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一数学四种命题形式与等价命题

2019-2020年高一数学四种命题形式与等价命题

2019-2020年高一数学四种命题形式与等价命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与反证法的应用;
(二)⎪⎪⎪⎪⎩⎪⎪⎪⎪⎨⎧解和应用教学难点:反证法的理
系教学重点:四种命题关辑推理能力
题及其关系,培养逻能力训练:理解四种命其他三种命题。

关系,能由原命题推出
题的概念及其相互教学目标:理解四种命过程能力与方法 (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模式: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
写出命题“如果两个实数的和是有理数,那么这两个数都是有理数”的其他三种命题形式,并判断真假。

(假)
逆:如果两个数都是有理数,那么这两个实数的和是有理数。

(真)
否:如果两个实数的和不是有理数,那么这两个数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不是)有理数。

(真)
逆否:如果两个数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不是)有理数,那么这两个实数的和不是有理数。

(假) 逆命题与否命题也是逆否命题,且两个逆否命题必定同真同假。

一般来说:如果甲,乙两个命题,从甲命题可以推出乙命题;同时从乙命题可以推出甲命题,则这样的甲,乙两个命题成为等价命题。

问:两个逆否命题是不是一定是等价命题?两个等价的命题是不是一定是逆否命题?
二.新课导入:
对于有些命题,我们要证明他们正确,用直接证明的方法很困难。

则可以采用证明其等价命题的方法。

请同学看:P17 例3
思考一下:他是从哪个角度去证明这个命题的?
象这种证明方法,在初中也学过――反证法,但是印象不深。

回忆一下反证法的步骤是什么? (l )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证明等价命题也可以看作是反证法的一种。

例1.我们年级有367名学生,请你证明这些学生中至少有两个学生在同一天过生日.这个问题若用直接证法来解决是有困难的,我们可以运用反证法.
运用反证法证明这个问题首先是根据“至少有两个学生在同一天过生日”的反面是“任何两个学生都不在同一天过生日”,也就是反设“假设任何两个学生都不在同一天过生日”,从这个反设出发就会推出这367人就会有不同的367天过生日,这就出现了与一年只有365天(闰年366天)的矛盾.产生这个矛盾的来源是由于开始的反设,因此反设不成立,这样得出了“至少有两个学生在同一天过生日”的结论.
设计意图:
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拉近学生与反证法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证法证题的步骤:
1.反设; 2.归谬; 3.结论
【例】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
已知:如图,在⊙O中,弦 AB、CD相交于 P点,且 AB、CD不是直径.
求证:弦AB、CD不被P点平分.
【设问】用反证法证明这道题如何进行反设?怎样进行
归谬?
【引导讨论】“弦AB、CD不被P点平分”的反面是“弦
AB、CD被P点平分”,因而反设是“假设弦AB、CD被P点
平分”.
学生活动:
思考后分组讨论,互相补充.
设计意图:
在关键处设问,激励学生探究精神,提高运用反证法的能力.
教师活动:
由于P点不是圆心O,连结OP,由垂径定理的推论得OP垂直于AB,且OP垂直于CD,这样过P点有两条直线与OP都垂直,与垂线的性质矛盾.
结论是“弦AB、CD不被P点平分”成立.
这道题用反证法证明还有一个方法.
连结 AD、BD、BC、AC·
【提问】用反证法证明怎样反设?怎样归谬?
反设仍是“弦AB、CD能被P点平分”.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因为 AP=PB,CP=PD,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而圆内接平行四边形必是矩形,则其对角线AB、CD必是圆O的直径,这与假设矛盾,所以结论“弦AB、CD不被P点平分”成立·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在反证法中如何进行反设、归谬.
三、小结
反证法证题的步骤:
(1)反设;(2)归谬;(3)结论.
一般直接证明有问题时才用反证法,如题目中出现一些不确定的词,如>,<, 等
运用反证法在归谬中所导出的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的矛盾,也可以是与某个公理、定理的矛盾,也可以是证明过程中自相矛盾.
四.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