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
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使宋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
唐诗成就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
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
于五代,盛于两宋。
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
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
强烈。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
明显。
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
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
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
主角。
宋代皇帝几乎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也几乎个个是
词人。
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
当时的著名词人。
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
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
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
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
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
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论到这种继承性,这里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宋诗
与宋词都继承了唐诗这一遗产,那么,为什么宋诗的成就
远在唐诗之下,亦不及宋词呢?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
样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诗与词不同的体式是造成
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说是这一问题,我
们不妨先打一个也许不十分恰当的比喻:唐诗的创作艺术
好比是一种专利,宋诗人把这种专利拿来制作同一种东西,
尽管他们并非完全没有创造、没有革新、没有增补,但是
“唐诗宋词”一语,宋词与唐诗并
称,不唯标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
文学”之义,而且也说明,宋词是
庶几可与唐诗媲美的一大诗体。
宋
季承唐,然而如鲁迅先生所言,好
诗差不多已被唐人作完了。
所以,
到了宋代,宋人在诗歌创作方面,
要不落唐人的窠臼,确乎很难。
但
是,唐人所留下的丰富的文学遗产,
宋人也并不有白白浪费,而是将它
们更多更灵活运用在“词”这一诗
歌体式上,使词在宋代获得了空前
绝后的发展。
我们在论宋词与唐诗的关系时,往
往更多的注意于宋词与唐诗的区
别。
差别的确是主要的也是重要的,
在本书的宋词部分,笔者也主要着
眼于宋词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当然
也是与唐诗的不同之处)来展开论
述。
但在此绪论中,就像我们在论
述唐诗的艺术特性前必须先说明唐
诗对前代的继承关系一样,我们也
必须先说明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