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合肥中考数学试卷评析

2020合肥中考数学试卷评析

2020合肥中考数学试卷评析2018年安徽中考数学试卷考察全面,难易适中,层次分明,取材新颖,设计巧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的核心素养。

仍保持“考察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意创新”的指导思想,仍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本试卷突出基础性和探索性,有利于学生稳定发挥其数学水平。

一、考查全面,结构合理:本试卷总体感觉稳定。

如,第1题考查绝对值,第2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第3题考查幂的运算,第4题考查三视图,第5题考查因式分解,第6题考查增长率,第8题考查数据整理,第10题考查函数图象…… 第22题考查二次函数,第23题考查几何图形。

其中,“数与代数”74分,“空间与图形”60分,“统计与概率”16分,考查的知识点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考纲内容。

二、难易适度,位置稳定:本试卷难度系数保持在0.7左右,难度梯度接近7∶2∶1,有难度的试题所在的位置稳定,安排在第10、14题和第22、23题的最后一问上。

三、关注方法,体现思想:本试卷从不同角度对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了考查。

第22题考查了配方法,第13、22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第18题考查了归纳法,第6、7、10、13、16、22题体现函数与方程思想,第10题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第14题体现分类讨论思想。

四、关注热点,弘扬文化:第2、6、19、21、22题从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特别是第16题选用《孙子算经》中的问题,弘扬中华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五、注重能力,着意创新:第10、18题借助数形情境考查了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基本能力,第17题借助位似、旋转,考查了学生动手操作等基本技能,第7题考查了考纲中新增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第20题的亮点是用尺规在圆中作角的平分线,第23题虽是几何问题,但可用代数方法解决,渗透了解析几何的思想。

