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建立良好的组织沟通机制院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2011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成绩:完成时间:2012年6月6号建立良好的组织沟通机制能带来什么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许多组织由于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致使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阻碍了组织的良性发展。
良好的沟通有利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协调力,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导向性作用,使整个组织能够围绕终极目标良性运作。
本文主要对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沟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障碍的分析,就如何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组织沟通凝聚力沟通机制一、沟通的重要性在组织运行和管理过程中,良好的沟通机制能够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保障。
沟通在现代化管理和组织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稳定员工思想,改善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
沟通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进行社会交往是人的需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和不可或缺的环节。
缺乏沟通会使人产生孤独感、没有安全感,甚至造成人格的扭曲,不利于人的发展。
良好的沟通可以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消除焦虑,促使人们的相互了解,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2、有利于管理民主化。
沟通有利于组织民主化管理的开展,管理民主化会进一步促进组织内部的全方位沟通,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增强彼此间的了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使员工及积极参与到组织的管理中来,提高组织操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组织运行的更加合理。
良好的沟通可以改进领导的管理方式,又可以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3、有利于建设高绩效的团队。
高绩效的团队是组织应对各种风险,促进自身发展的基础。
沟通可以把具有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个体打造成一支强有力的团队,使他们可以为组织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
4、有利于减少组织内部的冲突。
在社会就交往过程中冲突在所难免,对一个组织而言一定的冲突有利于组织的良性发展,关键在于管理着如何对冲突进行管理和引导,把冲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并使之朝着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发展。
此时高效的沟通可以减少组织内部不必要的冲突,降低内耗,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5、有利于增强组织应对危机的能力。
当今世界局势变幻莫测,社会生活复杂多变,组织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如何应对随时都可能出现的危机成为了组织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沟通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通过对多不同观点进行整合和创新,可以找到应对危机的新方法,提高危机的管理水平。
二、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在沟通过程中,由于沟通主体之间的知识、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可能会导致沟通无法有效地进行。
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信息筛选。
信息发送者为了使信息的发送对自己有利,往往有意操纵信息的情况。
比如说,一个企业主管在向上级汇报情况时,往往都是上级想听到的信息,在向下级传达信息的时候,通常都是他愿意让下属知道的那部分。
这样一来信息的传递就会失真,甚至完全背离了客观实际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信息发送者的主观愿望,他决定了信息在多大程度上的真实性;二是组织的层级数,一个组织的垂直层级越多,信息筛选的几率也就越大,甚至到最后信息接收者得到的信息完全背离了客观实际情况。
2、感觉差异。
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过去的经验,由于人们在年龄、职业、文化、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这些方面的每个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人们对信息理解的感觉差异。
感觉差异往往是产生沟通障碍的根源。
3、偏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根据一个人过去的表现对其作出评价,一旦这种评价形成就会很难改变。
如果一个人过去有不良行为,即使再后来有了很的大的改变,仍让会给人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偏见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很改变,因为在人们的头脑中往往会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意识。
在交往过程中中,偏见往往是产生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
4、选择性知觉。
这是指信息接收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和他人的特点有选择的去接受信息。
人们生活的背景、经历、社会地位和身份、受教育水平与训练程度的不同,会使其形成不同的知觉模式,并进一步影响到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他们对所传递的信息产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认定。
在沟通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主动选择某一方面的信息,而忽略其他方面的信息,甚至在理解的时候,接受者还会把自己兴趣和期望带进信息之中。
这就极易产生沟通障碍。
