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泽北郡风情小陈庄新民居强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校核:审定:河北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1月目录一、编制说明 (1)二、工程概况 (1)三、场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四、设计要求 (1)五、施工方案 (1)六、施工机具的使用 (3)七、强夯范围的确定 (3)八、施工进度计划 (3)九、工程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6)十二、各项需要量计划 (7)十三、临时设施规划 (9)十四、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9)十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十六、防震措施 (11)十七、检测 (11)十八、环保措施 (11)一、编制说明为保证本工程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如下:1、《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设计要求。
二、工程概况深泽北郡风情小陈庄新民居位于深泽县,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基础条形基础,主楼地上6层。
基础持力层为粉土①层,承载力较低(fak=110kPa),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设计院要求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
三、场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详见河北天璞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6月提供的《深泽北郡风情小陈庄新民居建设1#-4#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四、设计要求1、建筑物地基处理后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180kpa。
2、处理后的地基应均匀。
五、施工方案5.1强夯施工参数:①、能级:点夯能级为1000KN.m,满夯能级500KN.m;②、夯点布置:4m×4.2m(4.1m×4.3m)中间插点梅花形布置(见强夯竣工图);③、夯击遍数:二遍,点夯一遍,满夯一遍;④、点夯击数:点夯击数8~10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cm,满夯击数2击,锤印搭接1/4。
⑤、消散期:无。
⑥点夯施工时,施工柱基下夯点时,调整强夯能级,确保基础下地基处理深度达到5-6m。
若夯坑过深,超过2.5m,发生施工困难时,可考虑用级配良好的碎石回填土回填夯坑后,再继续夯击。
⑦满夯施工时,首先找出基础位置,柱基下满夯可增加1-2击。
5.2强夯施工:强夯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①、清理并平整场地,并测量场地高程,使之达到起夯面设计要求;②、施工区测量放线,标出第一遍夯点的位置;③、强夯机械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④、测量夯前锤顶标高;⑤、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锤脱钩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⑥、重复步骤⑤,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⑦、重复步骤③-⑥,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⑧、第一遍夯点完成后,用碎石土回填夯坑,用推土机整平场地,并测量场地高程,进行第二遍强夯。
⑨点夯加固完成后,最后用1000KNm能级进行满夯,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使之达到设计要求。
5.3 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六、施工机具的使用1、强夯主机;选用履带式吊车,进行1000KNm点夯和满夯施工;2、夯锤;采用120KN钢锤,底面直径2.0m。
七、强夯范围的确定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处理范围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下的1/2至2/3,本工程强度处理范围:处理范围为基础外3m。
八、施工进度计划本强夯工程地基处理面积约为5800m2,计划18天,完成此项施工,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根据具体工期适当调整)九、工程施工进度保证措施为了保证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有计划、有组织的保质保量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工程实施过程中将主要采取以下主要技术管理措施:1、项目经理对进度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生产调度、技术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工程进度计划、安排、检查工作;2、按照总体进度计划安排,编制各工序的详细进度控制计划,按照工序进度安排,将工作量具体分解到各施工机组;3、项目经理部实行工程量统计报告制度,各机组负责人将每天的完成工作量统计后,报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根据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对比情况,决定是否增加施工机械或采取措施延长工作时间;4、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准备投入本工程施工的全部机械进行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需要;5、科学调配施工设备,尽量减少因工序干扰而影响施工进度;6、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组织施工,避免产生施工缺陷及由此产生对进度的影响;7、掌握当地气象资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因降雨和其它不利因素对施工进度造成的影响;8、施工过程中,维修人员应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保养,随时排除机械故障,保证机械设备完好运行,保证进度计划的实施;9、提高后勤保障水平,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一般规定:(1)强夯施工的锤重、锤底面积、落距、夯点布置、夯击遍数、夯击数、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均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2)强夯的起夯面标高、起夯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的含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3)强夯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4)强夯地基允许偏差项目满足下列要求:①定位放线控制点位移≤20mm;②夯点放线与设计图纸要求误差≤50mm;③夯点中心位移≤500mm;2、质量保证措施:(1)公司质量保证措施,依据BJDF/CX-A-2003《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标准,建立文件化质量体系—BJDF/ZY-A-2003《支持性文件资料》以及按质量体系要素编制的程序文件,并通过了国家技术监督局方圆委质量认证中心质量体系审核,取得了ISO9002认证,对质量保证活动、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有了明确的实施规定。
