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基础施工》PPT课件
取土井
取土井在平面上应沿沉井的中轴线对称布 置,以利于沉井均匀下沉,并便于校正倾斜和偏 移。取土井大小由取土方法而定,采用挖土斗取 土时,应能保证挖土斗的自由升降,其最小边长 不宜小于2.5m 。在沉井下沉完毕并封底后,如作 基础用,则取土井可填以素混凝土、片石混凝土 或填砌片石;在无冰冻地区也可以采用粗砂或砂 砾填料;当作用在墩台上的外力不大时,也可采 用空心沉井。但在砂砾填心和空心沉井的顶面均 须设置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厚度应由计算确19定。
5
1.1 沉井定义及应用范围
沉井基础广泛应用于桥梁、烟囱、水 塔等的基础工程,以及水泵房、地下油库 、水池竖井等深井构筑物和盾构或顶管的 工作井。
6
1.1 沉井定义及应用范围
采用沉井基础,施工时不需要板桩围 护,技术上安全可靠,施工操作方便。比 敞口明挖占地面积小,挖土量少,对邻近 建筑物影响较小。同时,由于沉井基础埋 置较深,稳定性好,能支撑较大的荷载。 近年来,沉井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都有 了很大改进,可使地表产生很小的沉降和 位移。
16
井壁
钢筋混凝土井壁中一般应配置两层竖 向钢筋及水平钢筋,并且还要有靠自重作用 能顺利下沉的足够重量。
井壁外侧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17
内隔墙
内隔墙为沉井的分隔墙。作用是加强沉 井刚度、缩小外壁计算跨度,同时又将沉井分 为多个取土井,便于掌握挖土位置以控制下沉 的方向。内隔墙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6m,厚度 一般为0.5-1.0m。考虑到内隔墙既要对刃脚悬 臂起支撑作用,又不宜受到土的支撑,妨碍沉 井下沉,因此,一般要求内隔墙底面高出刃脚 底面0.5-1.0m。但当沉井穿越极软弱的土层 时,为防止沉井“突沉”,也可将内隔墙底面18 做 成与刃脚底面平齐。
(2)沉井的长短边之比越小越好,以保证下沉时的稳定性;
(3)为了便于沉井制作和井内挖土出土,一般沉井应分节 制作,每节高度不宜大于5m,且不宜小于3m。沉井底节高度 除应满足拆除支撑时沉井的纵向抗弯要求之外,在松软土层 中下沉的沉井,底节高度不宜大于0.8b(b为沉井宽度10)
1.4 沉井的施工步骤
凹槽
沉井内设凹槽是为了使封底混凝土嵌 入井壁。形成整体,将传至沉井壁上的力更 好地传递至封底混凝土底面。同时,当遇到 意外困难,还可在凹槽处浇筑钢筋混凝土盖 板,将沉井改为沉箱。凹槽水平方向深约0. 15-0.25m,高约1.0m,其底面距刃脚底面一 般大于1.5m。
20
射水管组、探测管、气管和压浆管组
(1)射水管组
当沉井下沉较深,并估计土的摩阻力较大,
下沉会有困难时,可在沉井壁中埋设射水管,
管口设在刃脚下端和井壁外侧。射水管应均
匀布置在井壁横向四周,并将其连成沿沉井
平面中轴线对称的互相独立的四组。这样通
过每组水管的水压力大小和水量可调整沉井
的下沉方向和下沉速率。
21
射水管组、探测管、气管和压浆管组
(2)探测管
在平面尺寸较大,且不排水下沉较深 的沉井中可设置探测管。一般采用直径200 -500mm的钢管或在井壁中预制管道。作用 是探测刃脚和内隔墙底面下的泥面标高。沉 井水下封底后,可用作刃脚和内隔墙下封底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孔。
22
射水管组、探测管、气管和压浆管组
(3)气管
当采用空气幕下沉沉井时,可沿井壁外缘埋 设内径25mm的硬塑料管作为气管。空气幕的原 理是预先埋设在井壁四周 的气管中压入高压空气, 此高压空气由设在井壁上的喷气孔喷出,并沿井 壁外表面上升溢出地面,从而在井壁周围形成一 层松动的含有气体与水的液化土层,此含气土层 如同幕帐一般围绕着沉井,故称之为空气幕。
(1)场地平整(或筑岛)、铺垫木,制作底节沉井; (2)拆模,刃脚下一边填塞砂,一边对称抽拔出垫木; (3)均匀开挖下沉沉井,底节沉井下沉完毕; (4) 接筑第二节沉井,继续开挖下沉并接筑下一节井壁; (5)下沉至设计标高; (6)沉井封底处理; (7)施工井内设施和封顶等。
11
1.4 沉井的施工步骤
7
1.2 沉井的分类
(1) 按下沉环境可分为陆地沉井和浮式沉井(用于 深水中的施工);
(2)按沉井构造形式可分为独立沉井(多用于独立 深基础或独立深井构筑物)和连续沉井(多用于隧道 工程);
(3)按沉井平面形式可分为圆形、圆端形、正方形、 矩形和多边形等,也可分为单孔沉井和多空沉井;
(4)按沉井制作材料可分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12
2 沉井构造
沉井主要由刃脚、井壁、内隔墙、取土 井、凹槽、封底、顶板等部分组成。
13
刃脚
刃脚是井壁下端一般做成刀刃形状的部 分,如下图所示。其作用在于减小沉井的下 沉阻力,使之能在自重作用下切土下沉。一 般采用不低于C20的钢筋混凝土制成。当沉 井下沉较深且土质较坚硬时,刃脚面常以型 钢(角钢或槽钢)加强。刃脚的底面宽度可 为100-200mm。在坚硬地基上也可做成尖角。 刃脚斜面与水平面的交角一般应不小于45o。 刃脚的高度应视井壁的厚度确定,并应考虑
14
便于拔出垫木和挖土。
刃脚
15
井壁
井壁即沉井的外壁,是沉井承担其自 重及井外水土压力的主要部分。井壁厚度应 根据结构强度、施工下沉需要的重力、便于 取土和清基等因素而定。设计时通常先假定 井壁厚度再进行承载力验算,井壁厚度一般 为0.8-1.5m。但钢筋混凝土薄壁沉井及钢模 薄壁浮式沉井的壁厚不受此限。
沉井基础
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 陈有亮
1
施工人员对泰州长江大桥中塔沉井基础进 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2
主
要
1 概述
内
2 沉井构造
容
3 沉井结构设计计算
3
1 概述
1.1 沉井定义及应用范围 1.2 沉井的分类 1.3 沉井的设计原则 1.4 沉井的施工步骤
4
1.1 沉井定义及应用范围
沉井基础
将位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建筑物或建筑 物基础,先在地面制成一个井筒状的结构 物(沉井),然后在井壁的围护下通过从 井内不断挖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 下沉,达到预定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封底 ,构筑内部结构。
钢、砖、石以及组合式的设计原则
沉井平面尺寸及其形状与高度,应根据墩台的底面尺寸 地基承载力及施工要求确定。力求结构简单对称,受力合理 施工方便。具体要求为:
(1) 沉井棱角处宜做成圆角或钝角,可使沉井在平面框架 受力状态下较少应力集中,减少井壁摩阻面积和便于吸泥 (不至于形成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