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发展建立在学龄前儿童的基础之上,因此,他们的心理必然害保留某些学龄前的儿童心理特点。
一、感知特点
与学龄前儿童一样,小学一年级的儿童以感知事物时满足于事物的大概轮廓于整体形象,常常不对事物作惊喜的分析,容易有忽略事物的某些细节,以识字为例,他们只满足于对每个字的轮廓,却不去把握每个字的细节,导致他们认字容易张冠李戴,混淆认字;导致他们写字时容易出现不是漏笔画,就是添笔画,无法把字写对。
“末”和“未”,“己”和“已”他们很容易把他们看成一个字,写的时候就更容易出现错误了,全凭感觉把字写下来。
2、注意特点。
小学一年级的儿童,他们的注意以无疑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
他们的注意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
因此,教室之外的小鸟、飞蝶、虫鸣都容易把他们的注意力分散。
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在一个事物上。
据研究,5—7岁的儿童,注意的保持是15分钟左右,7—9岁的儿童注意力保持在20分钟左右,就应该放松一会,在继续学习。
3、记忆力的特点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儿童的机械记忆占优势,机械记忆的水平比较高。
因此,他们的记忆不靠理解,而是靠反复的背诵来实现。
4、思维和想象的特点
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以表象未素材。
学龄前儿童游戏的活动强有力的促进儿童的想象的发展。
他们会在回忆父母做饭的基础上把橡皮泥搓成面条,当作“面条”。
小学一年级的儿童的想象还是停留学龄前儿童的特点。
情境性较强,目的性较差。
幻想是创造的基础,因此要鼓励孩子的幻想是小学一年级的儿童想象的另一个任务。
一年级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他们的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帮助。
他们很难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
因此,促使他们有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始终是小学一年级的思维发展的任务。
5、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根据埃里克森理论,整个小学阶段的人格发展的任务在于“学会勤奋”。
勤奋不仅是小学一年级的儿童学习成功的保证,也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保证。
另外,由勤奋导致的学习与事业的成功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进取”、“合作”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七上
要求常见问题
有理数基础(易) 1. 有理数运算法则记忆不熟练
2. 对已知绝对值求原数会出现漏解
3. 容易出现抄错题或抄错数的马虎习惯。
整式重点(中) 1.同类项的定义及区分不熟练
2.去括号过程容易出现漏乘及忘变号的情况(括号前是减号)
3.单项式次数及多项式次数的确定方法易出现混淆。
一元二次方程重点(中) 1. 数量关系式的确定;
2. 移项忘变号;
3. 去分母时整数项忘记也要乘;
4. 把分母化成整数时把整数项也乘以10或100等。
平面图形的认识基础(易)(线段中点题中若以文字叙述题出现且没有出现图),
1.经常出现漏解;
2.角度换算错误。
七下
要求常见问题
相交于平行重点(易) 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别容易出错;
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易忽略
“两直线平行”这一前提条件。
实数基础(易) 1.不会区分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2.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时出现漏解;
3.不会估算带根号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平面直角坐标系基础(易) 1. 不会求一个点的对称点坐标;
(如:关于原点、关于x轴、y轴对称)
二元一次方程组重点(中) 1.等量关系的确定;
2.用合适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重点(中) 1.不等式的变号问题(同乘或同除同一个负数时);
2.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基础(易) 1.频率与频数的区分;
2.频率直方图的画法。
八上
要求常见问题
三角形基础(易)三角形中线、高、角平分线定义不清
全等三角形重点(中) 1. 选择合适的证明方法出现错误;
2.出现用“边边角”证明全等三角形(边边角不存在)轴对称图形重点(易) 1.角平分线、中垂线画法;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角平分线、中垂线的性质记忆不熟。
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重点(中)1.整式乘法易出现漏乘;
2.因式分解分解不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