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内服婴幼儿用药须知外用&内服婴幼儿用药须知家有婴幼儿,每年可能不定时因皮肤过敏、气喘发作、感冒发烧等因素就诊,从医疗院所带回不同种类的药水、药丸、药膏……如何正确外用或内服药物并妥善保存,全考验著照顾者的细心与耐心,以良好用药观念守护孩子的健康。
多年来医界倡导「18岁以下看儿科」的观念,让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孩童并非成人的缩小版,生病时常会显现不同症状,由专科医师诊断才是最正确的作法。
孩童非成人缩小版,用药应谨慎相同道理也适用于药物上,婴幼儿用药不光是依体重衡量,还有许多细节有待注意,才能周全顾及用药安全,帮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
以下依药物类型画分「外用」、「内服」、「其他」三大类别,身为照顾者的你,请务必彻底了解!外用药物有别于吃下肚的内服药,我们将非经肠胃、局部使用的眼睛、耳朵、鼻子、气喘吸入剂、皮肤治疗用药,归纳在「外用药物」类别里。
眼用药物婴幼儿较常因眼睛过敏、结膜炎、角膜受伤、细菌感染等问题就医,经医师诊断后会开立眼用药膏、药水,供家长带回并协助点药。
使用时,有下列重点应注意:延伸阅读:3套拉筋伸展操,轻松和「妈妈手」说bye byePoint1.药物点入下眼睑三角沟成人习以为常「朝黑眼球点药」,其实是错误的方式,亚东纪念医院药学部药师简美如提醒,无论眼药膏或药水,正确点药法是将下眼睑拉开,将药物点入三角状小沟槽内(用药量为药水1~2滴,药膏从眼头往眼尾点「一粒米」的量),点好药后眼睛闭上、轻轻转动眼球将药物带向四周,并轻压眼头一分钟,避免药物顺鼻泪管流失。
Point2.用药顺序:澄清状→悬浮状→膏状若同时使用一瓶以上的眼药水,会考量药物吸收力决定点药顺序,先用澄清状眼药水,再使用悬浮状眼药水(用前先摇匀),最后则是眼药膏,药水或药膏各间隔5分钟再换下一种。
Point3.睡前点药更安全年幼孩童一见到药物靠近眼睛便会惧怕,简药师建议,可以趁孩子睡着时点药,此时抗拒力低相对较安全。
一般来说,眼药膏质地较黏稠,可能导致暂时性视觉模糊,通常白天以眼药水为主,夜间或睡前才会使用眼药膏。
Point4.开封一个月即丢弃眼药水、眼药膏如未开封,可参考包装上的保存期限;一旦打开就会逐渐滋生细菌,为保护敏感、娇弱的灵魂之窗,开封后一个月未使用完毕请丢弃。
耳用药物目前临床上婴幼儿使用的耳用药物,以滴剂剂型为主,常见目的如治疗中耳炎、霉菌感染、细菌感染、软化耳垢等。
Point1.点药遵循三上三下口诀婴幼儿的耳部构造和大人不同,点药时请采取耳朵朝上的趴姿,依「三上三下」的口诀点药──3岁以上耳垂向上拉、3岁以下耳垂向下拉,确认第一滴药已流进耳道再点下一滴,点好药后让孩子维持姿势5分钟,让药水在耳朵内浸泡一下才可起身。
Point2.勿任意停药以免复发耳朵用药常含抗生素成分,请务必遵照医嘱完成疗程,切忌随意停药,以免未痊愈又再度复发。
鼻用药物常见以过敏性鼻炎、鼻涕倒流、流鼻水、打喷嚏等原因而需要使用鼻喷剂型药物。
Point1.掌握正确喷药3原则喷药时应掌握「鼻子够干」、「角度正确」、「搭配吸气」三项原则,先将双手洗净、鼻子擦乾,鼻腔内如有鼻水请先擤出来,喷剂摇匀后将喷头伸入鼻孔,远离鼻中膈,朝鼻翼位置喷药(即朝向耳朵角度),同时间鼻子吸气、嘴巴吐气,藉呼吸将药物带入鼻内微血管吸收。
另外,喷药时请采坐姿而非躺姿,以免药水直接流入喉咙。
Point2.两边鼻孔同时喷药请依循医嘱及药袋指示用药。
以过敏性鼻炎为例,若药袋标示「每日1次,每次喷1下,固定时间使用」,即指每天在固定时间(例如睡前)朝两侧鼻孔各喷药一下,而非仅在一侧鼻孔喷药。
