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读书月活动方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读书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
3一8岁是一个人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所以,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给孩子人生发展最好的精神食粮。
读书的人是最美的,孩子和成人同样需要书的熏陶,童年时养成的阅读习惯会像忠实的伙伴一样伴随孩子一生。
为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浓浓氛围,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发幼儿从小对书籍、阅读的兴趣,我园读书月活动将在四月拉开序幕,并以“书香润童心,好书伴成长”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一、活动目标1.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促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建设。
2. 引导师生与经典好书为伴,激发师生阅读的兴趣,提高我园教师的师德修养和综合能力。
3.鼓励幼儿接触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发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
4. 让书籍为幼儿打开一扇窗,开启一道门,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活跃幼儿的思维,陶冶幼儿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读书的快乐。
二、活动时间:2019年4月1日—4月30日三、活动对象:全体教师、幼儿及家长。
四、活动准备1. 起草“亲子阅读倡议书”2. 家园的阅读环境创设,为幼儿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氛围3. 添置适合本年级幼儿阅读的书目,充实班内图书角。
每位幼儿带2—3本图书来园,数量够班级人均一本,进行图书分享。
4.建立借书制度(班级和家长):班级或幼稚园图书室借阅;家长可以按照借书程序,每周从幼稚园借书回家和幼儿共同阅读(建立借阅登记簿)。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4月7日程序:1.制订“书香润童心,好书伴成长”读书月活动方案。
2.各年级初步确定领取书目。
鼓励幼儿带2—3本图书来园分享,丰富班级图书角。
并创设“图书医院”,和幼儿一起将3.宣传发动,营造氛围(1)各班级以及环创组成员做好班级和园区的环境创设,并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开辟一片温馨的阅读天地,和孩子一起挑选喜欢合适的图书投放其中。
营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阅读氛围。
(2)利用微信群宣传绘本阅读意义及“亲子阅读倡议书”,使家长重视阅读,能够积极陪伴孩子阅读。
并利用休息时间带孩子参观书店、书城,和孩子一起购买图书。
(3)在各班家园联系栏上设置“分享阅读”专栏:指导家长阅读的文章、亲子阅读的经验分享、用于展示“好书分享”“亲子阅读”照片、读书趣事、推荐书目的板块等。
(4)利用晨锻、户外活动、午睡、餐前准备等时间播放幼儿儿歌,故事,诗歌等内容。
(5)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利用锦兰书阁和阅览室,并提前做好时间安排。
4.各班“故事爸爸、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报名登记并申报要分享的故事。
5.“故事空间”广播站人员安排(中大班各选两名幼儿,于4月每周二、四午睡前为全园小朋友广播睡前小故事)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自信,给幼儿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6.中大班舞台剧绘本挑选、展板制作、服装、道具构思,设计。
(二)实施操作阶段:4月8日—4月19日1.“故事爸爸、故事妈妈”进课堂4月8日—12日各班可安排1—2名家长走进课堂和本班幼儿分享故事。
(可以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分享,有道具或多媒体更好。
)各班老师提前和保安室沟通好时间并做好活动拍摄和记录。
2.家园共读,老师将所讲绘本向家长推荐,(可推荐自己讲的,也可以是同一类的等)辅导家长如何陪伴幼儿读绘本,可以从哪些角度解读绘本,可以进行哪些拓展内容等。
可分多天辅导,一天与家长交流一个主题。
3.班级统一阅读及分享时间:自由阅读:每天固定10—20分钟的幼儿阅读时间。
(时间自己定,大班逐渐增加讲的环节)4.亲子共读时间:鼓励家长,自4月8日起至4月底,每天坚持亲子共读10-20分钟并坚持在朋友圈打卡,可以自制阅读存折(如:和孩子商量好每日阅读时间,并郑重让孩子按手印,认真听故事存1分,能提问题存2分,能讲故事存5分,每存够10分可以满足孩子一个小愿望,作为支取,同时作为评选“书香家庭”的重要依据)。
5.开展“好书分享”活动。
(1)丰富班级图书,发动家长,鼓励孩子把家里的好书带到幼儿园,与同伴一起分享。
(2)引导幼儿每天进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的交流。
时间放在班级统一阅读时间内。
6.KC年级组各班开展古诗吟诵、“漂流小书包”等活动,扩大阅读面。
古诗吟诵古诗参考《静夜思》、《悯农》、《春晓》、《咏鹅》、《画》、《草》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尝试背诵。
2.体验古诗中情感。