本试卷注重核心素养的考查,注重学以致用。

六、对今后教学的启示:教学应关注基础,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多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多下功夫;要重视几何知识的教学,理解代数与几何的联系;要渗透核心素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 .30°B .25°C .20°D .15°2.如图,半径为3的扇形AOB ,∠AOB=120°,以AB 为边作矩形ABCD 交弧AB 于点E ,F ,且点E ,F 为弧AB 的四等分点,矩形ABCD 与弧AB 形成如图所示的三个阴影区域,其面积分别为1S ,2S ,3S ,则132S S S +-为( )(π取3)A .99324B .99324C .159324D .27273243.如图,已知矩形 AO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O(0,0),A(0,3), B(4,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 O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 分别交 OC ,OB 于点 D ,E ;②分别以点 D ,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OC 内交于点 F ;③作射线 OF ,交边 BC 于点 G ,则点 G 的坐标为( )A .(4, 43 )B .( 43 ,4)C .( 53 ,4)D .(4, 53) 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k -+=有两个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4k <-B.4k ≤-C.4k <D.4k ≤5.若点A (x 1,﹣3)、B (x 2,﹣2)、C (x 3,1)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则x 1、x 2、x 3的大小关系是( )A.x 1<x 2<x 3B.x 3<x 1<x 2C.x 2<x 1<x 3D.x 3<x 2<x 16.如图是一个由6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俯视图是( )A. B. C. D.7.如图,在Rt △ABC 中,∠B=90°,AB=6,BC=8,点D 在BC 上,以AC 为对角线的所有平行四边形ADCE 中,DE 的最小值是( )A.10B.8C.6D.48.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其内角和的1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2 B.4 C.6 D.89.计算|1+3|+|3﹣2|=( )A .23﹣1B .1﹣23C .﹣1D .310.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2个白球,3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是黄球的概率为( )A.15B.25C.35D.1211.下列尺规作图中,能确定圆心的是( )①如图1,在圆上任取三个点A ,B ,C ,分别作弦AB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点O 即为圆心②如图2,在圆上任取一点B ,以B 为圆心,小于直径长为半径画弧交圆于A ,C 两点连结AB ,BC ,作∠ABC 的平分线交圆于点D ,作弦BD 的垂直平分线交BD 于点O ,点O 即为圆心③如图3,在圆上截取弦AB =CD ,连结AB ,BC ,CD ,分别作∠ABC 与∠DCB 的平分线,交点O 即为圆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②③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 ()21,,B ()33,两点,现另取一点C ()1a , ,当a = ( )时,AC+BC 的值最小( )A.2 B.53C.114D.3二、填空题13.在平面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1,0),点D的坐标为(0,2),延长CB交x轴于点A1,作正方形A1B1C1C,延长C1B1交x轴于点A2,作正方形A2B2C2C1,…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第2014个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14.某校初三(一)班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得学校旗杆的高度,他们在离旗杆6米的A处,用高为1.5米的仪器测得旗杆顶部B处的仰角为60°,如图所示,则旗杆的高度为_____米.(已知≈1.732结果精确到0.1米)15.如图,AB是⊙O的切线,B为切点,AC经过点O,与⊙O分别相交于点D、C,若∠ACB=30°,AB=5,则阴部分面积是_____.16.﹣3的绝对值是_____.17.如图放置的△OAB1,△B1A1B2,△B2A2B3,…都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A在x轴上,点O,B1,B2,B3,…都在直线1上,则点A2019的坐标是____.18.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2个红球,2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摸到白球的概率为___.三、解答题19.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F在边CD上,点E在边CB上,且CE=CF.(1)求证:AE=AF;(2)若∠D=120°,∠BAE=15°,求∠EAF的度数.20.2011年,陕西西安被教育部列为“减负”工作改革试点地区.