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交礼仪与口才教学大纲(30)2011.8.2

社交礼仪与口才教学大纲(30)2011.8.2

社交礼仪与口才教学大纲(30)2011.8.2《社交礼仪与口才》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社交礼仪屯口才课是技工学校公共课中的一门主要课程。

其内容包括:社交礼仪概述,仪表与修饰,仪态与习练,交际礼仪(上、下),涉外礼仪,社交口语的表达要素与过程,沟通口才,宣传口才及说服口才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本章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交礼仪的涵义与特征,明确仪表修饰的作用,仪态的姿势、表情与风度的构成要素,懂得交际的涵义,进一步了解经济往来中的交往礼仪规范,东、西方礼仪的基本知识,掌握社交口语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范,训练社交口语表达的基本构思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2)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社交礼仪与口才基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本课程的特点,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社交礼仪概述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社交礼仪的涵义与特征,了解社交礼仪的起源与发展,清楚社交礼仪的功能与意义,明了社交礼仪的意识与心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交礼仪的涵义与沿革一、社交礼仪的涵义1、社交礼仪产生的基础2、社交礼仪的表现形式3、社交礼仪的直接动因4、社交礼仪的精髓和核心5、社交礼仪的媒介6、社交礼仪的内容7、社交礼仪的目的二、社交礼仪的特征1、通行性2、传统性3、差异性三、社交礼仪的沿革1、社交礼仪的起源阶段2、社交的形成阶段3、社交礼仪的演变阶段第二节社交礼仪的功能与意义一、社交礼仪的功能与意义1、信息传递的功能2、感情交流的功能3、行为调节的功能二、社交礼仪的意义1、社交礼仪是道德的示范2、社交礼仪是行为的准则3、社交礼仪是交往的枢纽4、社交礼仪是文明的标志三、社交礼仪的原则1、尊重原则2、遵守原则3、自律原则第三节社交礼仪的意识与心理一、社交礼仪意识二、社交礼仪心理三、社交礼仪修养1、道德修养2、个性修养3、美学修养教学建议:1.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分解分析法,掌握社交礼仪的涵义,社交礼仪的特征,社交礼仪的原则。

2.运用实例分析法和归纳法,联系社会交际过程的事例,深入理解社交礼仪的意义,社交礼仪的功能,社交礼仪的意识与心理,以为全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仪表与修饰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仪表修饰的作用与原则,掌握妆饰的要求与技巧,懂得着装的规范与选择,了解佩饰的要求与选用。

第一节仪表一、仪表的修饰作用1、掩瑕扬瑜,美化形象2、印象整饰,塑造形象3、辅佐社交,顺达事业二、仪表修饰的原则1、适体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独特性原则4、T、P、O原则5、合礼性原则6、适度性原则第二节妆饰一、面部的施妆1、施妆的用品2、化妆程序3、化妆类型4、施妆设计二、发型的选择1、年龄特征的影响2、体型特征的影响3、脸型特征的影响4、场合特征的影响三、妆饰的礼节1、妆饰的礼节2、妆饰的注意事项第三节着装一、服装的构成1、色彩2、款式3、料质二、着装的礼仪1、着装的礼仪规范2、着装的注意事项三、着装的设计1、色彩的选择2、色彩的搭配3、质料的选配第四节佩饰一、人体的佩饰1、饰品的种类2、饰品的材料3、佩饰的动因二、佩饰的礼仪1、佩饰的礼仪规范2、佩饰的注意事项三、佩饰的设计1、与人相宜2、以衣为轴教学建议:1.注意教师讲授、示范、评析与学生自学、习练、演操相结合。

2.根据自己的创设或教师指导的情境与角色进行印象整饰。

第三章仪态与习练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了仪态的姿势、表情与风度的构成要素,认识姿势,表情与风度的社交作用,掌握姿势的基本要求,表情的表现要旨,风度修养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姿势一、姿势的主要类别1、静态的姿势2、动态的姿势二、姿势的社交作用1、姿势是传递信息的基本符号2、姿势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3、姿势是显现雅俗的必要标尺三、姿势的基本要求1、稳重的坐姿2、端正的立姿3、优雅的走姿4、得体的其他姿势第二节表情一、表情的主要类型1、面部颜色2、肌肉的收展3、脸语二、表情的社交作用1、表情是心理活动的寒暑表2、表情是情绪变化的透视境3、表情是优雅气质的指示器三、表情的表现要旨1、明确情感传播的特征与要求2、把握交往最初7秒钟的表情3、善于恰到好处地运用眼神4、充分发挥微笑在表情表现中的魅力第三节风度一、风度的构成要素1、端庄洒脱的仪表2、大方得体的举止3、文雅幽默的谈吐4、严谨朴实的作风5、不亢不卑的态度二、风度的社交作用1、风度是良好素质的外显方式2、风度是形象塑造的重要因素3、风度是成功交际的必要重要条件三、风度修养1、重视风度表现中的首要因效应2、表现出社会交往中的“大家气派”3、坚持社会交往中的宽容、谦让态度4、熟可幽默文雅的谈吐教学建议:1.除了注意掌握基本原理和知识外,要运用录像示范法和图片演示法,学习各项仪态的基本规范。

