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第一部分:技术响应一览表 (5)第二部分:技术建议书内容 (6)1. 概述 (6)2. 设计原则 (10)3. 设计规范和依据 (12)4. 系统功能和特点 (13)5. 方案设计 (14)5.1. 系统构成及原理 (14)5.2. 用户需求分析及前端分布 (16)5.3. 实施方案设备选型及配置 (17)5.3.1 公共广播工程设计的一般顺序 (17)5.3.2 广播扬声器的选用和配置 (18)5.3.3 信号的放大和处理设备 (21)5.3.4 节目源设备 (23)5.3.5 传输线路 (24)5.4. 设备清单及报价 (26)5.5. 选型设备性能及参数 (29)6. 工程实施方案 (50)6.1. 施工组织 (50)6.1.1. 施工组织架构图 (50)6.1.2. 人员调配及职责分工 (51)6.2. 施工前期实地勘测 (53)6.3. 系统图纸设计 (53)6.4. 系统设备订货计划 (54)6.5. 施工人员进场计划 (54)6.6. 线管、线槽、线缆施工 (56)6.7. 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计划 (56)6.8. 工程进度计划与控制 (59)6.8.1. 工程进度计划表 (59)6.8.2. 工程进度控制过程 (60)6.9. 工程质量控制 (63)6.9.1 质量程序文件 (63)6.9.2 质量体系 (64)6.9.3 质量体系文件 (64)6.9.4 质量保证文件 (67)6.9.4 IS09000 质量管理体系 (68)6.10. 工程系统调试 (69)6.10.1 一般规定 (69)6.10.2 调试 (70)6.11. 工程验收 (70)6.11.1 一般规定 (70)6.11.2 验收条件 (70)6.11.3 验收资料 (72)6.11.4 验收判据 (72)6.11.5 工程验收 (73)7. 培训计划书 (74)7.1 现场培训 (74)7.2 培训计划 (75)7.3 提供质保服务的机构及人员 (77)8. .................................................................................................................................. 售后服务778.1 提供货物“三包” (78)8.2 售后服务 (80)8.2.1 “三包”期间保修承诺 (80)8.2.2 “三包”之后保修服务 (82)9. .................................................................................................................................. 技术差异表84第三部分:公司相关资质 (84)1. .................................................................................................................................. 公司简介842. .................................................................................................................................. 业绩清单843. .................................................................................................................................. 公司相关证件 (84)第四部分:相关设备的资料及彩页 (85)第一部分:技术响应一览表说明:根据对应招标文件用户需求书逐条应答并按要求填写下表。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逐条对应招标文件用户需求书的条目,对完全响应的条目在下表相应列中标注“O” 。
对有偏离的条目在下表相应列中标注“某”。
用户需求书第二部分:技术建议书内容1•概述建设学校公共广播系统,创建丰富多彩的学校广播文化,对于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通过学校广播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具有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不仅是改革教学模式的制高点,更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水平的基础。
学校公共广播系统的建设,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服务。
建设紧密结合教育教学的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实际,本着高效、适用的原则,严格规范学校公共广播系统针对目前学校公共广播系统建设的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满足层次的教育信息化需求,切实地为教育教学划时代的变革服务,为教育教学的革新,变通提供决策性的依据,根本性的实现平台。
一个完备的学校网,应在教师备课教学、学生学习、教务管理、行政管理、资源信息、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辅助、支持功能、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高全面、切实的支持。
学校的公共广播主要作用是信息发布及休息时间的背景音乐播放,创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我们设计的公共广播系统采用单声道播放。
在一些不同功能的区域播放不同的节目内容。
公共区域主要是轻音乐为重点。
公共走道以低音量的音乐为主。
这些优美的音乐在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惬意的环境。
由于学校教学楼楼层较高,楼内人口密度大,所以防火是重要问题之一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紧急广播系统长期不用使其可靠性大大成问题,往往平时试验没有问题,但是在正式使用时候便成了哑巴。
所以在背景音响和紧急广播设计在建议把两者集成在一起,组成通用性极强的公共广播系统。
这样既可以节省投资,又可以使系统处于完好运行状态口。
只要任何地点发生火警,传感器即时发出信号并传送给消防中心,消防中心通过计算机处理,排除误操作后,随即开通报警信号及紧急广播,自动喷淋设备等,对火场面积进行有效地控制,并协助人员安全疏散。
近年来,学校广播有了新的定义和要求,在提供广播、出操、呼叫、通知、可持续扩容的教学环境的同时,还需要便于统一管理和控制。
广播系统应用定压技术,解决了因距离产生的局限。
为学校公共广播提供了一种实现的方案。
如果通过计算机增加了“自动播放系统” ,可十分容易地做到无人值守及定时、定内容的播放,实现智能化学校的功能。
广播系统在学校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每个学校每天都需要用到广播来播放广播体操,眼保健操,通知及上下课铃声等。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校公共广播系统带来了划时代的革命,学校公共广播系统的职能再也不局限于公共广播的功能,现代教学中英语听力教学、考试等新的需求仅靠传统的公共广播已经不能满足。
学校对于广播系统要求稳定可靠,功能强大,音质清晰,操作方便,自动播放,分点、分区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学校希望根椐其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量身定做,提供个性化设计服务。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的推进及“校校通” 工程的全面实施,近几年来,闭路电视、宽带网络、计算机多媒体及互联网在学校被广泛应用,并逐步走进教学与教务管理。
这就为开发性能更高,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新一代教学用数字化智能广播成为可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一个“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国际间交往越来越密切,中国逐渐同世界接轨,对教育部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的外语升温,中高考也已将外语听力作为考试内容,学校现有语音室容量小、机动性差、学生多,难以进行外语听力同步训练及考试,如何创造一个幽雅轻松的学习工作环境,也已被许多教育专家提了出来,让优美的音乐代替刺耳的铃声,让学生在课间听到轻松的音乐,不仅可以放松紧张的情绪,并可陶冶情操,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各个学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文明生活的高标准要求,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高效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并根据各种不同学校的需要,从项目的具体实际出发,做到配置合理,留有扩展余地,技术先进,性能价格比高,确保系统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
本方案根据项目提供的相关文件,并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参照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并结合我公司从事过的多个项目所积累的经验,编制出这套技术方案。
若对本方案的内容或其它方面有不详尽之处,我们随时欢迎您们的宝贵意见。
2. 设计原则本项目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
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
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其具有以下原则:1、先进性与适用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
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同时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系统,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2、经济性与实用性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3、可靠性与安全性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4、可扩充性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
并根据今后该项目工程的实际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同时,该项目设备的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以便在系统中改造新的控制点;系统中还保留与其他计算机或自动化系统连接的接口;也尽量考虑未来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
5、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以尽量降低系统造价。
6、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本项目系统设备控制需要高效率、准确及可靠。
本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监控,时时动态撑握监视及报警情况。
公共广播系统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减少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另外,系统的综合统筹管理可使设备按最优组合运行,在最佳情况下运行,既可节能,又可大大减少设备损耗,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