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物品检验规范(刀具、量具)目的:为了使进厂的采购的刀具、量具得到有效地检验,特制订本检验规范。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采购的刀具、量具。
主题内容:1、刀具、量具类1.1技术要求1.1.1质量证明:本公司采购的刀具、量具必须附有证明该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出厂合格证,并且合格证上的规格、级别与实物相符。
调研时有品牌要求的,要核对所采购的产品是否是该品牌的,采购部要在入库单上注明品牌要求,否则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1.1.2质量要求:a.采购的刀具量具包装完好无损,并附有合格证。
b.采购的产品必须表面无锈蚀、无损伤。
c.采购的刀具材料最低硬度应在60HRC以上,对于碳素工具钢材料,在室温条件下硬度应在62HRC以上;高速钢硬度为63HRC~70HRC;硬质合金刀具硬度为89HRC~93HRC。
d. 采购的刀具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e.进厂的量具符合以下要求:1.1.3外观1.1.3.1 要求:卡尺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
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
游标刻线应刻至斜面下边缘。
卡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1.1.3.2校验方法:目力观察1.1.3.3各部分相互作用1.1.3.4 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
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
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应不超过1/4转,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应不超过1/2转。
尺身和尺柜的配合应无明显晃动。
1.1.3.5校验方法:观察和试验。
对于尺身和尺柜的配合质量,用手轻轻摆动活动量爪,进行校验。
1.1.3.6 刻线宽度和刻线宽度差。
1.1.3.7要求:应不超过表4的规定。
表4 (mm)分度值刻线宽度刻线宽度差0.02 0.08-0.12 0.020.05 0.08-0.15 0.030.10 0.08-0.20 0.051.1.3.8 校验方法:尺身和游标的刻线应至少各抽3条。
刻线宽度差以受校刻线中最大与最小宽度之差确定。
1.1.3.9零值误差1.1.3.10 要求:零值误差以零刻度线和尾刻度线的重合度表示,应不超过表9的规定表9分度值零刻线重合度尾刻度线重合度0.02 ±0.005 ±0.010.05 ±0.005 ±0.020.10 ±0.010 ±0.031.1.3.11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
必要时用放大镜或工具显微镜检定。
1.1.3.12示值误差1.1.3.13 要求: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尺寸范围分度值0.02 0.05 0.10示值误差0-300 ±0.02±0.05 ±0.10>300-500 ±0.04±0.05±0.10>500-700 ±0.05±0.075±0.10>700-900 ±0.06±0.10±0.15>900-1000 ±0.07±0.125±0.151.1.3.14校验方法:用鉴定过的千分尺,对于尺寸范围在300mm内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对于尺寸范围大于300mm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
带深度尺的卡尺,深度尺在尺寸20mm一点检定。
其示值误差不超过卡尺游标的分度值检定时,每一受检点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检定。
每受检点里端外端尺寸之差应不超过表11的规定。
尺寸分度值范围0.02 0.05 0.10每受检点里端与外端尺寸之差0-200 0.01 0.03 0.05>200-500 0.02 0.05 0.05>500-1000 0.04 0.04 0.101.1.4 千分尺校验规程应按各标准要求执行校验1.1.4.1外观:新制的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刻线应清晰均匀。
检定用目力观察1.1.4.2各部分相互作用1.1.4.3 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
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1.1.4.4试验和目力观察1.1.4.5 刻线宽度及宽度差1.1.4.6固定套管纵刻线和微分筒上的刻线宽度为0.15-0.20mm,同一把千分尺上的刻线宽度差应不大于0.03mm。
1.1.4.7 两测量面的平行度1.1.4.8 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测量范围(mm)0-25 25-50 50-75 75-100 100-125 125-150150-175175-200200-300示值误差0级±2 ±2 ±2 ±2 --- --- --- --- ---- 1级±4 ±4 ±4 ±4 ±5 ±5 ±6 ±6 ±71.1.4.9 校验方法:用鉴定过的游标卡尺来校验。
测量上限大于150mm的千分尺可只检测微头的示值误差。
用专用量具按0-25mm的千分尺受检点检定,测微头各点相对于零点的示值误差不超过3微米。
