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

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

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1.1.前言学院LED显示屏项目建设包括监控系统、LED全彩屏、LED单色屏设备安装,为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建好本次项目,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并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组织施工,为了方便以后的维护和扩展,施工中要仔细做好记录,施工后向用户提供详细和规范的文档报告。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按照ISO9000的要求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争创优良工程。

1.2.项目建设目标(一)项目建设目标建设一个具有超强安全、可靠稳定、简易维护的监控系统、LED全彩屏、LED 单色屏设备系统。

(二)项目建设基本内容包括监控系统、LED全彩屏、LED单色屏设备设备硬件设备部署、软件部署。

(三)项目建设周期交货期限:交货地点:(四)质量要求按ISO9001质量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确保工程安装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并针对安装、服务过程制定质量措施,确保工程项目、产品质量满足合同规定要求。

该质量体系将适用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依据设计的材料清单审核进场材料材质、规格、数量。

现场设备、材料的合格证书,产品说明书以及工程中发生的往来文件均以文档资料的形式妥善保管,便于追溯。

对于安装的设备、数量进行校对确认并做好记录。

提供主机及配套设备的安装图纸及说明、使用说明书、维护手册;备件手册、零件及易损件的图纸及相关资料;其它相关技术资料。

1.3.总体设计1.3.1.设计思想本次项目的建设必须以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设计和建设,为此,我们列出各系统本次项目招标系统的总体建设思想,为学校以后建设同类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把当前先进行,未来的可扩展性和经济可行性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一部分,更新换代以三、五年为周期。

这和我们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备长期保持先进性的需求是矛盾的。

因此,我们在教育两基达标建设就应高起点,选用当前先进的信息化集成技术和优质信息化产品。

我们将采用当前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这些设备应有良好的扩张性,即能够兼容未来可能的技术。

综上所述,针对本项目我们提出高标准建设要求。

1.3.2.设计原则近几年来,信息化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新技术不断涌现,要准确预测今后几年内信息化技术的的需要,要保证本次项目系统设计永远具有先进性,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我们在做技术及实施方案时充分考虑了设备的高性能、可扩充性,以便支持以后网络分阶段升级的需要。

根据设计目标和要求提出以下设计原则:先进性和实用性: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我们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建成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不仅能满足当前教学系统及数据交换的需要,还满足未来5到10年的先进性。

开放性和互联性:本次建设项目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和相关设备,完全符合开放系统互联国际标准和教育系统的要求及相关规定,便于异种机的互联及其所属节点不同结构的子网的互联,在系统预留标准的接口,以便与将来的其它标准的信息化系统的无缝连接。

高可靠性:在设计上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关键部件我们将提供一定量的备份,提供了必要的冗余容错能力,如出了故障,可以及时指出故障点及故障原因。

较强的扩充性能:信息技术目前更新很快,建成的系统应能与将来的先进技术相结合,保护现有投资,保证所建各种系统能随时加入设备,保证有关软件能顺利升级和扩充。

在设备选型上具有灵活性、扩展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并易于向下一代技术平滑过渡。

1.3.3.建设目标与内容本次项目主要****。

此次信息化建设是为了顺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环境。

在优先考虑这些重点需求的基础上,全面规划系统的建设。

1.4.建设标准和规范1.4.1.建设规范本项目系统工程应遵循但不仅限于以下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16)➢《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GB/T 21671-200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2010)➢《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198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GB/T 21671-2008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5➢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1994➢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YD/T 1171-2015➢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GA/T 391-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GA/T 390-2002➢……1.4.2.环境要求(一)环境条件要求温度、湿度符合设备的工作环境要求。

噪声值、电磁场干扰值、振动值、静电值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含装修材料、辅助材料)符合抗震、隔热、阻燃、降躁、隔音要求。