活动重点:愿意学念古诗活动难点:尝试吟诵古诗活动准备:古诗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师:小朋友看一看,图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图片)幼儿:自由回答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亲人。
展开:朗诵古诗:师:老师这有一首古诗,看看他想家乡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静夜思)讲解古诗含义。
(根据古诗内容做简单动作)师:我们给古诗编上动作,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如分组读)结束:“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
延伸:回家尝试吟诵给爸爸妈妈听!漂流小书包活动目标:1.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家庭图书的资源共享,让孩子们分享更多的图书。
2.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体验分享的快乐,增进社会交往能力。
3.建立家庭、幼儿园合作阅读共同体,搭建起家园沟通交流的平台,在互助、共享中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活动要求:1.珍爱同伴的图书,如发现破损,请及时修补,并告知班级老师。
2.每天漂流小书包的人数根据各班人数机动搭配,争取5天完成“漂流小书包”活动。
3.请家长指导幼儿认真阅读,并及时填写阅读记录卡。
活动准备:每位幼儿准备2-3本图书,装图书的小书包。
活动过程:班级漂流活动幼儿每人从家里挑选2-3本自己最喜欢的图书,汇集到班级作为读书漂流活动的资源。
在园时间,各班将漂流图书在班级内组织幼儿分享阅读。
离园时,幼儿把“漂流小书包”带回家,进行亲子共读。
漂流活动结束后,统计清楚并将图书归还给幼儿。
7.KD、KE年级组各班组织幼儿欣赏故事、讨论并确定中英文舞台剧题材,一起制作宣传海报、并认真排练。
(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多动脑、动手,积极参与,生成属于自己的舞台剧。
)(三)评比阶段:4月22日-4月26日1.进行“书香家庭”的评选。
评选条件:(1)幼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深厚的阅读兴趣,能在班级阅读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2)父母有固定时间与幼儿一起亲子阅读,能坚持21天及以上每日读书打卡,完成亲子共读反馈表。
(3)能与同伴分享图书,勇敢在同伴前讲故事,能耐心听同伴讲故事。
(4)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幼稚园组织的各项活动,出谋划策。
奖品设置:精选绘本一套+“书香家庭”荣誉证书。
2.“书香班级”评选结合各班环境创设,阅读氛围以及“书香家庭”数量统计,评选“书香班级”。
2.中大班舞台剧展演、评选。
4月24日(KD1、KD3)、25日(KD2、KE)下午2:30,在四楼多功能厅进行舞台剧展演,托小班幼儿观演,行政人员以及课程孵化中心成员参评。
附:(表一)阅读月“故事爸爸/妈妈”活动记录表相关课程渗透:《参观图书馆》活动目标:1.认识图书馆,知道图书馆的作用,初步了解借阅图书的方法和规则。
2.感受图书馆中安静的氛围,萌发阅读兴趣,喜爱读书。
准备1.经验准备;对各种书感兴趣,喜欢看书。
知道要爱护图书,2.物质准备:与图书馆联系参观事宜。
重难点分析1.重点: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作用。
2.难点:了解借阅图书的方法和规则。
过程1.通过谈话引起幼儿参观图书馆的兴趣。
提问:你喜欢看书吗?你看过什么样的书?哪里存放着各种各样的图书?(让幼儿知道图书馆里的书最多,很多人经常到图书馆看书、借书。
)教师:图书馆到底是什么样的?和我们幼儿园的图书室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图书馆去看一看,好吗?2.讨论参观注意事项。
知道图书馆是一个很安静的地方,在图书馆要听从图书管理员的安排,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看书;知道要爱护图书馆的设施……3.参观图书馆。
观察图书馆的大门,了解图书馆的名称。
听图书管理员作简单介绍。
了解图书馆中有多少藏书,有多少种书籍,图书馆的变化……参观书库,感受图书的种类多样,数量繁多。
引导幼儿观察图书馆中有许多书柜,一本本图书整齐地摆放着。
教师指着书柜上的标签,读给幼儿听,使幼儿了解图书馆里的书是分类摆放的,引导幼儿发现图书上的分类标签。
提问:“图书为什么要分类放,这有什么好处?”观察人们借书的步骤:根据图书的分类寻找自己想看的书—一到图书管理员处登记、记录。
教师咨询图书管理员记录什么,并向幼儿介绍。
请幼儿咨询借书的人:书要什么时候还?书借回家看时要注意什么?小结:知道借的书要登记后才能拿出图书馆,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在家阅读时要爱护图书,不能损坏和丢失。
参观阅览室,引导幼儿发现并感受阅览室的安静和读书人的专心。
4.组织幼儿在阅览室阅读图书,引导幼儿爱护图书,小心拿取翻阀,归还时要放回原处,阅读时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活动延伸:参观时教师可拍摄一些图书馆设施的照片,回园后让幼儿结合图片回忆谈话,使幼儿加深对图书馆的认识。
为了便于幼儿了解借书的程序,教师可以带上图书馆的借书证,在参观的时候让孩子看到借书的过程。
2.家园联系:为了让幼儿能更好更细致地了解图书馆,可以让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参观图书馆,来园再相互交流。
3.可利用餐前活动时间组织幼儿谈谈参观图书馆的感受。
引导幼儿开办“小小图书馆”,为开办图书馆提建议、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