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BR工艺设计计算方法e

SBR工艺设计计算方法e


1.60
δ
m
0.60
0.30
Hmax
m
3.20
2.60
Hmin
m
1.5
1.0
Mod HLB2880-1.5-1.7/5-800PC HLB669-1.0-1.6/4.5-400PA
6.1 占反应池体积之比
P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6.10 6.11
生物选择器单池体积 生物选择器单池长度 回流比 回流时间 回流泵设计流量 回流泵设计扬程 回流泵同时运行台数 回流泵备用台数 单台回流泵设计流量 回流泵所需轴功率
t
h
1.3 2.7 1.69 1.41 3.01 4.55 0.085 21.0
0.6 1.4 1.60 1.20 2.92 4.53 0.143 14.3
5.8 间歇进水方式池数选择
n

6
4
5.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6
m3/d
d
举例数据 项目数据
50000 1.17 1.38 150 330 200
35 20 100 20 15 10 150
10000 1.26 1.46 124 318 165 29.8
20 100 20 15 14.6 160
6 4 4 1 1 5 0.7 0.25
4 6 2 1 1 4.5 0.7 0.25
SBR工艺工程设计计算书
符号
Q Kd KT Lj Cj Sj Nj Lch Cch Sch Nch T SVI
TC N TF Ts Tch H Hf Hp
Qd
θ CN
单位
m3/d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 mL/g
h 次/天
h h h m m m
单池容积 单池面积 单池贮水容积 计算最低水位 计算最低泥位 单池宽度 单池长度 方形池实际总面积 方形池实际总体积 池子超高 池子总深度 单池进水流量 单池设滗水器台数 单台滗水器流量 排水沟沟底比池底高 滗水时排水沟水深 最大水头 最小水头 滗水器选型 生物选择器与回流
Vi
m3
Fi
m2
Δ Vi
m3
V1
m3
L1
m
R
%
TR
h
QR
m3/s
HR
mH2O
nR

nR1

QR1
m3/s
Nc
kW
6.12 回流泵综合效率
ηZ
%
6.13 回流泵需配电机功率
Nb
kW
6.14 回流泵配电机额定功率
Ne
kW
21.5% 1836 21.8 450% 1.0 1.80 1.4 3.0 1.0 0.6 8.2 75.0% 11.0
8532 1706 2880
1879 417 669
HL
m
HsmBiblioteka 3.31 2.642.90 2.35
B
m
16.9
10.2
L
m
101.2
40.9
As
m2
10239
1670
Vs
m3
59385
8517
H1
m
0.8
0.6
HZ
m
5.8
5.1
Qj
m3/h
1440
223
nb

1
1
Qb
m3/h
2880
669
H0
m
1.20
(2)n=k1TC
(3)n=k2Tc/Tch (4)n=k3Tc/To Vi=V/n Fi=Vi/H Δ Vi=Vi·Δ H/H HL=H-Δ H Hs=H-Hp-Δ H-Hf 按方形池分割方案:B=(Fi/n)1/2 L=Fi/B 未考虑隔墙面积 未考虑隔墙面积 H1取0.6~0.8m Hz=H+H1 Qj=Δ Vi/(TF/2)
QR=R*Qj/3600 需经阻力计算确定
QR1=QR/nR Nc=1000QR1*HR/102 查泵效率曲线得到 Nb=Nc/η Z
V
m3
2880 1.83
51194
669 1.83
7515
5
其他参数
5.1 缺氧反应时段
5.2 好氧反应时段
5.3 间歇进水滗水深度
连续进水滗水深度
5.4 高水位时污泥浓度
5.5 低水位时污泥浓度
5.6 污泥负荷
5.7 水力停留时间
TD
h
TO
h
ΔH
m
ΔH
m
NWT
g/L
NWL
g/L
FW kgBOD5/kgMLSS·d
2.1 周期时长
2.2 周期数
2.3 反应时间
2.4 沉淀时间
2.5 滗水时间
2.6 池水深度
2.7 安全高度
2.8 保护层水深
3
计算污泥量
3.1 设计水量
3.2 好氧泥龄
3.3' 反应泥龄试算值
3.3 反应泥龄 3.4 缺氧泥龄 3.5 总泥龄
3.6 污泥产率系数
3.7 反应池污泥总量
4
计算反应池池容
Qd=KdQ θCN=3.4F·1.10315-T 其中: BOD5<1200kg/d,F=1.8; BOD5≥6000kg/d,F=1.45) θ'CF=θCN/(1-2.9Nd/(0.75Lj*OVc') 式中:Nd=Nj-0.05(Lj-Lch)-NCH OVc'=0.56+0.15·1.072T-15/(0.67/θCN+0.17·1.072T-15) OVc=0.56+0.15·1.072T-15/(1/θ'CF+0.17·1.072T-15) θCD=θCF-θCN θC=θCF·TC/TF Y=K(0.75+0.6Sj/Lj-0.8*0.17*0.75θCF1.072T-15 /(1+0.17θCF1.072T-15); 其中:K=0.9~0.95 ST=QdθCY(Lj-Lch)/1000
58500 8.0
12600 5.1
θ 'CF
d
11.9
7.2
θ CF
d
θ CD
d
θC
d
11.9 3.8 17.8
Y kgSS/kgBOD5
1.137
ST
kg
154191.02
7.2 2.1 14.4
1.161
21924
4.1 给定最高日最高时流量
Qh
m3/h
4.2 实际沉淀时间
T's
h
4.3 反应池池容
计算项目:
序号
计算项目
1
外部条件
1.1 设计规模
1.2 日变化系数
1.3 总变化系数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2
进水BOD5 进水CODCr 进水SS 进水TN 出水BOD5 出水CODCr 出水SS 出水TN 设计最低水温 污泥指数 选定参数
T's=Ts+Tch-1/6
V=STSVI{Hf+Hp+[(Hf+Hp)2+62400QhHT's/(STSVI ·N)]1/2}/(1300T's)
TD=TF/(1+θ CN/θ CD) TO=TF-TD Δ H=24Qh·H/(N·V) Δ H=24Qh·H/(N·V)(1-TC/Tch) NWT=ST/V NWL=ST·H/(V·HL) FW=Lj/[θ CY(Lj-Lch)]·TC/TF t=24V/Qd 尽可能同时满足:(1)n≥2
Qb=Δ Vi/(nb·Tch) 根据工程条件确定排水沟沟底高程后即得到H0 根据排水沟坡度和滗水流量计算确定 Hmax=H-H0-δ (沟底比池底低时:Hmax=H+H0-δ ) Hmin=Hmax-Δ H 669-1.0-1.6/4.5-400PA 按反应池与沉淀池合建方式
P=100θ CD/θ C V1=P·Vi L1=P·L
11
14.4% 271 5.9 450% 1.0 0.28 1.8 2.0 1.0 0.1 2.5 65.0% 3.8
4
计算书
计算人: 计算公式或备注
一个完整周期的时间 每天单池最多运行周期次数 仅指反应池反应阶段的时间 仅指沉淀池(亦反应池)沉淀阶段的时间 仅指沉淀池(亦反应池)滗水阶段的时间 设计沉淀池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差值 防止污泥被带出的堰口至污泥层的高度 防止浮渣被带出的堰口淹没深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