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尼科环保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技术标准标准号QB除尘器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试用版)2007- - 发布2007- - 实施艾尼科环保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本标准规定了电除尘器焊接件引用标准有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美国标准和从原材料进厂验收及各种加工方法的技术要求,直至产品出厂的各种规定。
进一步规定了《钢结构的拼接规定》、《底梁、立柱、大梁的技术要求》、《板类零件和钢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具体要求。
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在实施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发现问题及时同技术部取得联系,有利于修订校准,使标准更加完善,符合本公司的生产发展和需求。
本标准由技术部崔玉婵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部崔玉婵、张长斌起草。
本标准由批准实施。
本标准的解释权在技术部。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除尘器产品中焊接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的焊接件。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制造的钢结构件,如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的支撑钢结构的梁、柱、撑;进口喇叭、出口喇叭、灰斗、披屋顶、侧墙、框架等。
2. 引用标准GB985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6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1804 公差与配合GB2550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的方法GB2551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的方法GB2652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的方法GB2653 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GB2654 焊接接头及堆焊金属硬度试验方法GB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B5908-97 电除尘器主要件抽样检验及包装运输贮存规范JB5910-97 电除尘器技术条件JB/T5906-1997 电除尘器阳极板JB/T5913-1997 电除尘器阴极线JB/T5911-1997 电除尘器焊接件技术要求AWS D1.1-2000 钢结构焊接规范3. 技术要求3.1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
3.2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3.2.1用于焊接件材料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3.2.2用于焊接件的材料(钢板型钢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等),进厂时应按照材料标准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2.3对于无牌号和无合格证书的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3.2.4钢材在下料前的形状偏差应符合有关国标和冶金行标的规定,否则应予以矫正,使之达到要求。
矫正时,其伤痕深度,钢板应小于0.5mm,型钢应小于1mm。
3.3焊接零件在下料后装对前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和未注的形位公差3.3.1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3.3.1.1机械切割的板材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手工气割的板材、型钢(角钢、工字钢、槽钢)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表23.3.1.2气割孔(圆盘)直径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当板厚小于或等于18mm时,气割孔(圆盘)直径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1804中的H16(h16)的规定;当板厚大于18~30mm时,气割孔(圆盘)直径尺寸的极限偏差按H16(h16)放大0.5mm;当板厚大于30mm时,气割孔(圆盘)直径的极限偏差按H16(h16)放大1mm。
3.3.2零件形位公差3.3.2.1板材零件表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5规定,直线度应在被测面的全长上测量。
表5 mm3.3.2.2型材零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歪扭误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6 mm表7 mm3.3.2.4板材与型材零件切割边棱对表面垂直度,不得大于表8规定。
图1L—边棱长度;t—直线度表83.3.2.5板材零件边棱之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的公差之半(见图2)。
t≤Δ图23.3.2.6型材零件切割断面对其表面的垂直度以及型材零件切割断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型材零件切割断面之间的尺寸公差之半(见图3)。
图33.3.2.7弯曲成型的筒体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圆角和弯角,应符合表9规定。
