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小麦农业气象服务手册模板

冬小麦农业气象服务手册模板

冬小麦农业气象服务手册若羌县气象局—二年七月、八前言若羌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东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

总面积199222 平方千米,是中国县域面积第一大县。

县城距州府库尔勒444 千米。

全县辖一个管委会、三镇、五乡、一团场,总人口5.6 万人,有维、汉、回、东乡等15 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数占40%。

若羌县境内高山、盆地相间,地形多样。

北部有塔里木盆地及东天山的北山部分,东南部和南部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山地,阿尔金山巍峨雄伟,气势磅礴,山势陡峻,昆仑山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主要河流有:若羌河、瓦石峡河、塔什萨依河、米兰河、塔特勒克布拉克河、车尔臣河、塔里木河、孔雀河;玉苏普阿勒克河、阿提阿特坎河、依协克帕提河、色斯克亚河、阿其克库勒河、喀夏克勒克河,均属于内陆型河流,年总径流量11.76 亿立方米。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全世界1/3 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

小麦的营养价值很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1%—14%(高的可达17% —18%),高于一般谷类作物。

小麦类型和品种繁多,分布广,对土壤、气候条件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稳产、高产。

小麦适于机械耕作,生产成本低,劳动生产率较高。

冬小麦利用秋末及冬季低温季节,既可以与夏播作物复种,还可以与冬、春、夏作物带状间作、套种,对改革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都有重要意义。

若羌县平原农区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适合各种粮食作物的生长,冬小麦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全县冬小麦种植面积3 万亩,种植品种主要是新冬18 号、新冬20号、新冬22号、等优良品种。

一、冬小麦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一)播种- 出苗期确定冬小麦的适宜播种的时期,可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推算。

在正常情况下,冬小麦从播种到长出2-3个分蘖需》0C的积温520C左右。

在一个地区,从当地气温稳定降到0C,往前推算到积温为520C的日期,便是当地播种的最适宜的日期,一般来说,这个日期是当地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C期间。

库、尉、轮地区和且、若地区在9 月15 日至10 月10 日,北四县在9 月11 日至9 月16 日左右。

1. 适宜气象条件(1)日平均气温》15C的终日是小麦适宜播种的温度指标之一。

小麦适宜播种的温度指标为日平均气温15-20 C。

(2)播种至出苗需110C-120 C积温。

( 3)播种时要求土壤相对湿度为65%-80%。

在适宜的土壤水分下,小麦不仅出苗快,出苗齐,而且能促进冬前分蘖。

(4)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2 C,最适为15-20 C,最高为35-40 C。

2. 不利气象条件(1)冬前积温<3500, —般无冬前分蘖;日平均气温高于20E播种常使低位蘖缺失,并引起拔节,不利于安全越冬。

( 2)土壤相对湿度大于85%或小于60%则不利于小麦出苗。

( 3)但在地表板结或土壤湿度过大时,往往因缺乏氧气而影响种子萌发,甚至霉烂;即使勉强萌发,长势也很弱。

( 4)土壤水分不足则根易早衰,水分过多土壤空气不足,根系也受抵制。

3. 生产措施( 1 )播前准备①播前整地:灌底墒水后,适耕状态耕后耙耱,做到地边整齐、土地平整、土地松碎、上虚下实、田间清洁、墒度适合。

②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丰产性、抗逆性好的。

新冬18号、新冬20号、新冬22 号、等优良品种;播前每100公斤种子用200-300 克的多菌灵或15%的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病害。

③灌足底墒水:要求灌匀灌透、不冲不漏、每亩灌量不少于80-100立方米。

④每年9 月份玉米收获后进行秸秆粉碎还田。

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型农机具大量进入农村市场,秸秆粉碎机等农机具已经使用较多。

