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曲线题专题复习总结一、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坐标曲线图表示:
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但不利于出口。
用坐标曲线图表示:
三、用曲线图理解价格的变化
1)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价格由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1、价值决定价格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商品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格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价值量越低,价格越低。
四、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A)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B)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1)互为替代品(甲价格与互为替代品乙的需求量同向变动)
2)互补商品(甲价格与互补商品的乙需求量反向变动)
五、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供给);某种商品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供给)。
六、用曲线图理解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1、收入(当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二者成正比。
2、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低。
二者成反比。
3、收入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小。
二者成反比。
七、【曲线特点】
根据需求法则,若以需求价格为纵轴,需求数量为横轴,那么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如图一所示,当商品的价格由P1下降到P2时,需求量由Q1增加到Q2。
【知识拓展】
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如人们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人们的偏好,消费风气等)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即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移。
每一条需求曲线代表一种
需求。
如图二所示,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收入增加或其他因素使得需求量增加,则d1为原有的需求曲线,d2为变化后的需求曲线。
八、【曲线特点】
若以价格为纵轴,供给数量为横轴,那么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向左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三所示,当商品的价格由P1上涨到P2时,其供应量由Q1增加到Q2。
【知识拓展】
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如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即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供给减少,供
给曲线向左平移。
每一条供给曲线代表一种供给。
如图四所示,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则d1为原有的供给曲线,d2为变化后的供给曲线。
高考题训练经典
1.【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12题】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
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2.【2013全国新课标Ⅱ卷15题】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
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
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图4所示。
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A.P0,Q0
B.P1,Q2
C.P1,Q4
D.P2,Q1
答案:C
3.(2015年·安徽卷)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
不考虑其他因
素。
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答案:B
4.【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14题】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流感特效药的制药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为保证药品的正常供给,政府对该类制药企业实施生产补贴,若用S、S’表示补贴前后该药品的供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准确反映补贴前后该药品供给变化的图示是
答案:A
5.【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12题】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创作完成后,都城洛阳的人们都认为写得好,争相传抄,一下子使纸帛的价格贵了好几倍,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若。
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正确反映“洛阳纸贵”的是
答案:B
6.【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12题】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
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答案:C
7.【2017年全国新课标3卷13题】因钢铁行业复苏,导致对铁矿石需求增加。
在此背景下,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矿产企业不断增产,引发业界对铁矿石价格战的担忧。
对于这种担忧的产生,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正确的是
答案:A
3、正本清源
1、全国卷的四道经典供求曲线题,不是直接考西方经济学,而是考高中《经济生活》。
高中《经济生活》告诉我们:供求影响价格的前提下,价格影响供求。
这个基本的经济原理,用数学坐标系表示,就是供求曲线图。
在数学坐标系中,为表达“供求影响价格”这个前提和基础,按照数学坐标系的表示常规,令供求数量为自变量用横轴表示,令价格为因变量用纵轴表示。
在这个前提和基础上,如果要表述“价格影响供求”,则价格所在的纵轴作为自变量,供求数量所在的横轴作为因变量。
这样,在同一个坐标
系中,就把价格与供求之间的互动关系充分表达了出来。
在坐标系中,如果横轴的供求数量为自变量,那么曲线表示供求影响价格;如果纵轴的价格为自变量,那么曲线表示价格影响供求,此时的曲线叫做供求曲线。
2、表达价格影响供求的供求曲线图,商品自身价格是自变量,供求数量是因变量。
供求曲线的变化有两情况:
第一、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其他因素不变,引起供求数量变化,用“一条线”即“点的移动”表示供求量的变化。
第二、商品自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引起供求数量变化,用“两条线”即“线的移动”表示供求的变化;此时,因为供求数量变化,可致价格变化,图示为均衡点称动,这种情况下,供求数量成为自变量,价格成为因变量。
3、题干中对曲线的表述具体、明确、详实,图示中的坐标系横轴、纵轴和曲线都有具体、明确、详实的文字标注;曲线的斜率、
曲线称动的幅度很考究,有其内在的科学性,经得起推敲,绝非随便图画。
结论:回顾历史,重温高考经典,正本清源,切忌乱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