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为此我市教育部门对部分学校的八年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把学习态度分为三个层级,A级:对学习很感兴趣;B级:对学习较感兴趣;C级:对学习不感兴趣),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①和图②的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名学生;(2)将图①补充完整;(3)求出图②中C级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4)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我市近80000名八年级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学习态度达标(达标包括A级和B级)?2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5与x轴交于A(﹣1,0),B(5,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2,CE∥x轴与抛物线相交于点E,点H是直线CE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H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与BC,CE分别相交于点F,G,试探究当点H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CHEF的面积最大,求点H的坐标;(3)若点K 为抛物线的顶点,点M (4,m )是该抛物线上的一点,在x 轴,y 轴上分别找点P ,Q ,使四边形PQKM 的周长最小,求出点P ,Q 的坐标.22.(1)计算:3020171313032602()cos sin π-︒︒⎛⎫⎛⎫-++-+- ⎪ ⎪⎝⎭⎝⎭(2)解分式方程:1233x x x +-+-=1 23.定义:若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高长为这条边长的一半,则称该三角形为这条边上的“半高”三角形,这条高称为这条边上的“半高”,如图,△ABC 是BC 边上的“半高”三角形.点P 在边AB 上,PQ ∥BC 交AC 于点Q ,PM ⊥BC 于点M ,QN ⊥BC 于点N ,连接MQ .(1)请证明△APQ 为PQ 边上的“半高”三角形.(2)请探究BM ,PM ,CN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BC 的面积等于16,求MQ 的最小值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1,-4) ,B(3,-3) ,C(1,-1).(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一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1)将△ABC 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后得到的△A 1B 1C 1;(2)将△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 2B 2C 2,并直接写出点A 旋转到点A 2所经过的路径长.25.先化简,再求值222221b a ab a b a b a 2ab b -⎛⎫-÷ ⎪---+⎝⎭,其中a=2sin45°,8【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A D B C C C D CA B 二、填空题13.402635()2⨯ 14.91553518π- 16.317.(20212,201932). 18.12. 三、解答题19.(1)见解析;(2)∠EAF =30°.【解析】【分析】(1)由菱形的性质可得=BC =CD =DA ,∠D =∠B ,可证DF =BE ,由“SAS”可证△ADF ≌△ABE ,可得AE =AF ;(2)由菱形的性质可得∠DAB =60°,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AF =∠BAE =15°,即可求∠EAF 的度数.【详解】(1)∵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BC=CD=DA,∠D=∠B,∵CE=CF∴CD﹣CF=BC﹣CE∴DF=BE,且AD=AB,∠D=∠B∴△ADF≌△ABE(SAS)∴AE=AF(2)∵四边形ABCD是菱形,∴CD∥AB∴∠DAB+∠D=180°,且∠D=120°∴∠DAB=60°∵△ADF≌△ABE∴∠DAF=∠BAE=15°∴∠EAF=∠DAB﹣∠DAF﹣∠BAE=30°.【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本题的关键.20.(1)200,(2)补图见解析;(3)54°;(4)680000人.【解析】【分析】(1)根据A级有50人,所占的比例是25%,据此即可求解;(2)求得C级所占的比例,乘以总人数即可求解,进而作出条形图;(3)利用360度,乘以C级所占的比例即可求解;(4)总人数乘以A,B两级所占的比例的和即可求解.【详解】解:(1)50÷25%=200(名);(2)C级的人数是:200×(1﹣25%﹣60%)=30(人).;(3)C级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1﹣25%﹣60%)=54°;(4)80000×(25%+60%)=68000(人).【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及相关计算.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部分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比.21.(1)y=x2﹣4x﹣5;(2)H(52,﹣354);(3)P(137,0),Q(0,﹣133)【解析】【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直接确定出抛物线解析式;(2)先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进而求出四边形CHEF的面积的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3)利用对称性找出点P,Q的位置,进而求出P,Q的坐标.【详解】(1)∵点A(﹣1,0),B(5,0)在抛物线y=ax2+bx﹣5上,∴50 25550 a ba b--=⎧⎨+-=⎩,解得14 ab=⎧⎨=-⎩,∴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4x﹣5,(2)设H(t,t2﹣4t﹣5),∵CE∥x轴,∴点E的纵坐标为﹣5,∵E在抛物线上,∴x2﹣4x﹣5=﹣5,∴x=0(舍)或x=4,∴E(4,﹣5),∴CE=4,∵B(5,0),C(0,﹣5),∴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5,∴F(t,t﹣5),∴HF=t﹣5﹣(t2﹣4t﹣5)=﹣(t﹣52)2+254,∵CE∥x轴,HF∥y轴,∴CE⊥HF,∴S四边形CHEF=12CE•HF=﹣2(t﹣52)2+252,∴H(52,﹣354);(3)如图2,∵K 为抛物线的顶点,∴K (2,﹣9),∴K 关于y 轴的对称点K'(﹣2,﹣9),∵M (4,m )在抛物线上,∴M (4,﹣5),∴点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M'(4,5),∴直线K'M'的解析式为y =71333x -, ∴P (137,0),Q (0,﹣133). 