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技术规范1 总则1.1本通用要求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计量用单相多功能载波电能表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商务、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1.2 本通用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凡本通用要求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卖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买方认为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通用要求。

如有异议, 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投标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通用要求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卖方应按较高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1.5 本通用要求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 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除本规范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

如果供方有自已的标准或规范,应提供标准号及其有关内容,并经需方同意后方可采用。

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

GB/T 15284-2002 《多费率电能表特殊要求》GB/T 17215-2002 《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GB/T 18460.3-2001 《IC卡预付费售电系统第3部分:预付费电能表》DL/T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DL/T 830-2002 《静止式单相交流有功电能表使用导则》GB/T 17442-1998 《1级和2级直接接入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验收检验》JJG 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3 术语和定义3.1静止式载波电能表应用于低压电网,测量单元由电流和电压作用于固态(电子)器件而产生与电能成比例的输出量,并对该输出量具有记录、存储以及通过电力线进行数据交换能力的电能表。

3.2CPU卡配置有容量很大、类型不同的存储器和逻辑控制电路及微处理(CPU)电路,能多次重复使用的IC卡。

3.3CPU卡预付费电能表用CPU卡作为预购电费的传输介质实现先付费后用电的电能表。

3.4ESAM模块嵌入式安全存取模块,用于对IC卡进行认证和数据交换的模块,由电力公司发行,安装在仪表中。

3.5剩余金额在电能表中记录的可供用户使用的金额值,该值应大于等于零。

3.6累计电量电能表自使用以来各费率单元及总计单元累计电能值。

3.7赊欠金额用户已使用但未缴纳电费的金额值,该值小于零。

3.8赊欠门限金额允许用户合法使用的最大赊欠电费。

3.9报警金额剩余金额不足的报警值。

当剩余金额小于等于报警值时,电表给出声光报警。

3.10 阶梯电量阶梯电量是将一个自然月使用电量分为两段或多段,每一分段用电量范围内都有一个单位电价,单位电价在分段内保持不变,但是单位电价会随着分段而变化。

3.11 阶梯电价:针对不同阶梯电量制定的单位电价。

3.12 负荷开关电能表的组件,用于切断和恢复用户负载,包括继电器以及继电器相联的电子控制部分。

4 特殊资质要求4.1 投标单位资质要求4.1.1投标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法人,并具有在有效期内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4.1.2投标人企业注册资本金须在万元及以上人民币4.1.3投标企业必须是国家电网公司不信任名单之外的企业,并应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具有银行提供的AA级及以上资信证明表1 样品抽样表批量范围N抽样样本数量n拒收判定AcRe501~120080231201~3200125343201~100002005610001~350003157835001~1500005001011150001~500000800141550000112502122注:Ac-接收数;Re-柜收数。

1.5 验收结果处理6.6.1公司系统各验收单位应及时汇总验收结果及相关信息并上报国家电网计量中心,这些内容将作为该供货商的供货品质参数记录在案,作为今后招标过程中的评价依据。

6.6.2 对于由供货商产品质量问题造成拒收所产生的损失,买方有权向卖方提出索赔。

6.6.3 对于同一批供货连续两次出现拒收,买方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相应赔偿此供货商将被列入不信任名单,在今后的招标中给予考虑。

6.6.4对整批退货的情况,投标人应予赔偿,赔偿费用= 本批次电能表中标单价*本批次到货数量*15%。

6.6.5验收与运行质量问题以买方委托的计量技术机构的判定为准。

2 供货与运行质量保证要求7.1 供方提供的产品必须是全新的,符合国家最新规定的有关技术标准,并满足本项目招标文件及技术协议书的规定。

招、投标文件的要求与技术协议的要求不一致时,以较高标准为准。

供方发货时应提供出厂检验合格证明。

7.2 供货期限:签订供货合同之日起三个月内。

(建议在合同中另行规定)7.3 供方提供的产品和设备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或存在缺陷,买方可予以拒收如处理缺陷超过合同的规定期,应按延付交货进度赔款,如处理后设备仍不能满足合同中规定的技术要求时,以供货方违反双方签定的合同论处,买方有权提出索赔甚至退货。

7.4 对于设备的技术指标不满足技术规范书要求但满足国家标准的,买方认为可以接受时,采取赔偿处理,赔偿金额由供需双方协商不满足技术规范书要求且不满足国家标准的,应予以退货处理。

7.5 供方保证本合同货物中提供的资料正确完整,应至少提供包括原理图、安装图、产品说明书、合格证、出厂报告、配套检验软件光盘、装箱单及其他相应技术资料。

7.6 供方除提供合同所列出的货物之外,还应提供为保护货物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安装维护所必须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等附件。

