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公司员工薪酬评定及其预算、支付等管理工作,建立员工合理分享公司发展利益机制,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原则本办法秉持以下基本原则:1、以岗位职务工资为基础,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相结合;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员工工资增长与公司经营发展和效益增长相适应;4、优化劳动配置;5、员工薪酬水平不低于当地同行业平均水平。
第三条职责公司授权人力资源与行政部(以下称人事部)管理员工薪酬工作,履行以下薪酬管理职责:1、贯彻执行本办法,编制公司薪酬预算。
2、编制《员工工资发放表》、《员工提成工资发放表》、《员工奖金发放表》、《员工加班工资发放表》、《员工绩效考核表》、《员工福利发放表》、《员工劳保费发放表》、《员工竞业经济补偿金发放表》、《员工转正定级评审表》、《员工调级、调薪申报表》等报表,履行员工薪酬发放请款义务。
3、受理员工薪酬投诉,协调处理员工薪酬纠纷。
4、办理公司布置的其他薪酬管理工作。
第四条薪酬结构公司实行职务薪酬制。
员工薪酬包括工资、奖金、福利三部分。
二、工资第五条工资与工资结构1、本办法所称工资是指公司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给予员工的劳动报酬。
2、按考核周期和计发方法不同,员工工资又分为月薪制工资和年薪制工资两大种类。
具体分类构图如下:第六条月薪制工资月薪制工资是以月度为考核周期的工资分配方式。
本办法将月薪制分为标准月薪制和提成月薪制两种。
第七条标准月薪制工资标准月薪制工资是针对除销售部员工以外的本公司其他所有员工设定的工资形式,由基准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组成,产线员工(产线行政管理员工除外,下同)另根据其加班情况计付加班工资。
实行标准月薪制的员工不计付提成工资。
第八条基准工资基准工资是公司对每个职位设置若干个职等、每个职等分设若干个薪级的工资体系,以月度为考核周期,员工在法定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劳动合同》所约定的正常工作的劳动报酬,包含底薪和岗位津贴两部分,由公司根据员工的职等、薪级对应核定和调整,并在《劳动合同》中以初始工资形式予以约定,系员工相对固定的工资形式,不包含绩效工资、津贴(岗位津贴除外)、加班工资,是加班工资及各类带薪假工资的计发基数。
1、底薪:是公司根据员工被聘用的职位等级和薪级不同所给予员工的劳动报酬。
2、岗位津贴:是公司根据员工工作岗位不同所给予员工的工资津贴。
第九条绩效工资1、绩效工资适用于产线员工。
2、根据绩效考核的方式和内容不同,绩效工资又分为基本绩效工资和浮动绩效工资两种。
(1)基本绩效工资:为50元/月·人,出满勤者均等享有。
(2)浮动绩效工资:公司考核产线部门任务完成情况,设定产线部门月度基础绩效工资数额;产线部门根据员工工作效力、工作表现的考核评分确定员工月度绩效等级或绩效分值;人事部综合部门绩效考核与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员工月度绩效工资数额。
浮动绩效考核办法和计算方式按《员工绩效考核办法》执行。
第十条津贴1、津贴适用于符合条件的所有本公司员工。
2、公司根据员工在本公司工作时间、技术执照持有情况以及工作性质和特点为员工设定不同类型的津贴。
(1)工龄津贴:公司根据员工在本公司实际工作年数所给付的津贴。
在本公司工作每满1年者,于每届满1年的次月起增加工龄津贴。
工龄津贴的具体数额由公司另行订定。
(2)执照技术津贴:给予技术人才或特殊管理人才的津贴。
公司根据员工具体情况以个案形式订定津贴数额。
(3)其他津贴:公司根据员工工作性质、特点设定其他类型的津贴。
具体办法由公司根据需要另行订定。
第十一条加班工资1、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安排或同意员工加班,依法向加班员工支付加班工资。
2、根据加班形式的不同,加班又分为延时加班、双休日加班、法定节假日加班三种类型。
(1)延时加班:是指员工于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
加班工资={[员工月基准工资÷21.75]÷8}×1.5×加班工时数。
(2)公休日加班:是指员工于周六、周日的加班。
加班工资=[员工月基准工资÷21.75]×2×加班天数。
(3)法定节假日加班:是指员工于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3、以下情况不计发加班工资:(1)已安排调休的;(2)非产线员工以及产线行政管理员工为完成其本职工作自行安排加班的;(3)产线员工未经公司同意擅自加班的。
第十二条提成月薪制工资1、提成月薪制工资由基准工资、津贴和提成工资三部分组成,适用于销售部员工。
2、基准工资和津贴同标准月薪制工资。
3、提成工资以员工经营业绩为基础,计提一定比例向员工支付的浮动工资。
具体计提办法由公司另行订定。
第十三条年薪制工资年薪制工资适用于公司特聘人员,按照公司与特聘人员签订的《聘用协议》约定支付。
第十四条员工试用期工资2、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效益情况设定绩效奖基数。
3、综合公司总体绩效系数和各部门绩效系数、公司设定的绩效奖基数以及当年6月份在册员工数计提公司半年绩效奖总额和各部门半年绩效奖数额:(1)公司计提半年绩效奖总额=公司总体绩效系数×绩效奖基数×(当年6月份公司在册员工总数-当年6月份公司在册产线员工数)。
(2)部门半年绩效奖数额=部门绩效系数×绩效奖基数×(当年6月份部门在册员工数-当年6月份部门在册产线员工数)。
4、公司将半年绩效奖分配到各部门,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内部考核情况在公司分配给该部门的半年绩效奖总额内将半年绩效奖分配到员工,并制表报公司人事部,公司人事部按工资发放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后,按工资请款流程规定发放员工半年绩效奖金。
5、对于半年目标达成率超过150%及以上者,经总经理批准,可调整半年度绩效系数。
第十九条年终奖2、以上年度12月份公司在册员工基准工资总额(剔除公司产线员工工资额)作为公司年终奖基数;以上年度12月份部门在册员工基准工资总额(剔除部门产线员工工资额)作为部门年终奖基数。