(二)电气规范整体用电负荷等级及要求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执行。

所有电气器件及线缆、辅助材料选用正规厂商的合格产品。

设备供电系统与照明、空调、办公等其他用途的电源系统相对分开。

电源应满足:频率 50Hz,相电压:220V,三相五线制/三相四线制/单相三线制。

供电系统接地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及规范。

供电系统遵循三相平衡的原则进行分配实施。

三相不平衡值原则上控制在20%以内。

1.5.项目人员组织和管理1.5.1.项目管理要求我公司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监理单位项目管理要求需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有项目管理组织、项目管理计划、项目进度计划、项目验收计划等方案,确保工程实施质量。

我公司成立相应的项目组,并指定一名专职的项目经理,负责工程协调和调度工作,并将相关人员组织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核。

我公司成立包括一名专职项目经理在内的技术支持小组,负责对参与项目实施的各方技术人员进行产品、技术培训,提供项目整体实施和试点工作的技术方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并将相计划组织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核。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和项目小组技术人员应与我公司投标时提供的实施方案人员名单一致。

采购人将对上述人员进行现场查验并作记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按照监理规范和流程,与监理公司紧密配合,确保监理工作顺利开展。

我公司配合作好对接服务,确保系统顺利运行,安装调试前需提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货物验收。

1.5.2.项目管理机构1.5.2.1.项目管理小组为了有效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项目领导小组成立了项目管理小组。

项目管理小组人员由熟悉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组成,主要的职责是根据系统建设中各项阶段功能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和成本预算内,提交出要交付的产品或者服务。

项目管理小组将运用一整套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按照一定的项目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项目定义和组织、项目计划、项目跟踪和管理),确保整个项目按步骤、有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

项目经理将在总体上管理和协调本项目的实施,负责项目计划的制订、项目管理活动的召集、项目进度的跟踪和报告、项目人力资源的调度和安排,以及对项目实施活动提供后勤支持。

并将项目进度和计划及时向主管负责人汇报。

1.5.2.2.项目监督小组为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并对投资进行控制,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将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对整个工程进行监管。

监督小组应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合同,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监督,对项目合同和文档资料进行管理,并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

1.5.3.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机构、项目实施机构。

领导小组各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完成各机构的工作任务。

同时,建议由客户及我公司双方共同派人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遵照客户的要求负责项目整体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策略、制定决策、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安排货物、测试、验收等工作。

项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和运行的领导、组织工作,对重大的技术、管理、业务规范和部门关系协调等进行决策,确定建设目标,审查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批准的建设方案组织实施。

1.5.4.项目实施机构项目实施机构在项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完成本项目的各项建设任务。

建设机构下设若干小组,各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完成系统的建设工作:1.5.4.1.项目技术支持小组(售前与售后技术支持)参与项目实施的各方技术人员进行产品、技术培训,提供项目整体实施和试点工作的技术方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1.5.4.2.项目采购小组负责项目货物采用、管理及检验工作,保障设备按时、保质保量到达施工现场。

1.5.4.3.验收小组验收小组由用户单位相关人员、相关实施、技术人员等组成,主要工作目标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风险。

验收小组的工作内容包括制定项目验收办法,编制项目验收计划,确定系统验收范围,组织相关专家验收系统,编写项目验收报告等和项目验收相关的工作。

对各个项目最终成果或者阶段性成果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检测。

1.5.4.4.售后服务小组我公司建立了强大的售后服务团队,拥有数十名自身素质高、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售后服务工程师,为各用户即时有效的解决问题。

1.5.5.主要管理岗位职责根据质量保证人员控制流程,将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到人,保证体系高效地运转,按既定的质量目标圆满地完成施工任务。

(一)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管理全面负责,保证项目质量达到创优目标。

建立和完善项目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项目内部的各种责任制,明确人员职责,充分发挥参与项目建设人员的积极性。

执行企业质量方针,组织项目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执行及修改。

合理配置并组织落实项目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员、施工机具设备、物资及资金等),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生产。

组织编制职工培训计划。

(二)项目副经理项目副经理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对项目施工质量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负责施工图深化设计的联系和审核工作。

制订工程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计划,审核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或专题施工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