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观验光法

客观验光法

超过15岁患者可考虑不用,但需满足下列条件:不存在 调节紧张的症状;客观屈光检查与主观试镜一致;调节集 合的测定结果与患者年龄的正常范围相符合
超过40岁患者如无过度调节症状通常不需要使用
睫状肌麻痹药
药物
阿托品
后马托品 托品酰胺
作用 开始
30‘-1h
30‘ 20‘
作用 顶峰
12-24h
1h 20-35’
客观验光
1.检影验光
• 检影验光法/视网膜检影法---利用检影镜对眼球内部照 明后,从视网膜反射回来的光线经眼球的屈光成分发生 了改变,通过检查反射光线的变化可以判断眼的屈光状 态。
检影镜
• 检影镜分类 点状光检影镜---单丝灯泡 带状光检影镜---带状光
检影镜结构
• 投影系统 光源 聚焦镜 反射镜 聚焦套管 • 观察系统
检影镜结构
检影镜结构
反射光带移动规律
正视眼 远视眼 近视眼
远点在检影镜上 远点在眼球后 远带在检影镜和被检验眼之间
中和 顺动 逆动
反光移动
来自照亮的视网膜的光线和影动的关系
检影法原理
在被检者眼前放置一定度数的镜片,当镜片恰好使被检 眼聚焦在检影者眼平面时,就可获得被检眼的屈光不正 度数
概念理解
睫状肌麻痹验光(散瞳验光)
• 定义---可使睫状肌麻痹的药物,常用有阿托品,后 马托品,托品酰胺等
优点: 1.使调节作用消失,暴露隐性的屈光异常,获得满意的 配镜处方 2.使瞳孔散大,便于屈光检查 缺点: 对窄角前房的病人可诱发青光眼 查出的屈光并不是生理性的,均需进行复光
睫状肌麻痹药
使用指针: 15岁以下患者 怀疑有假性近视者 有视疲劳症状者 不能合作者 视力不稳定者
适用 过程
24h
1-2h 15’
整个 过程
10-18d
36-48h 2-6h
剩余 调节
+
++ +++
作业:
பைடு நூலகம்1.请简述检影验光的原理 2.主觉验光与客观验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练习:
检影屈光度-1/工作距离=真实屈光度
1.检影验光时,工作距离为50cm,达到中和的度数为
+3.00D,真实的屈光度?
+3.00 - 1/0.50 = +3.00 – 2.00=+1.00
2. 真实度数为+7.00 D,工作距离为1m,则在检影时,试 镜架上应放置?
+7.00 D +1/1 =+8.00D
• 工作距离:检影镜与被检眼的距离。 • 工作镜---可通过在眼前放置工作镜达到在无穷远 处检影的效果,为检影距离的倒数。 常用 1m--- 1.0D 67cm--- 1.5D 50cm--- 2.0D
练习:
1. 常规验光过程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2.常用的检影镜的类型是: 3.检影验光一开始,光带影动为顺动,说明是哪种类型的 屈光不正? 4.检影验光一开始为逆动,-2.00D→逆动, -3.00D →顺动,则该患者中和点应在? 5.检影时候工作距离为67cm,未加工作镜的基础上验光结 果为-2.00DS,则最终检影结果应该为? 6.检影验光可作为最终验光的处方,为患者配镜。( )
验光
医学验光的目标:清晰+舒适
完整验光:
1)初始阶段 2)精确阶段 3)终结阶段
客观验光
利用一系列的设施,在被测者的相对配合下,通 过检测从视网膜反射出来的光的影动或光的状态 等来判断眼的屈光状态
主觉验光
利用一系列的矫正镜片和附属设施,在被测者的紧 密配合下,直接选择并经综合判断后确定眼的屈光 处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