①5、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语言是通过人的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具有间接性,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可能会使人们对同一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在交往过程中,由于人们年龄、性别、生活区域、传统文化、不同语言的语法、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对同一信息的表达方式可能也会不同。
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6、独裁专制。
这种现象通常会出现在组织内部的上下级之间,有的领导为了彰显个人权威,往往不尊重员工的意见,独断专行,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这种行为极易导致组织内部的矛盾,并且会激化矛盾导致组织内部的分裂,给整个组织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7、情绪。
在接受信息时人的情绪会对信息的解读产生重大的影响。
人们在不同的情绪境况下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对信息也是如此。
在极端的情绪下沟通无法有效的进行,因为此时人们已经无法对事物进行理性地思考。
8、个性。
个性的差异使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不同,这种差异不仅会引起沟通问题,我们的行为也会影响到他人对我们的表现,这种个性的冲突,常常会导致沟通的失败。
9、组织结构不合理。
这主要指过于庞大的组织机构、中间层级太多,在信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传递过程中会产生“累积性损失”,导致信息失真,而且浪费浪费的时间,影响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
这种情况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过滤障碍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乘数和放大效应。
因此,如果机构臃肿、机构不合理,各个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多头领导,就会给沟通双方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引起信息传递的扭曲,从而失去信息的有效性。
②10、缺乏理解。
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沟通是很困难的,由于知识结构和专业的差异,对同一信息可能会有不的理解。
此时要进行沟双方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彼此知识的差异,尊重不同的意见。
三、建立良好的组织沟通机制在现代化组织管理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是组织运作效率地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管理者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传达信息,而且还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员工掌握高超的沟通技巧,不仅能够有效的解读信息,更好地完成工作,而且还可以扩大自己的人脉关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要建立良好的组织沟通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信息发送者,在沟通之前确立要表达的意图,提炼沟通主题。
在进行沟通之前,有必要对信息的相关内容做全面的了解,确立要表达得意图,提炼主题。
信息传递时避免一次传性递过多信息,降低信息冗余,并使自己的主题明确,这样有利于信息接收者更好地把握信息。
信息发送者有必要对所传送信息的情感状态、缘由、内容等做出适当的解释,使对方对信息有明确全面的了解。
假如你要传递一种情感,就要对情感的内容、对方的接受心理做全面的分析,这样你才能准确地对情感进行说明;假如你要布置一种任务,那么在布置任务之前,你就要对任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解,使你在任务分配时条理清晰;假如你面临的是纪律问题,那么在批评或处罚之前,应该对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取得真凭实据,。
这样全面分析后的沟通才会取得圆满的结果。
(二)主动的聆听。
主动的聆听是促进最大程度的反馈和开放的必然要求。
聆听是把物质、情感和智力有机融合起来的,探究理解和意义的过程。
聆听不仅对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组织沟通过程中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建立多维立体的组织沟通机制。
多维立体组织沟通机制是指一个组织内部一要建立建立多种有效的沟通机制。
各个部门都要建立自己的沟通机制和渠道,部门间也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信息的有效传达,提高信息传达的时效性,从而使有限等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提高整个组织的运作效率,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掌握直指人心的沟通艺术。
禅宗所确立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佛法传授方式,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心领神会,这种不依靠文字的心灵沟通能够避免沟通手段对信息传递的干扰和扭曲,以增强沟通效果,其在日常生活和管理活动中常常会发生一些神奇的作用,可以达到“心心相印”的管理效果。
这种沟通方式有利组织成员特别是上下级之间更加有效的达成共识,增进感情,加深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维持组织的正常运作,促进组织的不断发展。
(五)相互尊重和理解。
俗话说得好“若要人尊己,先要己尊人”,相互尊重和理解是成功沟通的前提。
由于人们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情、地域差异、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在交往过程中产生摩擦在所难免,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会换位思考,消除成见,做到包容交往,争取在求同存异中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六)建立健全合理的组织结构。
组织机构臃肿,会造成组织的“累积性损失”想要减少这种损失,就必须精简机构,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使组织的横、纵向结构比例协调,促进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建立良好的组织沟通机制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导向性、凝聚力和协调力,为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促使组织的终极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1】黑尔里格尔斯洛克姆伍德曼著,岳进王志伟俞家栋余波译.组织行为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33—542.【2】张太雷.中国管理智慧教程[M].人民出版社:238—245.【3】刘水平.管理沟通原理与实践[M].山东人民出版社:13—28.【4】斯蒂芬 P 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