【点睛】此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对称性,解的关键是利用对称性找出点P ,Q 的位置.22.(1)8;(2)x =0【解析】【分析】(1)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②求出整式方程的解;③检验;④得出结论.【详解】(1)原式3181322=-+++⨯ 833=+80+==8;(2)去分母,得(1)(3)2(3)3)3x x x x x +--+=+((﹣) 去括号,得2223269x x x x --=---,合并同类项,得40x -= ,∴0x=,经检验,0x=是原分式方程的根,故原方程的解为x=0.【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计算以及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法则与分式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2PM=BM+CN,理由见解析;(3)5.【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相似,证明△APQ∽△ABC,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等于对应高的比:PQ AKBC AR=,由“半高”三角形的定义可结论;(2)证明四边形PMNQ是矩形,得PQ=MN,PM=KR,代入AR=12BC,可得结论;(3)先根据△ABC的面积等于16,计算BC和AR的长,设MN=x,则BM+CN=8﹣x,PM=QN=12(8﹣x),根据勾股定理表示MQ,配方可得最小值.【详解】(1)证明:如图,过A作AR⊥BC于R,交PQ于K,∵△ABC是BC边上的“半高”三角形,∴AR=12 BC,∵PQ∥BC,∴△APQ∽△ABC,∴PQ AK BC AR=,∴AK AR1 PQ BC2==,∴AK=12 PQ,∴△APQ为PQ边上的“半高”三角形.(2)解:2PM=BM+CN,理由是:∵PM⊥BC,QN⊥BC,∴∠PMN=∠MNQ=∠MPQ=90°,∴四边形PMNQ是矩形,∴PQ=MN,PM=KR,∵AK=12PQ,AR=12BC,∴AK+RK=12(BM+MN+CN),12PQ+PM =12BM+12MN+12CN , ∴2PM =BM+CN ;(3)解:∵△ABC 的面积等于16, ∴12BC AR ⋅=16, ∵AR =12BC , 1122BC BC ⋅⋅=16, BC =8,AR =4,设MN =x ,则BM+CN =8﹣x ,PM =QN =12(8﹣x ), ∵MQ =2222215864(8)4455MN QN x x x ⎛⎫+=+-=-+⎪⎝⎭, ∴当x =85时,MQ 有最小值是855.【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考查的是新定义:“半高”三角形,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面积、勾股定理及新定义的理解和运用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解决问题. 24.(1)见解析;(2)32π 【解析】 【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 、B 、C 平移后的对应点A 1、B 1、C 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 、B 、C ,△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点A 2、B 2、C 2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先求得AC 的长,再根据弧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A(1,-4) ,B(3,-3) ,C(1,-1) 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的坐标分别为A 1(-2,1)、B 1(0,2)、C 1(-2,4). (2)如图所示:AC =4-1=3,2903233602AA ππ=⨯⨯=.【点睛】考查作图-旋转变换,轨迹,作图-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平移,旋转后对应点的坐标表示出来,及弧长公式的正确运用. 25.26【解析】 【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a 与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解:原式=()()a b b a b a b +-+-•()2(a b)a a b --=1a b +,当a=2×222,2322.【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AB∥ED,CD=BF,若△ABC≌△EDF,则还需要补充的条件可以是()A.AC=EFB.BC=DFC.AB=DED.∠B=∠E2.如图是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A. B.C. D.3.下列由阴影构成的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C. D.4.在刚刚结束的中考英语听力、口语测试中,某班口语成绩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位数是9 B.众数为16 C.平均分为7.78 D.方差为25.如图,从一个直径为4的圆形铁皮中剪下一个圆心角为60°的扇形ABC,将剪下来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则圆锥的底面半径为()A.23B.33C.233D.326.如图,点E是▱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E交CD于点F,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CF CECD BC=B.CE EFAD AF=C.EF CECF AD=D.AF CFBC DF=7.跳远项目中,以测量最靠近起跳线的点到起跳线的距离作为成绩.如图是小慧在跳远训练中的一跳,下列线段中,它的长度能作为她的成绩的是()A.线段PAB.线段PBC.线段ADD.线段BD8.