7.7 交货时供方应提供现场免费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仪器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7.8 产品制造完成后并通过试验后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保护、确保其不受污损。

7.8.1 产品部件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

7.8.2 在包装箱外应标明买方订货号、发货号。

7.8.3 各种包装应能确保各另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7.8.4 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CB191)7.8.5 随着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7.8.6 供货方负责运输至买方指定地点。

7.9 在货物出厂之前,买方可以到供方生产地进行监造和出厂检验,供方应提供方便。

监造的时间安排由双方协商确定。

7.10 监造代表在监造过程中如果发现货物或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合同要求时,监造代表有权提出意见,供方须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交货质量。

7.11 不论供方是否参与监造与出厂检验,是否签署了监造检验报告,均不能免除供方对货物质量应付的责任。

7.12 在设备使用期内,因设备质量问题给买方造成的经济等方面损失,供方应承担相应责任。

1 售后服务要求8.1 供方应协助招标方进行现场试验调试、试运行和验收。

8.2 质量保证期为合同货物通过验收并投运后12个月(或18个月、3年),如由于买方原因未在最后一批货物到达目的地之日起10个月内完成验收并投运,则为供方发运的最后一批货物到达目的地之日起18个月。

8.3 质量保证期的终止不能视为供方对货物中存在的可能引起合同货物损坏的潜在缺陷所应负的责任的解除,潜在缺陷指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在质量保证期内被发现的货物的隐患,供方对纠正潜在缺陷应负责任。

其时间应保证到质量保证期终止后第一次大修(通常为五年)。

8.4 在质量保证期内,对合同货物实行三包,在合同货物的整个寿命周期提供必要的维修及服务负责提供设备接线图以及必要的技术文件及图纸等负责对用户维护人员、运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提供培训资料供方应提供上述相关的服务,但不局限于上述陈述的部分。

8.5 设备在质量保修期内发生的质量问题,在供方更换或修理后应对相应修理和更换部件的质量保证期予以延长。

8.6 在质量保证期内,如发现供方提供的货物有缺陷,不符合合同规定时,如属供方责任,则买方有权向供方提出索赔。

由此产生的到安装现场的换货费用、运费及保险费由供方负担8.7 在产品长期运行超出质量保质期经鉴定实属产品先天性问题,供方应及时予以处理,对需更换的部件可收取一定的材料成本。

8.8 供方应对软件进行定期更新并提供免费升级。

8.9 在供方接到买方的服务要求后,应在12小时内作出响应,48小时内按要求派人到指定地点提供服务。

3.1.4投标人必须取得权威机关颁发的3C认证证书、ISO9000系列的认证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4.1.5投标人必须提供具有和招标产品对应、有效的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或国家规定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4.1.6 投标人为同一个人的两个及两个以上法人,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只能有一家参加同一包(或子包)的投标4.1.7代理国外产品的投标商,必须提供相应的代理及授权证明文件,以证明投标人投标产品的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能力,代理产品必须获得有效的国家质检总局的型式批准。

4.2 投标单位投标设备生产能力、供货能力及信誉要求4.2.1投标单位必须具有生产投标产品所需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产品及元器件检测设备的能力4.2.2投标单位对外购原材料、配套元件和外部委托加工及进口散装的部件应具备进行进厂验收所需的检测设备,或由生产方提供检测合格证明4.2.3投标单位投标设备年生产能力达万只及以上4.2.4投标单位近三年总销售量达万只及以上4.2.5投标人应充分考虑到本次招标所提交的交货期时最大生产能力,其已承接其他客户的订货和本次若中标后承接的其他订货,不可以大幅度超过自己的饱和生产能力,否则将视为违背商业信用和诚实的原则。

4.2.6投标人应充分预计到:若中标并签订合同,在收到合同规定支付的预付款后,还应具备充足的资金,确保本次中标设备所需设备、材料的生产供货按合同规定顺利进行。

任何因资金问题造成推迟供货和其他履约缺陷,投标人不可推卸合同规定其应负的责任。

4.2.7近年投标人在国内设备/材料招投标活动、供货合同履行、售后服务等方面,无严重不良纪录,未受到国家电网公司或各省级电力公司公开通报批评投标人无涉及商业贿赂等相关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1.1 投标设备入网技术条件、运行质量要求4.3.1国产、合资工厂生产的投标产品应出具由国家电网计量中心出具的有效期内的全性能试验报告(含通信测试)4.3.2投标单位所投标设备或同类产品应运行稳定可靠,宜具有在公司系统年及以上的运行业绩,且未发生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退换货或投诉事件,未因该产品原因出现过事故(出现过事故,但已采取了有效的整改措施及善后处理,并得到验证的情况,需提供文件证明) 4.3.3所投标产品应有个以上省级电力公司运行记录(附运行证明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