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教案
初中语文半命题作文理论半命题作文兼顾了出题者的指引方向和考生的自由选择对于考生来说由于选择空间的扩大这种题型将有利于自己思维的发散与拓展有利于考生尽情地写出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因此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考生在构思及立意等方面的能力
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
(模拟题七)请在“我是个——迷”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以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思路导引)此题中“迷”是关键词语,重点应扣住“迷”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可填上“电脑、足球、电影、书、歌、象棋等等。补题后就必须通过写这些事物来表现我的”迷“,来表现文章积极向上的主题。本次作文想有所创意就要注意选材新颖,即使选的是老题材,也要从中找到新角度,这样才能出奇制胜。
(模拟题五)请以“感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思路导引)看了此文题,你可能想要感谢什么呢?感谢后可以写具体的人,如老师、父母、陌生人、哲人等,是他们给了你无私的关怀、精神上的安慰;也可以填入抽象的事物,如生命、苦难、自卑、贫穷等,是它们让你学会了怎样做人。所选择的具体材料最好是你亲身经历的,并且感触深刻的:或是使你受到了感动的,或是使你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因而你怀有感激之情。在文体上宜选用记叙文、议论文或散文。
第一招: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下手
半命题作文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便于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选择,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充分展示出自己的综合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构思时一定要把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表现出来。一般来讲,我们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比如安徽省2004年中考作文题目是“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_____”,从家庭考虑,可选择亲情、母爱、温馨等;从学校考虑,可选择朋友、师爱等;从社会考虑,可选择爱心、宽容等;从自身考虑,可选择思考、信心、忍耐等。同时可选自己材料积累丰富的写,比如你占有丰富的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材料,就可以写“珍惜所拥有的时间”;可选自己感悟最深的写,比如你平时对亲情就有一定的感受和思考,就可以写“珍惜所拥有的贫穷经历”,就更能让人耳目一新了。
(模拟题二)难忘——
提示与要求:回首过去,有许多感人的画面令我们难以忘怀。请仔细回味,从中选取给你印象最深的一页,写一篇文章。请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此文题宜写成记叙文、散文、日记等文体。既可以写人,也可以记事,又可以写景。若以写人为主,应该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记事,则应选取给你留下深刻教益的或令你深受感动的或使你得到某种启发的事;如描述场景,就要按照场景变化的顺序来写。总之,要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事、景。写作时还要紧紧围绕自己所抒发的某种感情来写,选取的事件无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都必须突出“难忘”。
2.命后半题。如“---的滋味”,“---之间”等
3.命首尾部分。如“当我面对---的时候”。
一般来讲,半命题作文在三个方面给作者以“自由”:1.重在让考生自由选材。如文题“---的乐趣”就是如此。做此类题,要在选材上仔细斟酌,以“口子小、角度新”为原则,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义,最容易写好的材料,完成题目进行写作。2.重在让考生自由立意,如文题“做人要---”认真考虑立意角度,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心声3.既重自由选材,又重自由立意,如文题“现代科技带来的---”。做此类题,要把它“当作”一篇自由拟题作文来写,把选材、立意构思放在一起,通盘考虑,反复比较之后才能落笔成文。
没有新奇的立意,作文是很难得高分的。而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个性,正是立意独特的前提。比如2001年中考安徽题为“我渴望__”半命题作文,本来题材可写的很多,可是一位同学题为《我渴望有个后妈》的作文,真可谓“一鸣惊人”。小作者深知父亲生活的不易,希望有个后妈能够关心父亲,为父亲分忧。这篇作文充分表达了自己与父亲的深情,而小作者懂事、乖巧、善良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例题:题目:假如我是
(模拟题四)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到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真情。真情包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深厚父子情、融融师生情、纯真朋友情、亲密兄弟情、互助邻里情、温暖社会情……而这些真情都是通过各种不同的事物表达出来,比如钢笔、自行车、书、信、药、饭盒、花儿等等,请你以“真情在——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பைடு நூலகம்的作文。文体不限。
(思路导引)写好此文的关键在于填好横线上的内容。填好横线上的内容,也就找到了抒发感情的突破口,感情就可以通过这个突破口涌流出来。文章宜从小处着眼,以生活中不起眼的细枝末节的小事物来透析至真至纯的内心感情,这样以小见大会更亲切、更感人。写此文还应该以所填事物为线索,以物传情,表达赞美人间真情的主题。文风也宜朴实自然,于平淡中见真情,切忌矫揉造作,堆砌华丽辞藻,否则会给人一种虚情假意之感。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