若反比例函数2yx=-的图象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都在一次函数y=-x+m的图象上,则m的取值范围是()A.22m>B.-22m<C.22-22m m>或<D.-2222m<<9.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着3个红球和1个黄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随机从袋中摸出两个小球,两球恰好是一个黄球和一个红球的概率为()A.16B.14C.13D.1210.某校拟招聘一名应届毕业数学教师,现有甲、乙、丙三名教师入围,三名教师笔试、面试成绩如表所示,综合成绩按照笔试占60%、面试占40%进行计算,学校录取综合成绩得分最高者,则被录取教师的综合成绩为()教师成绩甲乙丙笔试80分82分78分面试76分74分78分A.78.8 B.78 C.80 D.78.411.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6,称此抛物线为定弦抛物线.已知某定弦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且通过(1,y1),(3,y2),(﹣1,y3),(﹣3,y4)四点,则y1,y 2,y 3,y 4中为正数的是( ) A .y 1B .y 2C .y 3D .y 412.设a ,b 是常数,不等式10x a b +>的解集为15x <,则关于x 的不等式0bx a ->的解集是( ) A .15x >B .15x <-C .15x >-D .15x <二、填空题13.若2x 2x 3-=,则多项式22x 4x 3-+=______. 14.123=⨯________.15.如图,O 为坐标原点,△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B =90°,点B 的坐标为(0,22),将该三角形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Rt o A B ,此时点B '的坐标为(22,22),则线段OA 在平移过程中扫过部分的图形面积为______.16.某工程队承建30千米的管道铺设工程,预计工期为60天,设施工x 天时未铺设的管道长度是y 千米,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17.计算331)的结果等于_____________. 18.不等式382x -+<的解集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19.在某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母女俩参加跳绳比赛,相同时间内妈妈跳180个,女儿跳210个,已知女儿每分钟比妈妈多跳20个,则妈妈每分钟跳多少个?20.(1)解不等式组:31122(6)5x x x x -⎧+>⎪⎨⎪--≥⎩,并求其整数解. (2)先化简,再求代数式(2124a a a ++-)÷12a a -+ 的值,其中011|4|2tan 6012()3a -=-+-+. 21.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如图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其中八年级人数为400人,如表是该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图书种类 频数 频率 科普常识1600本B名人传记1280本0.32漫画丛书A本0.24其它160本0.04(1)求该校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率为;(2)表中A=,B=;(3)该校学生平均每人读多少本课外书?22.直觉的误差:有一张8cm×8cm的正方形纸片,面积是64cm2.把这些纸片按图1所示剪开成四小块,其中两块是三角形,另外两块是梯形.把剪出的4个小块按图2所示重新拼合,这样就得到了一个13cm×5cm 的长方形,面积是65cm2,面积多了1cm2,这是为什么?小明给出如下证明:如图2,可知,tan∠CEF=83,tan∠EAB=52,∵tan∠CEF>tan∠EAB,∴∠CEF>∠EAB,∵EF∥AB,∴∠EAB+∠AEF=180°,∴CEF+∠AEF>180°,因此A、E、C三点不共线.同理A、G、C三点不共线,所以拼合的长方形内部有空隙,故面积多了1cm2(1)小红给出的证明思路为:以B为原点,B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证明三点不共线.请你帮小红完成她的证明;(2)将13cmx13cm的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剪开拼合,是否可以拼合成一个长方形,但面积少了1cm2?如果能,求出剪开的三角形的短边长;如果不能,说明理由.23.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东北方向,距离灯塔4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0°方向,求海轮行驶的路程AB(结保留根号).24.先化简,再求值:2121x x x +-+÷2(1)1x +-,其中x =3. 25.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EDF ∠的顶点D 在线段BC 上,不与,B C 重合. (1)如图①,若,DE AC DF AB ∥∥且点D 在BC 中点时,四边形AEDF 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2)将EDF ∠绕点D 旋转至如图②所示位置,若,,B C EDF BD m CD n α∠=∠=∠===,设BDE ∆的面积为1S ;CDF ∆的面积为2S ,求12S S ⋅的值(用含有,,m n α的代数式表示).图① 图②【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B A B B D C D A DC二、填空题 13.9 14.6 15.4 16.1302y x =- 17.2 18.2x > 三、解答题 19.120个 【解析】 【分析】设妈妈每分钟跳x 个,则女儿每分钟跳(20+x )个,根据相同时间内妈妈跳180个,女儿跳210个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妈妈每分钟跳x 个,则女儿每分钟跳(20+x )个,由题意得:18021020x x =+, 解得:x =120,经检验,x =120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妈妈每分钟跳120个.