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湖北师范大学在线考试及答案1、《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A对B错参考答案:A2、钟嵘诗论的根本主张是提倡“自然英旨”(见《诗品序》),强调感情真挚。
A对B错参考答案:A3、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A对B错参考答案:A4、《毛诗大序》还提出了讽谏说,文中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A对B错参考答案:A5、《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A对B错参考答案:A6、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四科八种。
“四科”具体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四科”实际上共八种文体。
A对B错参考答案:A7、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A对B错参考答案:A8、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A对B错参考答案:A9、教材认为: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所说的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
广义的文指的是指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
狭义的文当即是“人文”,指人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
A对B错参考答案:A10、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A对B错参考答案:A11、《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A对B错参考答案:A12、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A对B错参考答案:A13、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A对B错参考答案:A14、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
即所谓“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A对B错参考答案:A15、《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
A对B错参考答案:A1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A对B错参考答案:A17、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更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种说法正是在他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扩展。
A对B错参考答案:A18、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见诸其所著的诗论专著《诗品》,其文论思想的核心,教材认为是“直寻”。
B错参考答案:A19、教材指出:钟嵘认为,“诗”是抒情文学,“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见《诗品序》),他要改革“雕缋满眼”的不良诗风,祟尚清新自然。
A对B错参考答案:A20、教材认为:从陆机对诗、赋创作“缘情”和“体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和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
A对B错参考答案:A21、司马迁在刘安评价屈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离骚》“怨”的特点,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A对B错参考答案:A22、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原道》篇中。
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A对B错参考答案:A2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A对B错参考答案:A24、教材指出:《神思》篇列《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
B错参考答案:A25、教材认为:刘勰所说的“道”,具有儒、道、佛三教合流的含义。
A对B错参考答案:A26、《典论·论文》在论文体的不同特点时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谅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A对B错参考答案:A27、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
A对B错参考答案:A28、教材认为:刘勰在《体性》篇中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风格是直接体现作家的才性,也就是:才、气、学、习的特点的。
A对B错参考答案:A29、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A对B错参考答案:A30、陆机在《文赋》中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
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教材认为:“会意”是指具体构思,“遣言”是指辞藻问题,“音声迭代”指语言的音乐美。
这主要都是指诗赋等纯文学而言的。
A对B错参考答案:A31、陆机在《文赋》中把文体分为10类。
实际上最关系到文学的是诗和赋两种文体。
A对B错参考答案:A32、钟嵘在《诗品序》中指出:诗歌既是人的“性情摇荡”的产物,又可以反作用于的“性灵”,使之受到陶冶感化。
A对B错参考答案:A33、教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性”概念,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
不同的作家才能有高低优劣不同,个性特点也不一样。
A对B错参考答案:A34、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四科八种。
八种文体具体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A对B错参考答案:A35、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A对B错参考答案:A36、王充的主要著作是《论衡》;他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佚文》篇)。
A对B错参考答案:A37、《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
B错参考答案:A38、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A对B错参考答案:A39、教材认为:刘勰在《体性》篇中提出的“体性”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
A对B错参考答案:A40、钟嵘把“滋味”作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使之成为古代文论中的基本美学范畴。
A对B错参考答案:A41、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A对B错参考答案:A42、《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A对B错参考答案:A4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B错参考答案:A44、教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体”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形式;二是指文学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
“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
A对B错参考答案:A45、钟嵘提出了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风骨”论,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干之以风力”,同时“润之以丹采”,只有二者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
A对B错参考答案:A46、《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A对B错参考答案:A47、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这就是应、和、悲、雅、艳。
A对B错参考答案:A48、刘勰提出“风骨”这一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A对B错参考答案:A49、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和“赋体物而浏亮”。
A对B错参考答案:A50、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A对B错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