1.1.4.10校对用量杆1.1.4.11要求:校对用量杆尺寸偏差和两测量面平行度不超过《校对用量杆参数表》表4的规定。
校对用量杆的公称尺寸(mm)尺寸偏差两测量面的平行度(微米)0级1级25 ±1 ±2 150 ±1.5 ±2 175 ±1.5 ±2 1.5100-125 -------- ±2.5 2150-175 -------- ±3 2.5200-225 -------- ±3.5 3.5250-275 -------- ±3.5 3.5325-375 -------- ±4 4425-475 -------- ±5 51.1.4.12 校验方法:量杆的尺寸及工作面的平行度在钢直尺用比较法进行检定。
对于平测面的量杆应采用在鉴定过的钢直尺上检定。
对于球工作面的量杆,应用直径为8mm的平面测量进行校验。
1.1.5 钢直尺校验规程1.1.5.1 钢直尺必须经过国家法定计量监督机构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于检验过程。
1.1.5.2 钢直尺用不锈钢片制成。
尺的正面上、下两边必须有线纹。
所有同名分度的线纹应等长。
1.1.5.3 尺的端边、侧边不应有毛刺、锋口、锉痕及影响使用的锈迹。
1.1.5.4 使用者发现钢直尺的精确度石疑问,必须停止使用,并立即向计量员报告,由计量员进行处理。
1.1.5.5 计量员对精确度有疑问的钢直尺,必须做出下述处理:a、停止使用,并对已用此尺检验过的产品重新检验。
b、送国家法定的计量监督机构进行鉴定。
c、若不合格,则做报废处理。
1.1.5.6 检验人员使用的钢直尺必须每班校验一次。
1.1.5.7 必须用鉴定过的游标卡尺来校验钢直尺,可以先把卡尺展开,并使其在某一整数的刻度值上,用游标卡尺的刻度值来校对钢直尺,用目视法官查此事的钢直尺的刻度和游标卡尺的刻度的对比差值是否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1.1.6 钢卷尺校验规程钢卷尺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整条钢带制成。
尺带两边必须平滑,不得有锋口和毛刺。
线纹必须清楚。
1.3抽样及判定依对于刀具每批按20%的比例进行抽检:有1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不合格时,判定为整批不合格;量具进行全数检验。
质量管理部采购物品检验规范(轴承类)目的:为了使进厂的采购轴承得到有效地检验,特制订本检验规范。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采购轴承。
1.1技术要求1.1.1质量证明:本公司采购的轴承必须附有证明该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出厂合格证,并且合格证上的规格、级别与实物相符。
调研时有品牌要求的,要核对所采购的产品是否是该品牌的,采购部要在入库单上注明品牌要求,否则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1.1.2质量要求:采购的轴承必须表面无锈蚀,轴承转动自如。
1.1.3轴承外形尺寸符合以下要求:轴承内孔直径公差符合下表要求(μm)轴承公称内径d(mm) 0级轴承公称内径d(mm) 0级超过到下偏差超过到下偏差0.6 2.5-8 250 315 -352.5 10 -8 315 400 -4010 18 -8 400 500 -4518 30 -10 500 630 -5030 50 -12 630 800 -7550 80 -15 800 1000 -10080 120 -20 1000 1250 -125120 150 -25 1250 1600 -160 180 250 -30 1600 2000 -200轴承公称外径D(mm)0级轴承公称外径D(mm)0级超过到下偏差超过到下偏差2.5 6 -8 250 315 -356 18 -8 315 400 -4018 30 -9 400 500 -4530 50 -11 500 630 -5050 80 -13 630 800 -7580 120 -15 800 1000 -100120 150 -18 1000 1250 -125 150 180 -25 1250 1600 -160 180 250 -30 1600 2000 -200轴圈公称内径(mm) 0级轴圈公称内径(mm) 0级超过到下偏差超过到下偏差0 18 -8 120 180 -2518 30 -10 180 250 -3030 50 -12 250 315 -3550 80 -15 315 400 -4080 120 -20 400 500 -45座圈公差外径D(mm) 0级座圈公差外径D(mm) 0级超过到下偏差超过到下偏差10 18 -11 315 400 -4018 30 -13 400 500 -4530 50 -16 500 630 -5050 80 -19 630 800 -7580 120 -22 800 1000 -100120 180 -26 1000 1250 -125 180 250 -30 1250 1600 -160 250 315 -35 ---1.1.4轴承硬度符合标准要求,硬度应在HRC60—66之间。
1.2检验方法1.2.1对1.1.1、1.1.2项目目测检验,对合格证、品牌、规格型号进行核对。
1.2.2.对1.1.3、1.1.4项目利用游标卡尺、内径百分表、外径千分尺、硬度计进行检验。
1.3抽样及判定依据对于轴承每批按20%的比例进行抽检:有1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不合格时,判定为整批不合格。
质量管理部采购物品检验规范(电器件)目的:为了使进厂的采购电器件得到有效地检验,特制订本检验规范。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采购电器件。
1.1技术要求1.1.1质量证明:本公司采购的电器件必须附有证明该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出厂合格证,并且合格证上的规格、级别与实物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