一、半命题作文是命题人只给出题目的一部分,先由考生按照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它兼具限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考生的构题、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二、半命题作文结构有以下几种形式:
1.命后半题。如《我不再》,《十六岁,我多了一份等等
年级:课时:学生姓名:授课老师:
课题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现代文阅读指导与练习(散文)
教学目标
难点重点
教
学
内
容
半命题作文指导
一.半命题作文特点:
半命题作文的题目,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一部分,变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部分由考生去补充。其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
1.命前半题。如:“现代科技带来的--- ”,“我不再--- ”等
第五招:从超常反常的立意下手
要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有时候还得妙用逆向思维,人家这样说,我偏那样讲,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更容易受到瞩目。比如,以“最需要____________”为题,有一位考生以“最需要的不是呵护”为题,故意唱反调,说我们最需要的是独立、坚强、不怕困难的品格,我们一定要走出父母过多的呵护,这样的见解自然高人一筹。再如“_________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填上“牛排”“辣椒”“喝茶”,就滋味写滋味,就缺乏新意;如能把握好题目的引申含义,扣紧“滋味”进行深处开掘,那么“登山的滋味”“下雪的滋味”“采访的滋味”等,则有了一定的新意;再进一步拓展思维,选择“作弊的滋味”“说谎的滋味”“出走的滋味”等,就更为新颖了。
1.巧借经典歌曲添趣味。
2.化解诗词警句添韵味。
3.倚仗修辞求生动。
四、半命题作文容易犯的毛病
1、拘于提示,拟题过大。2、选材俗套,情感平淡。
3、贪大求全,缺少细节。4、脱离自我,文题不符。
2命前半题,如《的滋味》,《等等
3.命中间部分,如《当我面对的时候》,《一份等等
4.命首尾部分。如《。
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材料的选材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别再让我》,《_阅读》的答卷》是一把双刃剑》,《之乐》》
三、补题的技巧
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以内容“熟”为考虑的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题目小”为上策,闪亮登场,抢人眼球。下面仅以《让___的____》为例,谈几种常见的补题技巧。
(模拟题一)以“——,请听我说”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思路导引)文题中的“说”是关键词语,说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其他。说的内容应是本文叙述的重点,这里的说主要是指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可以说自己心中的委屈和不平,可以说自己的希望和要求,可以说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等。但要注意说的话要真实、客观,意见要正确、合理,不能偏颇,否则就难以站住脚,难以让人接受。不管从哪个角度选材,都要紧紧抓住一些具体典型的事例来表述,要形象化、典型化、具体化,不要概括抽象地说。本文无论写成哪种文体,都要注意感情真挚、浓厚,以情动人。在“说”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叙、议、抒情相结合,更要注意条理性,不要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写到哪里,更不要随便变换话题,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层次分明。
(模拟题三)以“生活教会我——”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思路导引)生活教会“我”什么呢?将教会的内容写出来,可能教会“我”微笑,可能教会“我”要尊重别人,可能教会“我”自立,可能教会“我”要相信自己……教会的内容可以作为文章的主题。文体决定了所选的事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可从这纷繁的生活中选取一两件有教益的事,使“我”对生活有所领悟。叙事时还要体现一个过程,即原先不会,现在生活教会了“我”,不宜平铺直叙。因为教会的对象是“我”,所以文章应采用第一人称。
第二招:从与众不同的视角下手
当你拿笔构思时,不假思索马上就想到的内容,千万不能写!因为别人也可能一下子就想到了。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内容,最好也不要写!正确的做法是:你花上3—5分钟,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材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比如“我真想____________”是个开放性的文题,就是让考生写自己心底最大的渴望,让考生尽可能随意地、自由地抒发心中的愿望。有些考生马上想到的就是“我真想睡觉”“我真想哭”“我真想有钱”“我真想和老师好好说说”“我真想去NBA”“我真想成为总统”等;最后想到“我真想说考试真好”,反弹琵琶,明显就会超出别人。
第三招:从小巧的切入点下手
切入点越小越好,小中见大,深处开掘。比如,湖北黄冈市2005年中考作文题目是“走近__________(伟人、名著、自然、科学……)”,结果有很多考生按命题人的提示,拟文题为“走近科学、走近自然、走近名著”等,那样就很容易写得空泛、笼统,不能写出真情实感。拟此类作文的题目可从自我生活实际来拟题,从自我兴趣爱好来拟题,比如“走近刘翔”,“走近辛弃疾”“走近‘神六’”等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通过自我的生活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而且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