2.运用操作演练法,学习姿势的基本要求,表情的表现要旨和风度修养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交际礼仪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交际的涵义,了解交际礼仪的意义与作用,掌握日常礼仪,公务礼仪,舞会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第一节日常礼仪一、公共场所礼仪1、应注重公共卫生2、礼貌待人,尊老爱幼3、遵守公德,注意法纪4、公共场所,最好禁烟5、举止大方,仪态优雅6、衣装德体,入乡随俗二、旅游外出礼仪1、乘车礼仪2、问路、行路礼仪3、游览礼仪三、探视问候礼仪1、探视礼仪2、问候礼仪第二节公务礼仪一、求职礼仪1、求职前的准备2、自我介绍(个人简历)的礼仪3、面试的礼仪二、工作礼仪1、办公室礼仪2、被领导者礼仪3、同事间礼仪三、会议礼仪第三节宴请礼仪一、组织礼仪1、确定宴请的对象范围2、选择宴请的时间地点3、发出邀请4、拟订菜谱5、安排桌席6、主持宴会7、注意事项二、席间礼仪1、入席次序2、坐姿体态3、席间谈笑4、致辞祝酒5、席间意外6、席间吸烟7、退席告辞8、赴宴注意事项三、用餐礼仪1、中餐礼节2、西餐礼节3、注意事项第四节舞会礼仪一、组织礼仪1、邀请人数2、布置舞场3、参加舞会4、注意事项二、邀请礼仪1、邀请对象2、邀舞姿势3、辞谢邀请4、注意事项三、跳舞礼仪1、平正直稳2、距离适中3、瞻前顾后4、注意事项教学建议:1.利用放影碟进行直观教学,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二些实地参观,如公共场所,周边地区旅游,人才市场参观2.要教师指导下,模拟现场操作,如探视问候,办公室工作,宴请及舞会等。

第五章交际礼仪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经济往来中的交往礼仪规范,认识交际礼仪在推销,商场营销和酒店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握推销礼仪、商场礼仪和酒店礼仪的具体要求和规范。

第一节推销礼仪一、推销接近礼仪1、接近顾客的礼仪2、约见顾客的礼仪二、处理异议礼仪1、处理异议的原则2、处理异议的时机三、达成交易礼仪1、尊重顾客抉择2、尽量慎言少语3、保持常态神情4、热情与顾客告别第二节商场礼仪一、商场环境礼仪1、幽雅和谐,整洁卫生2、伴音轻盈,采光柔和3、商品陈列,赏心悦目二、接待顾客礼仪1、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2、待客说话和蔼,简捷明了3、主动为顾客提供服务三、商务往来礼仪1、商务交际礼仪2、商务应酬礼仪第三节酒店礼仪一、客户部服务礼仪1、柜台组服务礼仪2、前厅组服务礼仪3、电话组服务礼仪二、客房部服务礼仪1、服务员应有的仪态2、搞好客房的清洁卫生3、尽力让顾客满意三、餐饮部服务礼仪1、餐厅服务员的态度2、餐厅服务员的服务3、餐厅服务礼仪注意事项教学建议:1.在认真听教师课堂讲解的同时,多注意深入实际观察分析。

2.结合认知实习或毕业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多看多问,加深理解。

第六章涉外礼仪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东、西方礼仪的基本知识,掌握东、西方主要国家的日常礼仪和商务礼仪,培养和提高在日常、商务交往中与各国人士打交道的能力。

第一节东方礼仪一、东方礼仪概述1、东方礼仪的渊源2、东方礼仪的特点二、日本礼仪1、交往2、商务3、就餐4、节日三、东南亚礼仪1、交往2、商务3、餐具4、节日第二节西方礼仪一、西方礼仪概述1、西方礼仪的沿革2、西方礼仪的特点二、西欧礼仪1、交往2、商务3、就餐4、节日三、北美礼仪1、交往2、商务3、就餐4、节日第三节习俗与禁忌一、妆扮的可俗与禁忌1、日本2、英国3、法国4、美国二、饮食的可俗与禁忌1、日本2、英国3、法国4、美国教学建议:1.通过放光碟,以拓宽知识面。

2.通过分组讨论法,采取角色模拟进行仿真训练,以培养和提高涉外交际能力。

第七章社交口语的表达要素和过程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社交口语的意义,掌握社交口语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范,训练口语表达基本构思能力。

第一节社交口语的类型与功用一、社交口语的类型与功用1、社交口语的涵义2、社交口语的特点二、社交口语的类型与原则1、社交口语的类型2、社交口语的原则三、社交口语的功用与规范1、社交口语的功用2、社交口语的规范第二节社交口语的表达要素一、社交口语表达的主体要素1、表达者的思维能力2、表达者的文化素养3、表达者的心理素质4、表达者的应变能力二、社交口语表达的客体要素1、口语表达的对象2、口语表达的环境三、社交口语表达的内容要素1、口语表达的主题2、口语表达的材料第三节社交口语的表达过程一、社交口语的表达设计1、研究目标2、选择主题3、制定策略二、社交口语表达准备1、收集材料2、调整策略3、制造情境三、社交口语的表达实施1、刻意开局2、控制中局3、礼貌结局教学建议:1.以讲授要点为先导,着重引入适当的实际生活案例予以剖析。

2.围绕“思考与训练”题展开讨论,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第八章沟通口才教学要求:通过教学掌握沟通性社交口语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范,训练寒暄,聊天,谈心的基本能力。

第一节寒暄一、寒暄口才定位1、角色定位2、方针定位二、寒暄口才策略1、寒暄开局的应对2、寒暄过程的创意三、寒暄口才误区1、主动与被动2、整体与局部3、情境与习惯第二节聊天一、聊天口才定位1、角色定位2、方针定位二、聊天口才策略1、聊天开局的设置2、聊天过程的点染三、聊天口才误区1、诉说与倾听2、积极与消极3、理智与感情第三节谈心一、谈心口才定位1、角色定位2、方针定位二、谈心口才策略1、谈心开局的选择2、谈心过程的创意三、谈心口才误区1、动机与效果2、自尊与他尊3、友谊与原则教学建议:1.以事先预习为基础,以讲授要点为先导。

围绕“思考与训练”题展开讨论,着重用生活案例进行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第九章宣传口才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宣传口才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范,掌握导介、自荐、演讲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