2’X2X1’X1文化消费那么政府的这种做法是否明智呢?我们认为,文化供给的减少会导致一个地区居民素质的降低,从而影响此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会进一步影响文化需求。

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利于此地区的经济进步。

所以,我们认为政府此时应该主动地进行引导教育,在加强贫困地区基本生活补贴力度的同时,加强对文化设施的建设来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

最后,我们还可以发现,三个地区的“有线电视”和“无线广播”的覆盖率均较高,我们就不予置评了。

至于“数字电影”,其在农村需求尚小,并且政府提供此公共产品,可能挤出私人部--门的有效供给,反而带来无谓损失。

(因为人们对数字电影的需求弹性E D较大,根据P=MC/(1-1/E D),当需求弹性E D无穷大时,P=MC,所以此产品在市场能够得到有效供给。

)由此认为政府增加公共文化支出时,要有选择性的增加支出。

至于我们调查的余下的文化支出项目,大家可以发现,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市场失灵,所以政府应予以提供。

但是,这些文化支出项目的覆盖率普遍偏低,其最高覆盖率也不过50%,大多数在20%~30%间徘徊。

所以我国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重视程度,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的财政倾斜政策,加速改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