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90分钟10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瓮报牖,仇爽.垲也爽:舒服。
B.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字:教……写字。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方法。
D.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殆:大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累:堆积。
B.迩.年狱讼,情稍重迩:远。
C.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俾:使。
D.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了:了解,明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料得清贫..辍飧饔以劳吏者..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C.吾小人B.奸民久于狱,与胥卒为表里....D.大块假我以文章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不次.岁月,异年谱也C.甚善。
名.我固当B.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D.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6.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若甚怜焉,而.卒以祸B.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C.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D.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C.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B.早缫而绪,早织而缕D.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8.下面是对不同年龄的代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立②花甲③耄耋④始龀⑤弱冠⑥古稀⑦知命⑧不惑A.④①⑤⑦⑧②③⑥C.④⑦⑤②⑧①⑥③B.④⑦①⑧②⑤③⑥D.④⑤①⑧⑦②⑥③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对人的称谓时常先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如“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B.古代自称时则常用谦词,帝王则自称“孤”“寡人”,如“寡人之于国也”;而一般人则自称“愚”“仆”等,如“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报任安书》)。
C.古代若对他人不敬时常用贱称,如“小子”“竖子”等,如“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D.古代在称谓前加“先”表示对逝者的尊称,如“妪,先大母婢也” (《项脊轩志》);在称谓前加“从”则表示叔伯关系,如《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0.补充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使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哂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夫天地者,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3)会桃花之芳园,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4)借书满架,偃仰啸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有光《项脊轩志》)(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___________。
(归有光《项脊轩志》)二、阅读鉴赏(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1.下面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寿,长寿,活得长。
②其筑欲密.密:间距小。
B.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实,果实。
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蕃:繁衍生息。
C.①若.不过焉则不及若,如果。
②根拳.而土易拳:弯曲,卷曲。
D.①则又爱之太恩.恩:恩情。
②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指甲划破。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②已去而.复顾③他植者则.不然④若是,则.与吾业者亦有类乎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3.下列句式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摇其本以观其疏密B.故不我若也C.吾又何能为哉? D.异乎三子者之撰4.下列词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驼业.种树。
——“业”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作“把……当作职业”。
B.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译作“并没有办法使……长得高大茂盛”。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这句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
D.若甚怜焉.。
——焉: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
5.郭橐驼和其他人种树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A.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其他人“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B.郭橐驼“本舒”,“土故”;其他人“根拳而土易”。
C.郭橐驼“培平”,“筑密”,其他人培土“若不过焉则不及”。
D.郭橐驼“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他人“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婢,魏孺人①媵人。
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
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②。
一日,天寒,爇③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
魏孺人笑之。
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④动。
孺人又指余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⑤便已十年。
吁!可悲也已!(归有光《寒花葬志》)【注】①魏孺人:作者前妻。
明清时七品以下官员的妻子称“孺人”。
②裳:下身的衣服。
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与现代裙不同)。
1.用现代汉语翻译第二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写了最能激活作者主体感受信息的三个细节,活画出了人物的形态、神态、情态。
这三个细节及其所表现的人物特点(性格)分别是:①细节: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性格):__________________。
②细节: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性格):__________________。
③细节: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性格):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情发始,以情作结,几经跌宕,分外感人。
试写出三段中作者感情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四次提到自己的妻子魏孺人,联系《项脊轩志》可以看出,表面写家中小女仆寒花,实际也隐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论语·微子》)中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①。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②而食③之。
见④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⑤。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表现了子路什么思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条写出该文中孔子、子路、荷蓧丈人的思想观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曾就《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与《庄子》“濠梁鱼乐”一篇,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东鲁春风吾与点”,你能对出下联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下面是按照《兰亭集序》作序的结构模式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改写成的文字,请阅读对比优劣。
开元二十一年,某月某日春夜,我与堂弟们集于安陆桃园宴饮。
是日也,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呜呼,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诗成如珠,集篇为序如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