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3 教案 汽化和液化优秀教学设计

5.3 教案 汽化和液化优秀教学设计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它包括沸腾和蒸发.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的实际价值.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难点:观察现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教具:电教器材: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学生每组器材:烧杯、水、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中心有孔的纸盖、火柴
一、引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演示:我用棉纱蘸些酒精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鸡腿”,不一会儿,咦!我的“鸡腿”不见了. 提问:我的到底“鸡腿”跑哪儿去呢?
回顾:物质三种状态是什么?
设计目的:通过一则物理幽默笑话,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又复习了物质三种状态的有关知识.
(二)类比联想,形成概念
1、回顾上节课内容,观察下列现象,你想到什么?
冰融化成水,铁块变成铁水,固态 液态
水结冰,铁水定型成铁块,液态 固态
汽化( ) 2、笑话里的“鸡腿”跑哪里去了?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由学生小组归纳概括出汽化的概念:
( )态 ( )态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类比、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归纳,从而总结出汽化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明确强化
探究水的沸腾
1、提出问题: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2、进行猜想:(学生大胆进行猜想)
3、实验仪器:(一个学生说)
4、观察实验:(4人为一个小组做实验,组长从水瓶中分热水)
(1)沸腾时,气泡大小的变化?
(2)沸腾前、后,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
(3)沸腾时,移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吗?
5、数据记录并绘图:
描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图.(电脑平台投影3个学生画的曲线图像)
90
95
100
温度/0C
时间/min
6、归纳总结:(由学生小组讨论并归纳总结出沸腾时的特点)
(1)沸腾概念:在 温度下,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
(2)沸点:液体 时的温度.
(3)液体沸腾时要 热,但温度 .
7、评估与交流:
学生: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是100℃而是98℃?或是其他温度?各组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同?
讨论结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不太纯、气压的高低、温度计不太标准、硬纸片盖的是否紧密等都可以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
设计目的:实验开始时用热水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通过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带着问题去探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空,不懂的可以查阅课本、问同学、老师,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做,让他们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代表归纳总结.
老师小结:“探究水的沸腾”这个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由于许多探究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同学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合作,在刚才的探究中,许多同学在交流过程形成一种默契配合,关系融洽的友好气氛.
(四)蒸发
学生小组做2个简单实验:
1、把酒精涂在手背上,有什么感觉?
2、把酒精涂在温度计上,观察有什么现象?
做完实验:
(1)蒸发的概念:液体在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发生
的汽化现象.
(2)蒸发要热,有作用.
动脑筋思考:
如果明天要开运动会了,但是要穿的衣服还没有干,怎样才能让它最快干?(老师拿起一件湿衣服)
学生大胆发表见解:把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晒干,把衣服晾开,把衣服放在大风的地方…..
师生小结:加快蒸发的方法:
①提高液体表面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设计目的:先让学生大胆去想、去做,鼓励他们互相讨论,充分交流,力求他们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由于加快蒸发的方法有许多种,需要老师加以引导,老师按照
学生的想法和做法给予归纳,肯定并表扬了学生正确的想法和做法,增强学生物理的信心,通过讲解示范,给学生以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
(五)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你能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吗?
设计目的:根据刚才的学习,指导学生像考试一样限时独立完成,再交叉改正,对存在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订正,共同提高,老师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的疑问,明确给予指导.从中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六)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你聪明吗?——电饭煲的设计,是当温度达到103o C时就自动切断电源.想一想,如果用电饭煲煮粥或熬汤时,为什么不会自动“跳制”(使开关触点处断开)?
设计目的:让学生相互探究,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老师给予肯定并补充完整,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物理应用的背景,再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去.Llm757
(七)课堂小结,启迪升华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目的:以问题的形式鼓励学生回顾、思考、归纳,并充分交流,从而更好地疏理知识要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提升.
小结:
作业:
(八)分层作业、巩固深化
设计目的:通过布置适量作业,检查全体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同时设有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实验研究过程中亮点:1.A同学发现硬纸片上翘,把两块橡皮放在硬纸片上面.2.学生设计实验表格,运用描点法汇出图像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节探究实验课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关主题