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校会计实务讲解

中小学校会计实务讲解




借:财政零余额帐户(备用金) 贷:教育经费拨款----公用经费 校舍维修改造资支付时: 借:教育经费拨款----公用经费 校舍维修改造资金 贷:财政零余额帐户(备用金) 构成固定资产的支出要同时登记增加固定资产 、固定基金。


3、应收及暂付款 (1)本科目核算学校和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各种应 收款项、暂付款项、预付款及备用金等,是中小学校债 权性资产。 (2)发生应收及暂付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 存款”等有关科目;收回或结算各种应收及暂付款时, 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为尚未结 算的应收及暂付款数额。 (3)本科目应按照不同的项目和债务人进行明细核 算。 (4)应定期对应收及暂付款进行清理核对,及时结算 催收,年度终了时,除出差未归人员的差旅费和预支下 年度备款以外,其他借款原则上应全部结清。
中小学校会计共有五个会计要素:
• • • • • 资产 负债 净资产 收入 支出
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
序号 1 2 3
科目名称及编号
一、资金类 101现金 102银行存款 110应收及暂付款 115材料 117对勤工俭学项目投资
序号
科目名称及编号
01.城市教育费附加 02.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 03.地方教育附加费


【例1】某中学购买实验材料一批,共200公斤,每 公斤单价65元,总计13,000元,款项通过银行结算 ,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材料—实验材料 13,000 贷:银行存款 13,000 【例2】保管人员送来当月存货领用汇总表及出库 单记账联,当月教学部门领用教学文具,按加权平 均法计算的实际成本为7,000元。 借: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7,000 贷:材料—教学文具 7,000
第一章、事业单位会计法规体系
第一层:《会计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以中华 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的《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规体 系的最高层次,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 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会计法》的具体内容就不再重 复讲解了。 第二层:《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根据《会计法》制 定的;他是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发布的;是国家对 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事务进行的宏观管理依据,是对事 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报告作出 原则性定义与规范。也是制定事业单位通用会计制度或 者特殊行业会计制度、各事业单位具体会计制度的基本 法规依据。
第一章、事业单位会计法规体系
第三个层次:通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或者特殊行业会计 制度。根据各行业具体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 特点和它们在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方面不同的要求,由财 政部会同主管部门制定各行业的会计制度。分行业制定的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 第四个层次: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具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行业的 事业单位,由于单位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具体业务活动的差 别,它们之间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也各有特点。为了加 强财务管理,各单位内可制定内部会计核算的具体办法。 但一定要在遵循会计准则和行业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前 提下制定。


【例1】某中学收到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事业费拨款 150,000元,接到银行收款通知。 借:银行存款 150,000 贷: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费拨款 150,000 【例2】某中学签发转账支票一张,支付房屋大修理费 用4,000元。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没有计提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的应作如下分录: 借:商品和服务支出—修缮费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例3】某教管中心收到9月份财政拨来公用经费250,000 元。 借:银行存款 250,000 贷: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费拨款 250,000
第三章、会计核算原则
专款专用原则: 事业单位的拨款中包括专项资金拨款, 拨款单位对提供的专项资金规定有指定的 项目或用途,并且往往要求与其他资金分 开核算,单独结算和报告。对此,必须贯 彻专款专用的原则,根据专款提供者的限 定和要求对专项经费得收、支及结余情况 进行单独可算,单独报账。
第四章、会计要素及具体核算方法

二、资产的核算

中小学校的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固定 资产、无形资产、投资等。

二、资产的核算 (一)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 的资产。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暂付款、材 料等。下面我们通过实例讲解更容易理解和记 忆。


1、现金 (1)本科目核算学校的现金收支及结存情况。 (2)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 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例1】某小学签发现金支票,向银行提取现金300元备 用。 借:现金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例2】购买零星教学用文具,支付现金100元。 借:事业支出 100 贷:现金 100 【例3】职工甲因公出差,预借差旅费1000元,以现金 支付。 借:应收及暂付款 —甲职工 1000 贷:现金 1000