Point3.持续用药,稳定控制病情简美如药师提醒,若因过敏需使用鼻喷剂,应将一罐药剂使用完毕或是持续用药1~2个月,切勿稍有改善便自行停药,持续用药能让鼻腔黏膜、鼻窦彻底消炎,使症状获得稳定的控制,避免过敏反复发作。
气喘吸入剂过敏是现代人的通病,如果孩子具有气喘体质,很可能从小不时与气喘吸入剂为伍。
使用气喘吸入剂与否,得经医师评估日夜发作频率、运动状况、肺功能等因素才能断定。
Point1.别将气喘吸入剂妖魔化气喘吸入剂的种类很多,有缓解急性气喘的也有保养支气管的,提到保养的吸入性类固醇,大家常有「月亮脸、水牛肩」的刻板印象,但如此全身性的副作用,往往是大剂量口服类固醇加上长期使用才会造成,一般吸入剂直接作用在肺部,较少出现全身副作用。
因此,先注意局部口腔副作用即可,记得用药后彻底漱口,即可降低副作用发生,若经评估认定需使用吸入剂,遵照医嘱按时用药才能妥善控制气喘。
Point2.吸入剂≠严重气喘气喘和体质密不可分,可能因天气变化、感冒、二手菸、尘螨等因素被诱发,所以控制良好的病人,还是为因应不时之需,备用缓解急性气喘的吸入型药物,并非拿到吸入剂就会跟严重气喘画上等号。
延伸阅读:正确抱宝宝安全又防手受伤避免「爸爸手」,这样抱孩子更正确!皮肤用药物小朋友常见的皮肤用药以「杀菌」、「治过敏」、「治尿布疹」为主。
现代许多孩子长期深受过敏困扰,尤其在急性发作期很可能红痒到不停搔抓,除了涂抹外用药膏外,更应遵照医嘱搭配内服药物控制病情。
Point1.别一味抗拒类固醇药物急性发作期的皮肤疾病特别令人难受,此时很可能会运用类固醇治疗,但对类固醇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常让家长为此忧心忡忡。
简美如药师表示,医师会视病情、年龄、部位来选择类固醇强度,孩童通常以弱至中效为主,且类固醇药物一般不会长期使用,急性期可放心用药控制,才能将对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Point2.药膏请薄擦、涂匀于患部孩童的皮肤薄,和大人相比通透性佳、吸收力高,用量以薄擦、涂匀为原则(抹开后看不见白色药膏),只需涂抹在患部,避免大量涂抹类固醇以免造成全身性副作用。
有时家长反映药膏量不够,或是擦后反而更红痒,追根究柢才发现是涂抹过厚导致,如此并不会增加药效,反而会阻塞毛孔及增加身体负担,修正使用习惯便能改善。
外用&内服婴幼儿用药须知内服药物提及婴幼儿会使用到的内服药物,底下又可画分「液体剂型」、「固体剂型」两类,各自对应着不同的使用重点,既然会吃下肚,就该更谨慎小心!液体剂型药物基于用药安全及喂食难易考量,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儿童专用药物以液体剂型呈现,减少伴随磨粉而来的潜在风险。
Point1准确量取药物基于安全考量,儿童内服药的给予剂量是依体重计算,简美如药师以自身服务的亚东医院为例,若液体药物的单次服药量在3C.C.以下会附滴管,超过3C.C.则会附量杯,另外亦可使用针筒抽吸,都能准确量取药物。
Point2开封一个月即丢弃液体剂型的药物常带有甜味,开封后容易滋生细菌,即便没喝完也不要收进冰箱,开封一个月就应丢弃。
固体剂型药物考量孩子无法吞咽药丸,家长们常会问:「可以磨粉吗?」这也是医师和药师在工作的同时,常常必须解答的一大疑惑。
Point1.磨粉破坏剂型,影响药效简美如药师表示,每粒药丸的功效不同,剂型设计也可能本来就不适合磨粉,举例来说,肠溶衣剂型(肠衣磨粉后,药物成分会伤胃或影响疗效)、缓释剂型(破坏缓释外膜,体内药物浓度迅速升高,可能产生副作用)、软胶囊剂型(油状药物无法磨粉)等,一旦磨粉,效果都将大打折扣。
Point2.氧化造成性质不安定药物磨粉后将暴露空气下,氧化受潮会使性质变得不安定,而有些药物包著矫味外衣,磨粉反而会直接尝到苦味,其他还包括药物分包不均、互相污染等问题。