3、综合公司年终奖总体系数和各部门年终奖系数、年终奖基数计提公司年终奖总额和各部门年终奖数额:(1)公司计提年终奖总额=公司年终奖系数×公司年终奖基数。
(2)部门半年绩效奖数额=部门年终奖系数×部门年终奖基数。
4、公司将年终奖分配到各部门,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内部考核情况在公司分配该部门的年终奖数额内将年终奖分配到员工,并制表报公司人事部,公司人事部按工资发放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后,按工资请款流程规定发放员工年终奖金。
5、对于年度目标达成率超过150%及以上者,经总经理批准,可调整年度绩效系数或年终奖系数。
第二十条特殊贡献奖公司为员工设立特殊贡献奖,重奖为公司提出独特的合理化建议、提供新的生产经营项目信息、取得重大科研与技术创新成果,并为公司创造重大经济效益的员工。
奖励办法及奖金数额根据具体情况以个案形式另行设定。
第二十一条突出表现奖1、公司为受到嘉奖、记功、记大功、晋级等奖励的员工设立突出表现奖。
其中:(1)嘉奖奖励100元/人·次;(2)记功奖励300元/人·次;(3)记大功奖励500元/人·次;(4)受到晋级奖励的,按新的职级标准核薪。
2、前述各奖项产生办法按《员工管理规则》执行。
四、福利第二十二条法定福利公司根据国家和地方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依法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办法依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行政规章规定。
第二十三条其他福利1、商业保险公司视实际需要为员工办理医疗商业保险或者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附加团体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以此做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减轻员工就医经济负担。
2、生活保障公司为员工免费提供基本的住宿和就餐(自备餐具)条件。
3、劳动保障公司为员工提供劳保费福利待遇。
劳保费数额因员工职务层级和岗位而异,具体依双方劳动合同约定。
4、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公司为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的员工提供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
竞业限制补偿金数额因员工职务层级和岗位而异,具体依双方劳动合同和竞业限制协议约定。
5、福利基金会公司设立福利基金会。
福利基金会基金由员工缴纳50元/人·月、公司按员工人数拨付50元/人·月组成,用于公司向员工提供各种福利(不足部分由公司根据实际需要划拨):(1)公司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给予员工一定的补贴或礼品、“三·八”妇女节给予女员工一定的节日慰问金或礼品;(2)员工生日、结婚、因病住院治疗、直系亲属死亡,公司按以下标准给予员工相应礼金或慰问金:注:①.员工结婚礼金在其履职期间每人仅限一次,双方均为公司员工的,各自适用本规定;②.员工因病住院治疗慰问金视员工病情状况而定,每名员工每年度慰问以两次为限;③.两名或多名员工直系亲属死亡对象为同一人的,慰问金以给付1人为限。
(3)公司视不同节日、时令适时举办体育、健身、聚餐、踏青、旅游等员工福利活动。
(4)员工在履职期间死亡,公司另按如下标准向员工直系亲属发放抚恤金:①.员工因工死亡时在公司履职时间1年(含)以内的,死亡员工直系亲属除可依法得工伤保险待遇和/或商业保险赔偿外,公司一次性给付三个月基准工资的抚恤金,履职时间超过一年的,按每增加满1年增加一个月基准工资的抚恤金。
②.职工非因工死亡,无论员工在公司履职时间长短,公司均一次性给付三个月基准工资的抚恤金。
五、职等、薪级及调整第二十四条公司根据员工在履职中的工作表现、能力、业绩达成情况,委任或调整相应职等和薪级。
第二十五条职位分类与职等、薪级设置1、公司为员工设定两大类六大职位。
其中:(1)职能类设三大职位:管理岗、事务岗、服务岗;(2)技术类设三大职位:销售岗、生产岗、研发岗。
2、公司为不同类型职位设定若干个职等。
其中:(1)职能类职位设三个职等:初任、熟练、资深(2)技术类职位设五个职等:初始级、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
3、公司为不同职等设定若干个薪级。
其中:(1)职能类初任职等设二个薪级;(2)职能类熟练与资深职等分设三个薪级;(3)技术类初始级、初级职等分设二个薪级;(4)技术类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等分设三个薪级。
4、试用期新员工、学徒、实习生、年薪制员工、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等人员不适用本条有关职等、薪级规定,其薪资标准由相关协议约定。
第二十六条薪资标准设定与调整1、公司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社会同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各职位价值评估情况等设定不同职位的职等、薪级基准月薪标准。
具体标准由公司另行订定。
2、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发展、职位价值评估变化、本地区同行业工资水平浮动、公司年度经营目标达成以及经营预算等情况,可调整不同职位的职等、薪级基准月薪标准。
第二十七条员工职等、薪级的调整流程公司对员工职等、薪级的调整,按以下审批审批流程办理申报审批手续:1、部门主管职位(不含)以下员工的职等、薪级调整(1)员工所在部门主管向公司提出书面报告,陈述对员工职等、薪级拟调整理由,转人事部;(2)人事部填制《员工调薪、调级申报表》,涉及工作部门异动的,将《员工调薪、调级申报表》转异动后工作部门主管审签,报公司总经理;(3)公司总经理审签后,交人事部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