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的主旨习题含鉴赏教学提纲

古诗的主旨习题含鉴赏教学提纲

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⑴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⑵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参考答案】五言绝句思乡之情;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

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

【注】①西京:此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②牙璋:玉制的兵符;③凤阙:汉代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称凤阙。

④龙城:又称龙庭,匈奴的名城,此借指敌人的重要都城。

⑤百夫长:率领一百名兵卒的下级军官。

1.这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军行》【参考答案】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来写的。

表现了出征战士冒雪与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激励声中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表达了诗人宁愿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西川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清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解:顾炎武,著名学者诗人,反对官宦权贵,清兵南下时,他参加反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朝廷的招纳,流亡中国北方,自称“逐客”。

)1“肝胆”、“阅”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A+C(1)“肝胆“是诗人对故国的忠诚;”阅“的是见证。

(2)写出诗人赤胆忠心,诗人自觉江山见证他的斑白双鬓。

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以及他对故国的忠诚之情。

2人说,顾炎武诗有杜甫之风格,请分析。

(4分)B+A+C我认为两人风格都有沉郁顿挫的特点;顾诗前四句写出秋日来临,诗人内心因愁苦而两鬓斑白的景象。

这与杜诗《登高》中万里悲秋的风格都呈现出沉郁顿挫的基本底色。

这首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一幅由n.n.n.n.等构成的adj.景象陈伯玑金陵(清)王士禛东风着意吹杨柳,绿到芜城①第几桥?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潇潇。

【注释】①芜城:在金陵附近,作者当时在扬州为官。

作者在诗中巧妙的采用了“东风”“杨柳”等意象,请问表达了何种情怀?《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各表达了什么情感?1分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主旨:借古讽今从咏史到怀古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怀古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例题精讲【07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华清宫》【参考答案】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本诗写景有何特点?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

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描述了木芙蓉耐寒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参考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乐观者形象。

梅花引荆溪阻雪(南宋)蒋捷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候,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以“白鸥问我泊孤舟”起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引出孤舟受阻的题意。

B.“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以问句形式,直接回答了“是身留,是心留”的问题。

C.“花外楼,柳下舟”回忆和故友同游的情景,与眼前冷清凄寒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D.词中“旧游”“梦也”等词语的重叠使用,使作品表达的情感回环跌宕,读来韵味十足。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F?诗歌炼字题与图像题炼字题炼动词清风细柳,淡月梅花清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清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炼形容词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自绿江南岸炼副词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柳。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炼数量词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题干最传神的是什么字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某词好不好,为什么诗眼是什么答题公式点:点出这个字是那个字。

点明字的本意析:放到语境中,分析语境义。

翻译诗句。

评:传递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字具备怎样的艺术手法。

景象描摹、意境烘托、情感与内容(题目)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从“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可以看出雨后新晴的乡村景色有什么特点?2、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新晴野望》【参考答案】1、空气特别明净清新;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

也可用原文中的“原野旷”、“无氛垢”回答。

2、分别是“明”和“出”。

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图像题题干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有哪些景物构成的?作简要分析。

答题方法通过什么样的意象,营造什么样的意境,描绘什么样的画面罗列意象、用描述性的语句描写、将语言变成四字画面意境的梳理方式大:恢弘、壮阔、雄伟、悲壮、寥廓小:细腻、委婉、缠绵、秀美、清丽多:热闹、繁华、绚烂、喧闹、壮丽少:恬静、和谐、静谧、幽静、清新寂静、冷清、阴冷、衰败、凄清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习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山水名篇历来为人们称道,请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次石湖书扇韵》【参考答案】⑴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

⑵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

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滁州西涧》【参考答案】主要描绘了幽草、黄鹂、深树、春潮、雨、野渡、横舟等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景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和忧伤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习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4《题李世南画扇》【参考答案】应有的景物: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诗歌艺术手法题⑴表达方式1.记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三国·曹操《观沧海》)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唐·杜甫《登岳阳楼》)2.议论胜败兵家亊丌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夗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杜牧《题乌江亭》)两情若是丽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七夕》)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绝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3.描写(正面描写)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孙浩然《过故人庄》)视觉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囿。

(唐·王维《使至塞上》)荒凉意境迟日江山丽,昡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视觉嗅觉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侧面描写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