Point3.优先选用液体剂型只要面对年幼的病患,医师多半会优先选用液体剂型(即水剂,为儿童专门用药),不仅喂药方便,带有甜味也让小朋友的接受度升高。
Point4.如何正确喂药如同前文提及,医师常会优先选用液体药物,喂药时建议用专用喂药器或针筒,在口内脸颊侧放入药物(避开舌头味蕾以免突显苦味),另外可选在孩子肚子饿时喂药,饥饿的生理反应会提高药物接受度。
Point5.服药后呕吐要补服吗若服药后半小时内发生瀑布状大呕吐,建议补服一份药物,但若超过半小时才呕吐或呕吐量少则不用补服,以免短时间服药过量产生副作用。
Point6.遵循服药时间,效果更佳药袋上标示了(1)饭前(2)饭后(3)空腹或随餐均可等服药时机,主要和饮食是否会影响药效有关,举例来说,某项药品饭后服用会影响效果或易生副作用,给药时会建议在饭前服用。
药袋上隐藏的小学问,服药前可得多留意一下。
其他类→栓剂儿童所使用的栓剂(塞剂)以退烧作用为主,其外观状似子弹、质地类似肥皂,给予剂量同样依据体重来判定。
Point1.塞药时不可乱动用药当下若孩子的情绪躁动抗拒,为了让栓剂顺利滑进体内,可在药物前端涂抹少许凡士林润滑。
一般来说,因体温就能融化药物,只要孩子乖乖配合暂时不乱动,凡士林润滑倒不是必备选项。
Point2.用药后夹紧 ... 栓剂不一定要推入 ... 2、3公分的程度,只要感觉药物顺利滑进去,不会跑出来就算成功,再让孩子继续趴着夹紧 ... 一会儿即可。
Point3.通风阴凉处保存许多家长拿到退烧栓剂便会询问:「这个要冰吗?」简药师表示,医院以25℃左右的恒温环境贮存药物,所以栓剂能维持固体型态,但一般家庭并非恒温环境,偶尔使用前会发现栓剂「软软的」,尤其夏天更是如此,该怎么办呢?建议栓剂带回家后应存放于通风阴凉处,若使用前发现栓剂很软,可暂放冰箱待其定型会较好使用。
Point4.退烧时,口服药品优先于栓剂口服药物与 ... 栓剂的作用时间与退烧效果并没有明显差别,如果有严重呕吐、小孩拒绝吃药等情形时,才考虑使用 ... 栓剂。
一般建议儿童应优先使用口服制剂,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若孩子正在腹泻便不适合使用 ... 栓剂,以免药物来不及吸收就被排出体外,无法发挥退烧效用。
家有婴幼儿,贮存药物应谨慎(1)存放干燥、阴凉、通风处:无论是何种药物,基本上都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并选用密闭罐子收好,以防氧化变质。
(2)特别标明再冷藏:如果外包装或药袋未提醒该项药物应冷藏,则依照上述 ... 妥善存放即可,若无特别标明,则不需冷藏。
(3)收纳于孩童不易取得处:危险性较高如癌症药物、精神科用药等,通常出厂时就以安全瓶盖盛装(必须先用力下压再转,孩童无力打开),平时收纳于孩子不易取得之处,避免误食。
(4)留意保存期限与质地:用药前除了确认保存期限,拆开包装后也要检查是否已变色、变软、受潮、沉淀,以免误食下肚反而伤身或没有疗效。
(5)别以药物欺骗孩子:药物不可随意用其他瓶罐盛装,以免小朋友看不懂内容物拿来误食,服药前也不应欺骗孩子:「来吃糖果囉!」否则可能混淆孩子的药物概念,甚至趁大人不注意时偷拿药吃,反而增加误食的可能。
误食药物勿催吐,请即刻送医若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不小心误食了药物,此时切勿强硬催吐,以免造成食道灼伤,应尽快带孩子及剩余药物或外包装就医,让医师评估孩子的状况和误食该项药物的危险性高低,紧急做恰当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