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设出未知数,以时间做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1)﹣1,0,1,2;(2)65. 【解析】 【分析】(1)先分别解两不等式得到x<3和x≥﹣1,,再利用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在x 的取值范围内找出所有整数即可.(2)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求出a 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31122(6)5,x x x x -⎧+>⎪⎨⎪--≥⎩①② 由不等式①,得x <3, 由不等式②,得x≥﹣1,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3,它的整数解是:﹣1,0,1,2;(2)211,242aa a a a -⎛⎫+÷ ⎪+-+⎝⎭ ()()()212,221a a a a a a -++=⋅+--2211,21a a a a -+=⋅--()211,21a a a -=⋅--1,2a a -=-当011|4|2tan 60()4373a -=-+=+=时,原式=715.726-=- 【点睛】考查不等式以及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1.(1)40%;(2)960;0.4;(3)4(本). 【解析】【分析】(1)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率=1-32%-28%;(2)由频率的意义可知,B=1﹣0.32﹣0.24﹣0.04,再求出样本容量,利用样本容量×0.24即可求出A 的值;(3)先求出全校总人数,再求该校学生平均每人读的本数即可.【详解】解:(1)该校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率为1﹣32%﹣28%=40%,故答案为40%;(2)B=1﹣0.32﹣0.24﹣0.04=0.4,由160÷0.04=4000得图书总数是4000本,所以A=4000×0.24=960(本);故答案为960;0.4;(3)因为八年级的人数是400人,占40%,所以求得全校人数有:400÷40%=1000(人),所以全校学生平均每人阅读:4000÷1000=4(本).【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考查分析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的求法.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2.(1) 见解析;(2) 5cm【解析】【分析】(1)以B为原点,B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Rt△EFC中,求出EC的长,在直角梯形ABFE中,求出AE长,若A、E、C三点共线,则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长,比较AC与AE+EC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2)设剪开的长方形短边长为xcm,根据题意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以B为原点,B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Rt△EFC中,EC在直角梯形ABFE中,过点E作EM⊥AB,则四边形BFEM是矩形,∴BM=EF=3,∴AM=5-3=2,∴AE若A、E、C三点共线,则在Rt△ABC中,AC=≠∴A、E、C三点共线不共线,∴所以拼合的长方形内部有空隙;(2)设剪开的长方形短边长为xcm ,根据题意可得:(13﹣x)(13+13﹣x)=13×13﹣1,∴x 2﹣39x+170=0,∴x =5或x =34(舍),∴可以拼成成一个长方形,但面积少了1cm 2,剪开的三角形的短边长是5cm.【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3.海轮行驶的路程AB 为202206()+ 海里.【解析】【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CA 、CP ,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CB ,计算即可.【详解】在Rt △APC 中,∠APC =45°,∴CA =CP =22AP =2 , 在Rt △APC 中,tanB =CP CB , 则CB =206tan CP B= ∴AB =AC+CB =26,答:海轮行驶的路程AB 为202206()+ 海里.【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正确理解方向角、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4.11x -31+. 【解析】【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x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 原式=2112(1)1x x x x +-+÷-- =211(1)1x x x x +-⋅-+ =11x -,当x=12.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5.(1)菱形;(2)2221sin 4n m α. 【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进行证明即可;(2)首先证明△EBD ∽△DCF ,设BE=x ,CF=y ,可得xy=mn ,由S 1=12•mx•sinα,S 2=12nysinα,可得S 1•S 2=14(mn )2sin 2α;【详解】(1)菱形,∵点D 为BC 的中点,且,DE AC DF AB ∥∥∴,DE DF 为三角形中位线, ∴11,,22DE AC DF AB ==∵,AB AC =∴DE=DF∵,DE AF DF AE ,∴AEDF 是平行四边形,∴AEDF 是菱形.(2)设BE=x ,CF=y .∵∠EDC=∠EDF+∠FDC=∠B+∠BEF ,∠MDN=∠B ,∴∠BED=∠FDC ,∵∠B=∠C ,∴△BED ∽△CDF ,∴BE BD CD CF=, ∴x m n y =, ∴xy mn =∵S 1=12•BD•BE•sinα=12mxsinα,S 2=12CD•CF•sinα=12ysinα, ∴1211sin sin 22S S mx ny αα⋅=⋅=2221sin 4n m α 【点睛】 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综合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