表9 mm3.3.3切割要求3.3.3.1零件机械切割的边棱,不应有高度超过0.5mm 的毛刺和深度大于1mm 的刻痕。
3.3.3.2零件气割边棱不应有熔渣及氧化铁皮,其刻痕深度应符合表10规定。
气割圆和圆弧时,刻痕的深度允许加大0.5mm 。
刻痕的累计长度,不得超过气割边长的10%。
刻痕内允许有氧化皮存在。
表10 mm3.4焊前要求3.4.1全部零件须检验合格后,方可装对。
3.4.2装对焊接零件的焊缝坡口形式与尺寸及焊缝间隙量应符合GB985和GB986的有关规定。
焊缝间隙在其全长上的不均匀度应在间隙量公差范围内。
3.4.3装对焊接零件时,两个焊件(或焊边)的相互位置偏移量:a.钢板对接(见图4);b.型钢对接(见图5);c.装对对接接头,应符合表11规定;d.装对工字梁与箱型梁,应符合表12规定;e.装对截面复杂的结构时,应符合表13规定;f.钢管对接时,管壁间的偏移量(见图6)。
板厚δ≤6mm,t<1mm;型钢高度h≤180mm,t<1mm;型钢高度h>180~360mm,t<1.5mm;板厚δ>6mm,t<2mm。
型钢高度h>360~630mm,t<2mm。
图4 图5表11 mm表12 mm管壁厚度δ≤5mm时,t≤0.5mm;管壁厚度δ>5mm时,t≤0.1δ,但不得大于2mm。
图6表13 mm3.4.4焊装前须将距焊缝边缘一定范围内(手工焊不小于10mm,埋弧焊不小于20mm)焊接结构表面上的铁锈、油、油漆、尘土等污物除净,并须去除潮湿。
3.5焊接要求3.5.1焊接工作应在装对检查合格后进行。
3.5.2装对时的定位焊采用的焊条和焊接规范以及对焊工要求,应与正式焊接时相同。
3.5.3首次采用的新钢种、新焊条和焊丝的焊接工艺,必须在正式施焊前做出工艺试验,评定合格后,方能施焊。
3.5.4禁止在非焊缝区引弧,也不得在焊缝端部引弧。
3.5.5焊接作业应按GB9448的有关规定。
3.6焊后要求3.6.1焊接件的非机械加工面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4规定。
表14 mm3.6.2焊接件须经机械加工面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2/3,并应保证有不小于2mm的加工余量。
3.6.3焊接件平面的直线度未注公差值在1000mm长度内,不得大于1.5mm;在全长上不得大于全长的1.5/1000,最大不得超过8mm(小于3mm的薄板焊接件可放宽50%)。
3.6.4焊接件平面的平面度未注公差值应符合表15规定(小于3mm的薄板焊接件可放宽50%)。
表15 mm3.6.5焊接件的圆柱、圆锥表面的圆度未注公差值应在其直径公差之半范围内。
3.6.6焊接面之间的同轴度未注公差值不得大于相应尺寸最大公差之半(见图7)。
ΔD>Δd时,t≤ΔD/2图73.6.7焊接件表面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未注公差值不得大于相应尺寸最大公差之半(见图8)。
3.6.8焊接件表面间的对称度未注公差值不得大于相应基准面尺寸公差之半(见图9)。
t≤ΔL/2图8t ≤ΔL/2 图93.6.9焊接变形的矫正:热状态下的矫正,一般不准在兰脆温度(250~500℃)时进行(调质钢除外);冷状态下的矫正不准在冷脆温度(-20℃)进行。
采用火焰矫正时,严禁在同一部位重复加热,防止钢材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变化。
重要件,严禁使用水冷、风冷等急速冷却的方法,也不允许在同一部位进行造成拉、压应力的反复矫正。
矫正后焊接件表面不得有裂纹、溶坑及其他影响焊接件强度和外观的缺陷。
3.6.10焊接表面质量分级及其形状偏差和外部缺陷。
3.6.10.1焊缝表面质量分级按表16规定。
表163.6.10.2焊缝形状偏差和外部缺陷应符合表17规定。
表17 mm续表17 mm续表17 mm3.6.11焊缝内部缺陷3.6.11.1用射线照相方法检验的焊缝,应按GB3323的规定;对于关键焊缝一般不低于Ⅱ级质量要求,普通焊缝一般不低于Ⅲ级质量要求。
3.6.11.2对钻孔检验的焊缝,其焊缝内部不得有任何裂纹和未焊透现象;但对背面不能补焊的焊缝,其根部未焊透深度(见图10):Z≤0.2δ,但不得大于2mm,气孔或夹渣的直径不得大于2mm,且在一个检查钻孔内不得多于一个。
图10 根部未焊透3.6.12有密封性要求的焊缝,不得有渗漏。
3.6.13焊缝的机械性能应符合手工电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钢用焊条、焊丝标准的有关规定。
3.6.14重要焊接件,焊后须打上焊工的印记。
4.钢结构拼接的规定4.1立柱、梁4.1.1立柱、梁用钢板的拼接条数和最小拼接尺寸①腹板的纵向(沿长度方向)拼缝条数应符合表18规定,其最小拼接宽度应大于300mm。
表18②翼缘板不得有纵向拼缝。
③立柱、梁的腹板和翼缘板的横向拼缝条数应符合表19规定,其翼缘板最小拼接长度应不小于板宽的2倍,腹板拼接长度大于300mm,且应拼在受力较小的部位。
表194.1.2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上拼接缝的间距应大于200mm。
4.1.3梁的腹板拼接可以采用“T”形拼缝,其两个“T”形拼缝的交叉点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
4.2型材4.2.1工字钢和槽钢的拼接本图适用工字钢10#~30#、槽钢10#~30#的拼接:a.工字钢10#~16#、槽钢10#~16#的对接时,采用上下翼缘45°钝边为2mm的坡口形式;b.工字钢18#~30#、槽钢18#~30#的对接时,采用上下翼缘及腹板均用45°钝边为2mm的坡口形式。
4.2.2 H型立柱因运输超限需打断时,拼接接头采用下列形式:a)一般应采用全焊节点,翼缘板采用V形坡口加垫板全焊透焊缝,腹板宜用X形坡口双面焊透的焊缝,反面不清根。
b)几种常见的H型钢的拼接:c)典型的尺寸较大的H型钢对接接头形式(加强板、对接焊缝现场组焊)。
4.2.3钢管拼接的接头形式、拼接的条数(主要是用于斜撑和横梁)。
5. 底梁、立柱、大梁技术要求5.1底梁、立柱、大梁长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20规定执行。
同一台电除尘器的立柱长度相互差值应不大于5mm。
表20 底梁、立柱、大梁长度尺寸的极限偏差mm5. 2底梁、立柱、大梁的结构形式和宽度、高度的尺寸偏差按图样规定执行。
5. 3立柱端板平面对立柱轴线应垂直,且垂直度公差为端板长度的5‰,且最大不得大于3mm。
5. 4立柱上下端板孔组的纵向中心线、横向中心线应重合,其极限偏差为±1.5mm。
6 板类零件和钢管技术要求6.1板类零件6.1.1板类指灰斗壁板、烟箱壁板、屋面板、本体侧墙及花板等。
6.1.2灰斗烟箱组件尺寸及屋面板和墙板组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21要求,对角线长度相互差值不大于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