利用秸秆粉碎机可直接将玉米秸秆粉碎成1-10cm 的小段进行还田。

⑤施足基肥:按照测土配方结果,以降低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般底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000-2000 公斤、尿素10 公斤、三料磷肥20-30 公斤或磷酸二铵15-20 公斤、钾肥5-10 公斤翻地前均匀撒于地面,结合翻地施入。

⑥适期播种:播种过早,麦苗徒长形成旺苗;播种过晚,冬前生长量不足,形成弱苗。

旺苗和弱苗的抗寒能力都不如壮苗。

⑦及早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常发现因种种原因造成的缺苗断垄现象,若发现得早,可用种子催芽补种。

(二)三叶- 分蘖期冬小麦在正常播期条件下,出苗后15-20 天开始分蘖,并随主茎叶片的增加而增加,很快进入冬前分蘖高峰期。

1. 适宜气象条件(1)日平均气温6-13 C,利于分蘖,出蘖平稳、粗壮。

分蘖生长最快的温度是13-18 °C。

(2)一般在适宜分蘖期内,以70 C积温产生一个分蘖为宜。

(3)出苗至分蘖需要220C -240 C积温。

( 4)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

2. 不利气象条件(1)日平均气温<6C,分蘖受抑制;3 C以不会发生分蘖。

(2)日平均气温超过18C分蘖快,但易引起徒长。

( 3)土壤相对湿度在55%以下时,会抑制分蘖的产生;如果土壤相对湿度>90%,则因土壤缺氧,也常常造成黄苗,分蘖迟迟不能生长。

3. 生产措施( 1 )播期偏早等形成过旺麦田,可连续深锄断根,控制旺苗;由于播量大而造成群体过大、根系发育不良的麦田,一般不宜深中耕,发现有旺长现象,可采取镇压措施,以控制主茎和大蘖徒长,控旺转壮。

( 2)播量偏大形成的徒长苗,冬前要及早疏苗、间苗,疏苗后出现脱肥的麦田应酌情追肥浇水,促其健壮生长(3)对有缺苗的麦田,可从分蘖后到封冻前进行移苗补栽;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在分蘖始期可进行疏苗,去弱留壮,去小留大,以保证麦苗分布均匀,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一致。

(三)越冬期当冬前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C,植株地上部分基本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

库、尉、轮地区和且、若地区在11 月20 日至11 月30 日,北四县在11 月10 日至11 月20 日左右。

1. 适宜气象条件(1)越冬前》0C积温500r-600 C;冬前积温V350C, —般无冬前分蘖。

(2)冬季出现5cm以上积雪。

(3)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0 r2. 不利气象条件( 1 )越冬前气温较常年偏高,冬小麦冬前旺长,不宜安全越冬。

( 2)冬季无积雪,气温持续偏低,冬小麦容易遭受冻害。

(3)冬季出现最低气温V -24 r的寒冷天气。

3. 生产措施( 1 )冬前耙地和覆土盖沙:覆土盖沙可增加分蘖节入土深度,减少温度变化对分蘖节的影响。

在小麦冻害发生地区或年份,冬前冬小麦停止生长前采用耙地、覆土盖沙或撒施粪土,可以收到一定的防冻效果,还可减少地面蒸发,防止返盐。

( 2) 适时适量冬灌:冬灌可以提高土壤热容量,保持麦田土壤温度相对稳定,有利于麦苗安全越冬和返青生长。

冬灌最好的时机是“夜冻日消”之时,以日平均气温3- 5C时为好,巴州大致在11月上中旬。

水量以每亩80- 100立方为宜,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可不冬灌。

(四)返青- 拔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 r初日后,小麦开始返青。

若羌冬小麦返青一般在3 月15日前后。

1. 适宜气象条件(1)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2-3 C时,小麦开始返青和恢复生长。