【例】月末,保管人员盘点库存材料,发现清 洁用品盘盈10件,每件市场价格12元,总计120 元;燃料盘亏5公斤,每公斤平均成本23元,总 计115元。经批准分别作其他收支处理 ①盘盈: 借:材料—清洁用品 120 贷: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 出120 ②盘亏: 借: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15 贷:材料—燃料 115 (5)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材料”的库存总额。


(3)学校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名称 以及存款种类和帐号,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 账”,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顺序逐笔登 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 (4)有外币存款的学校,应在本科目下分别 按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 行明细核算。 (5)银行结算的方式有:支票结算方式、汇 兑结算方式、银行汇票方式、银行本票方式和委 托收款方式和网上银行结算方式等。学校大多数 使用支票和汇兑结算方式。

财政零余额帐户

本科目用于核算在财政(或经费管理中心, 下同)下达授权支付额度(或备用金,下同)内 办理的授权支付业务。收到财政或中心下达的授 权支付额度时,记本科目借方;发生授权支付的 支出额时,记本科目贷方;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 尚未使用的授权支付额度。 如:学校收到财政或中心下达的授权支付额度通 知单时:
第二章、适用范围及任务
二、中小学校会计的任务 1、反应和监督中小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及其 结果,促进中小学校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2、反应和监督中小学校各项财产物资的保 管和使用情况,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3、反映和监督中小学校执行国家财经法律 法规的情况,贯彻执行财经法规和财务会计制 度。
第三章、会计核算原则


注意: 1、 发生现金收支业务一定要及时进行帐 务处理,不能压单据。 2、不能以白条抵顶库存现金。 3、出纳人员要经常对现金进行盘点,一般 要求日清月结,做到帐实相符。 4、月末一定要与会计对账,做到账帐相 符。

2、银行存款

(1)本科目核算学校存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 构的各种存款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包括 外币存款。 (2)学校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提取和支付 存款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 借方余额,反映学校的银行存款余额数。我们 也以实例进行讲解:


【例1】职工甲借支差旅费1,000元,以现金支付 。 借:应收及暂付款—甲某 1,000 贷:现金 1,000 【例2】职工甲某报销差旅费850元,同时退回余 款现金150元 借:商品和服务支出—差旅费 850 现金 150 贷:应收及暂付款 —甲某 1,000


4、材料 (1)本科目核算学校库存的各种材料物资,包括 燃料、材料、教学用品等消耗物资及大宗办公用 品、低值易耗品等。 (2)本科目核算的材料按购入时实际支付的价格 及运费等实际成本计价。购入材料用品,经验收 入库后,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领用材料用品,平时只填出库单,登记保管明 细账(数量、单价、金额),月末按用途汇总, 采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等计 价(出库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便改换), 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第二章、适用范围及任务
一、使用的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中小学 校、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 幼儿园、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企业事业组 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上述学校参 照执行。 学校所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校办产业的会 计核算按照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必须定期 向学校报送会计报表。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 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 会计单位三级。这点和行政单位类似。


4、材料 (3)本科目应按材料物资的保管地点(仓 库),材料物品的类别、品种和规格,设置 保管明细账。 (4)发生盈亏应按规定及时调账。对材料的 盘盈、盘亏,均应查明原因,经过规定的报 批手续后,才能进行账务处理。盘盈,借记 本科目,贷记“事业支出”科目;盘亏,借 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5)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材料”的库存 总额。
22
403上级补助收入 404拨入专款 405事业收入
4
5 6 7 8
23
24
118其他对外投资
120固定资产 124无形资产 二、负债类
01.杂费
02.学费 03.借读费 04.住宿费 05.其他事业收入 25 26 27 28 409勤工俭学收入 412附属单位缴款 413捐赠收入 414其他收入
1、真是性 2、相关性 3、可比性 4、一贯性 5、及时性 6、明晰性 7、收付实现制 8、配比原则 9、专款专用原则 10、实际成本原则 11、重要性原则
第三章、会计核算原则
收付实现制原则: 收付实现制是以货币资金实际收付的时间 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种记账基 础。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凡是本期内收 到的款项和支出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属于本 期的收入和支出,在会计核算上均应作为本 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准则》中规定“会 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 业务核算科目采用权责发生制。”由于中小 学从事的是非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会计核 算基础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对实行内部成 本核算的勤工俭学收支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