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上的改革

历史上的改革

专题探究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改革开放、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知识概况改革的概念改革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的实质改革是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如中国戊戌变法、改革开放,美国罗斯福新政;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如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从改革的性质看,可以分为资本主义改革(中国戊戌变法、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知识梳理(按改革的时间先后顺序)1、日本明治维新时间:1868年目的:为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挽救民族危机,摆脱西方国家殖民侵略,日本进行明治维新。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2、中国戊戌变法时间:1898年目的:为挽救民族危机,变法图存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结果: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但它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进一步探索。

3、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目的:为了使赢得独立后的土耳其富强起来,凯末尔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改革使土耳其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摆脱了“西亚病夫”的帽子。

4、美国罗斯福新政目的:为帮助美国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困境,实现经济复兴特点: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它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5、中国的改革开放时间: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内容: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性质:社会主义改革作用: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中国从温饱进入总体小康;并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重要结论①一个国家和民族应该随时审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根据时代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②改革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所以成功的改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之一。

◆三套试卷原题1、有人说,深圳是一夜崛起的城市。

为深圳“一夜崛起”创造了政治环境的重大事件是A.文化大革命结束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2、面对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有的国家省视自身不足,锐意改革,最终摆脱被压迫的命运;有的国家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最终落得被动挨打。

这两种结局的代表国家是A.日本、海地 B.中国、印度 C.日本、中国3、世纪开始不到l 0年的时间内,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发生了两次经济危机,所以有西方评论家认为“资本主义病了,不是偶感风寒,而是制度病”。

历史上曾为资本主义“偶感风寒”开过一剂良方的是A.罗斯福 B.林肯 C.华盛顿4、某博物馆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展,以下描述不应该出现在展区的是A.十一属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浦东巨变”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促进中国解决了l 0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C.每天茶余饭后,人们聚集在一起收听广播,了解国家大事是最大的乐趣5、在工业文明席卷全球的过程中,将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带来的冲击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及其历史活动是A.海地独立战争 B.日本明治维新 C.中国洋务运动邓小平6、某历史与社会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人物作为一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该组的学习主题应该是凯末尔 罗斯福 邓小平 A .追求民族独立解放 B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C .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相关练习1、l9世纪60年代发生的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在工业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正确的是( )。

A .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 .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 .都使本国迅速强大起来2、2008年以来,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2009年4月,20国集团领导人召开伦敦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

在应对这场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 )。

A .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B .罗斯福实施的新政C .杜鲁门推行的冷战政策3、如果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中国的1 OO 位杰出人物的评选活动,推荐图片中的人物参选“特别贡献奖”,最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是( )。

A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B .新中国的缔造者C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邓小平4、2008年,全球各大股票市场股票价格大幅下挫,世界正面临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为应对危机,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全面加强政府干预,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历史上,首次进行大胆试验.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是( )。

A.美国罗斯福新政B.土耳其凯末尔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5、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例证如①结束文化大革命动乱②加人世界贸易组织③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④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6、改革能够革除社会弊端,调整生产关系,甚至促进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

下列改革中改变了社会制度的是()A、中国戊戌变法B、日本明治维新C、美国罗斯福新政7、“l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其中属于“制度层面”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分)进入20世纪,面对工业文明的浪潮,在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土,各国呈现出多种选择。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国家不同的新方法,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追上别的国家。

材料二通过凯末尔领导的革命和改革,“西亚病夫”土耳其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材料三从孙中山到毛泽东,中国人民经过不断探索,终于开辟了民族复兴的新道路,使我国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1)读材料一,列宁说的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指的是什么?(1分)通过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2)在开辟土耳其发展新道路方面,凯末尔先后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凯末尔革命使土耳其赢得独立,凯末尔的世俗化改革使土耳其迎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3)读材料三,说说中国进入“崭新历史时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分。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A.选择走向现代文明之路,要符合本国的国情,不能盲目模仿(√)B.领导人结合国情大胆创新,是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的—个重要条件(√)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分)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9年新年过后,金融危机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在4月初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伦敦峰会上.各国充分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并达成了广泛共识,以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1)20世纪30年代。

美国曾经成功地应对了一次经济危机的挑战。

这一成功的“应对”是指什么事件?(1分)罗斯福新政(2)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与挑战。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3分)A:明治维新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C:改革开放(3)从以上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应对危机和挑战所采取的措施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1分)A、解决危机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

B、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人民利益的改革才可能获得成功。

10、阅读材料思考(1)根据所学知识,填充表格中的空缺内容(3分)A凯末尔改革 B 罗斯福新政 C 改革开放(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土耳其和美国社会改革的相似之处在于(B )(1分)A、克服法西斯倾向B、调整生产关系C、变革社会制度(3)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调整,中国( C )(1分)A、实现了农业集体化B、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C、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4)纵观这些国家的改革,你可以得出那些重要的历史结论?(1分)A、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所以成功的改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之一。

B、一个国家和民族应该随时审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根据时代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11、一个国家和民族应该随时审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根据时代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1)19世纪中期面对国内危机,日本做出了怎样的调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2)最能代表在摆脱困境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也“不断根据时代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你如何评价?美国罗斯福新政,它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它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3)近30年的中国“根据时代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而推行的重大政策是什么?改革开放(4)中国的调整取得了巨大成就,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