(2)返青期适宜温度为日平均气温3-7 C。

( 3)光照充足。

( 4)土壤相对湿度在70%-80%。

2. 不利气象条件( 1)小麦返青后需水量增加,土壤相对湿度低于55%时,将影响单株有效穗数和穗部性状发育。

( 2)气温偏低可导致穗分化速度延缓。

3. 生产措施(1)及时春耙:冬麦返青后坚持适墒进行。

耙地深度3~5 厘米,盐碱地连续耙地2-3 次,耙地时间3 月初为宜。

( 2)水肥管理:冬小麦3 月下旬返青后灌第一水,同时亩施尿素20 公斤,或亩施尿素10公斤。

一水7-1 0天后浇第二水。

( 3)化学除草:4 月上中旬,每亩用二甲四氯150~200 毫升除草。

喷药时要注意风向和使用专用的喷雾器。

( 4)化学调控:对旺长麦田,为防止小麦倒伏,在拔节前每亩施用矮壮素100-1 50克,过旺的麦田在第一次喷施后7-1 0天再喷施第二次。

(五)拔节- 抽穗当麦田50%以上的小麦植株主茎基部第1 节伸出地面2 厘米时, 叫拔节期,此时是营养生长最重要的时期,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关键时期。

若羌冬小麦拔节期一般在4月22 日前后。

1. 适宜气象条件(1)小麦拔节期要求适宜温度为12-14 C,孕穗期为15-17 C,抽穗开花期要求的最适温度为18-20 C。

(2)拔节到孕穗期的需水量约100-120mm占全生育期的1/3-1/4 , 50cm以上土层的土壤相对湿度要维持在60%-80%。

( 3)拔节期光照充足可使穗健全小花数增多,提高小花成花百分率。

2. 不利气象条件(1)冬小麦拔节后日极端最低气温vO C可能出现晚霜冻害。

(2)拔节期沙尘天气造成光照不足,小花退化,降低成花百分率。

(3)若土壤相对湿度<50%小花大量退化,小穗结实率降低。

(4)大风天气造成倒伏。

3. 生产措施(1)施拔节肥:一般在群体叶色由绿转淡时施用。

对叶片肥宽柔软、分蘖很多的旺苗,不宜追施氮肥,应采取控水控长措施;对叶较长而色青绿的壮苗(绿度值6-8 ),可施适量或少量氮肥;对叶色黄绿的弱苗(绿度值2-3 ),应适当多施氮肥。

一般以每亩10kg尿素为宜,超500kg的高产田以每亩12kg—15kg尿素为宜。

(2)施孕穗肥:小麦孕穗期某些田块可能出现后期脱肥的情况,需要施肥。

应在小麦剑叶露尖前后追施,每亩施用5kg—10kg硫铵或3kg—5kg尿素。

(3)抽穗开花期耗水量较大,缺水会造成叶片暂时凋萎,光合强度下降,消耗已经合成的物质。

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4)预防干热风:在扬花灌浆期,喷浓度为0.4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每亩喷施50公斤,应早晚喷施。

(六)开花期若羌冬小麦开花期一般在5月中旬。

冬小麦开花时期是植株内部新陈代谢最旺盛的阶段,需养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一般小麦抽穗后 3 —5天开花、传粉、受精,全穗开花时间约持续3 —5天,全田开花可达6—7天,开花高峰为上午9—11时和下午3—6时。

1. 适宜气象条件(1)冬小麦开花期适宜温度为日平均气温16〜21 Co(2)晴朗微风,空气相对湿度70%-80%U于开花授粉。

(3)开花后10天光照充足,利于提高结实率。

2. 不利气象条件(1)小麦开花期怕高温、干旱,小麦开花最低温度为9—11 C,最高30 C,高于30C且土壤水分不足或伴随干旱风时,影响授粉而降低结实率。

( 2)开花期大气相对湿度低于20%则影响正常授粉,但湿度太大时,花粉粒易吸水膨胀破裂。

( 3)小麦开花后10-12 天,子粒的轮廓就已基本形成,在子粒形成期间,如遇高温干旱、低湿阴雨、锈病等灾害,均会造成光合产物减少,养分运转积累受阻,影响子粒形成,造成缺粒减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