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按照ISO9002标准要求对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制定质量责任负责制,并落实到人。
建立质量体系,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技术规范、设计要求和其它有关技术文件,并进行技术交底。
严格按强夯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落实质量保证工作;(3)强化工序管理。
施工过程中,各工序都有相关人员负责,并建立质量纪录;(4)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每周定期召开质量例会,坚决实施质量否决制度;(5)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做好质量检查工作,若发现质量缺陷,必须按规定处理;(6)做好施工过程中各项纪录,并随时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有关人员的监督检查;(7)调整施工参数,必须报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审核批准;(8)严格按照明确的质量控制环节和控制点实行质量预控。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强夯地基处理质量控制点为:①锤重;②落距;③遍数;④夯击数;⑤消散期;⑥夯点中心位移;⑦夯点放线;⑧最后两击夯沉量。
(9)测量放线时,测量人员应在强夯区域以外测设永久性标志桩,保证各遍放线的误差不超过允许值,防止漏夯或不均匀夯击。
每次放线应做详细的测量记录,并对标志桩进行校核,测设成果记录需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10)夯锤通气孔要保持畅通,如被堵塞,应立即疏通,以防产生气垫效应,影响强夯施工质量;(11)现场技术人员在开夯前检查夯锤落距是否正确,以确保单击夯击能符合设计要求;(12)施工过程中,由测量员记录每个夯点的夯击数并测量每个夯点的夯沉量,使夯击满足夯沉量控制指标;(13)强夯施工要始终贯穿信息化管理原则,用上一工序或工号经验指导下一工序或工号的施工。
3、地基处理质量保证体系(见图):地基处理质量保证体系十一、安全保证措施:1、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施工经理对安全生产具体负责,设专职安全员巡回检查,各施工班(组)长兼任安全员,对本班(组)安全负责;2、进入现场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3、每周一上午施工前召开安全例会,并进行安全交底;4、严禁无证驾驶和无证操作,禁止酒后作业,禁止非本车司机作业;5、每天施工前要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交接班要填写安全记录;6、选用机械设备要有足够的安全保障,起重机械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7、任何情况下,夯锤吊起后,臂杆及夯锤下严禁站人;8、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手套,穿工作服,夯击作业时与机械保持20m 安全距离;9、六级以上大风及雨雪或能见度低、视线不良时,不得进行强夯施工;10、强夯范围如距离建筑物较近,应设置隔振沟,以免对建筑物造成影响;11、现场用电设备及线路应按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定安装和车新龙架设,非电工不得随意拆装电气设备及线路。
12、强夯安全保证体系图:13、强夯施工组织机构图强夯施工组织机构图十二、各项需要量计划本工程工期紧,工程量较大,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施工组织机构(见强夯施工组织机构图)、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见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施工机具、材料要满足工程需要(见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表)、(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表),这样才能有组织、有能力保证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表(暂定)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表十三、临时设施规划现场临时设施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在现场施工场区外,设置临时板房、施工设备临时存放地点。
现场办公地点在板房内。
十四、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准备内容包括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劳动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1、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工作以熟悉和审核施工图纸为工作重点。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技术员、质检员参加,审核施工图与说明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有无矛盾和错误之处,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掌握场地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施工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掌握强夯法施工的工艺特点和施工方法。
图纸的熟悉和审核工作完成后,参加由总承包方组织的图纸会审,并填写图纸会审纪要。
施工前,依据可行的施工方案向参加施工的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施工现场准备:(1)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①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进行全面调查,并制定安排排障计划和处理方案;②用推土机整平施工现场,清除场地全部障碍物。
(2)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①工程开工前,红线主定位控制桩需经有关部门检验核准后方可动工;②工程开工前,要根据施工图纸测量放线整个施工场区工作范围;③对于机械施工所易碰撞的测量桩,要引出至机械活动区外,并设置涂红白漆的钢筋支架加以保护。
(3)施工用水、用电及夜间施工照明①施工用水:本工程施工用水主要是强夯施工机械的发动机冷却用水。
另外,为防止现场和道路起尘,污染环境,可用洒水车洒水;②施工用电:主要是夜间施工照明及机械焊接维修用电,可从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